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融汇仁礼文化 开发校本课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我们融汇优秀仁礼传统文化及新时代道德规范要求,开发了“知仁习礼”校本课程,课程的实施以校本教材《习古今弟子规??做仁礼好少年》为载体。实施策略包括:驻足课堂;情境模拟;家校共育;面向社会。
  【关键词】?知仁习礼;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课程是实施“儒风教育”的“操作系统”,我们融汇优秀仁礼传统文化及新时代道德规范要求,开发了“知仁习礼”校本课程,对孩子进行系统有效的教育引导。
  一、课程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通过课程实施,掌握更多的古今仁礼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运用技能。
  (2)以校本教材为切入点,拓展广度、挖掘深度,掌握与当代生活、学习、工作紧密相关的礼仪规范。
  (3)通过诵读学习,掌握更多的汉字、词语、典故等知识,领略汉语的魅力,增加语言积累,提升综合素养。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仁礼教学情境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2)在家庭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学习仁礼规范,形成适合当今社会的道德判断力。
  (3)逐步培养学生成为道德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示范和辐射的作用,主动制止不文明行为。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课程的实施陶冶良知,懂得人与人之间应当友爱、互助、同情。
  (2)通过仁礼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3)适时适度待人接物,体验知仁习礼带来的愉悦与成功,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4)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传承和弘扬的热情。
  二、课程内容
  课程的实施以校本教材《习古今弟子规做仁礼好少年》为载体。教材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分为16课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每一课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本着知行合一的理念,每课时分为识记知意、明理导行、内化养成三个板块,课后附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延伸阅读——“超级链接”。三个板块的设计由浅入深,也是对低中高学段提出的不同要求,体现着由知到行再到知的进步提升过程,即低年级达到识记明意的目标,中年级达到明理导行目标,高年级实现内化养成并拓展提升。
  教材上册以国学传统启蒙读物《弟子规》为蓝本编排,《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仪常识,是最契合我校课程实施宗旨的经典作品。每节课还分别链接“三百千”“四书五经”、圣贤人物简介作为延伸阅读。下册则以江苏省文明委制定倡导的未成年人的“八礼”为主线编排,“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注重从生活细节入手,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与上册相对应,我们结合实际将这些礼仪规范也以三字一句、合辙押韵的形式呈现,是为“今弟子规”。根据每课内容分别链接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相关名言警句。上下册教材形式上统一又各有侧重,上册重“仁”——正其心,下册重“礼”——修其身,力求将培养仁礼少年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實施策略
  1.驻足课堂
  (1)校本内化融合古今
  课堂教学则是仁礼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每周开设一节仁礼校本课。“习古今弟子规 做仁礼好少年”的教材名称本来就是古今文明礼仪融合的思考,课堂教学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学中要注重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结合,把学“弟子规”与做“好少年”联系起来。这样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离,使“弟子规”与“八礼四仪”生活化,让学生把中华优秀的道德文化、思想智慧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为。
  (2)学科渗透深化认知
  在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中,有关仁礼品格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各个年级,《道德与法治》和《品德与社会》是主阵地,语文、音乐、综合实践等学科中均有渗透。我们从中用心挖掘,在日常教学中对孩子进行仁礼认知教育。
  2.情境模拟
  学以致用才能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是最理想的效果。所以,课堂的仁礼知识训练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将之带出课堂,在情境中训练。
  情境教学是创设一定情境色彩、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使其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阅览室、图书角、教室、餐厅都是真实的情境剧场,借阅归还图书、借用学习用品、合作打扫卫生、排队取餐就餐,细微之处彰显的就是仁礼品格。
  情境模拟后如实反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久而久之,孩子们对来宾、对老师、对同学的言语行为要求、待人接物方法等都会得到直观系统的训练与提高。
  3.家校共育
  品格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学校教育即可胜任,家校共育才能杜绝“5+2=0”的劳而无功的状况。因此我们要注重调动家长的教育力量,以提高校内教育的“巩固率”。每学期,学校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家长会及家长委员会会议,间或召开一些小范围家长会,首先对家长进行仁礼教育培训,并就培养学生仁礼习惯进行研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思想,纠正一些家长对子女或过于娇纵、或教之过严、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
  仁礼品格教育项目的实施,更给我们提供了契机,我们将进一步开放家校交流形式,让更多的农村家长更新教育观念,让他们意识到对孩子的评价不能仅看学习成绩,更要培养优秀的品格。要让家长认识到仁礼品格教育对学生、对家庭的重要意义,从孝亲敬长、与人为善等方面,积极主动地去示范、去引导。
  4.面向社会
  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懂得结交益友、学会礼让勤勉、把握言行举止的分寸,就会成为受欢迎的人。我们定期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到卫生室大扫除、到大队部做宣传、到超市调查、到大棚参观……孩子们以社会为课堂,把学到的仁礼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亲身体验如何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如何恰当地习礼处事。
  本课程是对思想道德课程体系的探究与丰富,是“儒风教育”落地生根的思考与尝试,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将不断思考、完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6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