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和新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对于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思政课 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094-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概念首次提出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并在随后获得了国内高校的逐步重视。如今我国各高校陆续开展了思政课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已经能够全面应用多媒体单机和网络教学平台,组织发展了如“慕课”等网络教学资源和在线开放课程。本文从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形势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际相联系,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进一步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一、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1.思政课教学资源更具开放性、共享性。
世界性的教育资源开放运动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育系统的变革。2014年,国内第一个大规模开放式在线思政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我国最大的互联网在线慕课平台“智慧树”推出,开启了“慕课”在我国高校思政教学中使用的篇章。这种教育资源的开放运动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与思政教学进一步融合开展,也在客观上给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增加了动力。
2.信息技术的传播特征与大学生的认知方式相一致。
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当代大学生多在现代信息化的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对于信息网络具有很强的用户黏性,也见证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并且由于青年人本身喜欢接受挑战,乐于了解新生事物,对信息领域的创新具有天然的兴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这类优势,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新发展。
3.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新型教学模式的完善,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也不例外。近年来,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催生出了如“慕课”“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成功范例。以清华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线上课程为例,将全部课程单元化,每个学习单元包括若干讲座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完成线上测试、读书心得,即获得成绩和学分。互联网具有的开放性能够极大地丰富思政课教学的学习环境,并且覆盖面广泛,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究
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需要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课程教学中,而且要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触发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革新,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应用的创新,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关键有两点:一是要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始终,打通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最大程度上推进思政课教学的变革,促进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二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和理念的新思路出现后,必须及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践,以强大的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支撑,从而顺利实现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向的要求。
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需要思政课教师加强信息技术理论学习,深刻理解“深度融合”的内涵和意义,将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贯穿于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是开展高质量、高效益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时代需求,才能使思政课教育教学更生动灵活,富有成效。
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需要“实践-反馈-再实践”的过程。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融合产物如“慕课”等,自引入我国以来不过几年的时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新问题。目前我国自主开设“慕课”的大学并不多,慕课模式下的思政課教学存在问题有许多,我们应当及时跟进在融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定期获得学生和教师对于当下问题的反馈,并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互为补充。
参考文献:
[1]杜占元.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目标、部署和认识[J]. 中国高等教育, 2013(24):3-5.
[2]李梁.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思路和构想[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24):20-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94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