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在社会发展中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此,本文就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建设好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是改善民生的大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其技术和管理,才会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应有作用,所以在工程建设中,技术和管理要相互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并高度重视它们的交互使用才会使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发挥应有作用。
  一、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的基本现状
  目前,一大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运行管理单位是两个不同的单位,这就造成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运行管理单位基本不参与或很少参与具体的施工过程,只有在水利工程完工以后,并已经移交给运行管理方以后,运行管理单位才开始进行管理,使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始终处于分离的状态。这就造成运行管理单位在接管水利工程后,其设备的使用条件达不到用户的最终需求,进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最终的发电量与预期的发电量相差甚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时如果再对水利工程的相关项目进行改造,不但需要改造的项目数量多,而且难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管理成本,不利于水电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但是,如果将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使运行管理单位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并对水利工程的具体设计、各个环节的施工、最后的审核验收、水利工程的试运营等各个关键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就可以大大降低水利工程运行期间出现各种问题的机率,实现水利工程的高效、良好运行。同时,还可以帮助运行管理单位充分了解水利工程的组成和具体构造,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防范措施,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
  二、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加强水利行业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施工企业要不断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包括项目经理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强化管理层的安全意识。把科学的管理理念融入施工企业,加强施工队伍的市场竞争力。
  管理人员应参与工程施工,了解工程特性,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工程运行管理打下基拙。为了便于工程管理和使工程更好地发挥效益,工程验收必须有管理人员参加,验收组要充分听取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交付管理单位进行运行管理。
  (二)加大国家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不断健全投入增长机制,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要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改革发展的保障作用;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明显提高高财政性资金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认真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确保足额计提和专款专用;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积极引导农民投入,形成政府与农民群众共同兴修水利的新局面。
  (三)着力提高农民积极性。国家出钱、农民出力,“以工代贩”。“在提高农民积极性上,政府要把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当成一项工程,即政府是`包工头’、农民是打工者。政府根据农民提供的劳力来核算工资,如此一来,农民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不用再四处奔波苦苦寻求岗位,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照顾一家老小,缓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既能够解决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又可以解决饮水与干旱问题,真可谓一举多得。此外,国家还要解决好可能会出现的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为农民兄弟解决后顾之忧。”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是需要占地的。由此而产成的失地农民国家一定要安置好。如果有集体存留的土地,政府一定要优先补给这些农民。没有存留土地,政府不能“打发”了事。
  (四)分解实施,全程控制。建管结合模式实施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运营管理单位参与工程建设的程度,同时还要求建设单位和管理单位密切配合,即水利工程运营管理单位应结合自身管理范围参与到工程设计、建设过程、资金控制等环节,尤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工程质量控制,及时尽早排除影响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因素。具体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1.设计阶段运行管理单位应积极参与其中,要求对工程资金投入、实现经济效益的方式以及管理体制等相关问题进行充分地论证。水利工程正式设计时,运营管理单位应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满足用户需求,尤其编制标书、投标评标环节应参与其中,同时站在用户角度,对分项工程的性能、合理性进行认真检查,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设计阶段,进而为后期的运营管理提供便利,减少运营管理方面的投资投入。
  2.水利工程建设阶段运行管理单位应参与其中。要求工程招标、合同执行、质量控制等环节建设单位和运行管理单位进行紧密结合,保证工程准备和建设工作的顺利交接,同时运行管理单位还应参与到工程质量、资金控制、施工进度等工作中。另外,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选用的机械设备型号、质量、出厂检查等工作也应适当干预,以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这样便能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前将缺陷消除,一方面可以减少后期运行管理工作量,另一方面还能减少管理成本开支。水利工程竣工后,为对其整体质量和功能有个全面了解和掌握,运行管理单位同样应参与其中,尤其应注重所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积极参与以掌握设备运行相关指标,为后期熟练操作设备做好充分准备。当然运行管理单位还应参与到工程结算和试运营工作中,一方面运行管理单位能够清晰地认识工程的资产来源,另一方面有助于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顺利交接。
  3.建管结合模式的实行为后期的运行管理创造一个较好的平台。例如,水利工程建设中涉及的招标、合同谈判、设计审查以及建设项目管理、与监理部门的协商等运行管理单位均参与其中,使管理技术人员更清晰地了解工程薄弱环节,通过积极参与解决方案制定等工作,无形之中提高了运行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其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建管结合模式效益分析。针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建管结合的模式加以解决能够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具体分析如下:首先,建设阶段运行管理单位参与其中,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水利工程质量,使水利工程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地运行,减少后期维护和管理成本开支,使其经济效益最大程度的得到发挥;其次,建管结合模式的实施为工程的顺利接管提供了可能,从而使水利工程尽早地投产使用,尽早地发挥其社会效益;最后,运行管理单位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工程建设工作中,对水利工程相关环节有更清晰的认识,减少后期管理工作失误,从这个层面分析建管结合模式能够获得较大管理效益。另外,运行管理单位部分人员在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无形中提高了技术水平,使其理论联系实际,为后期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结束语: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紧密关系和运行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积极作用,积极采取针对性策略实行有效的水利工程建管结合管理模式,使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参开文献:
  [1]崔世彬.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机制与考核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2]蒋建国,符星莲.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关系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2013,04:82-84+87.
  [3]丁立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0:122-124.
  [4]蔺卿.新疆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改革方向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2,07:57-60.
  [5]周扬.长江流域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体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5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