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课程作为我国学生学习生涯的主要科目,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对学生展开传统文化的教学,可以更好的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本文首先将分析目前我国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详细阐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希望可以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 现状分析 具体措施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过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的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初中学生正是建立“三观”的关键时期,这就更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使学生可以塑造正确的“三观”。
一、初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师也受到了改革思想的影响,虽然现在有很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的探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希望可以更好的培养初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现代初中教师加以注意[1]。
1.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现如今有很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加强了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是其往往将重点放在了对相关知识的讲解上,通常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这样虽然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知识,增强了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教师忽略了情感教育,这就导致学生无法与文章内容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情感熏陶的效果,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不成功的。只有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渗透情感教育,才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进步。
2.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过于依赖相关的工具书
目前,我国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工具书,往往会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进行学习,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的独立理解水平下降,这就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难以引导学生深入的学习传统文化,造成学生很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的问题,无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3.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通常文言文中以及古诗词中都会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由于文言文以及古诗词比较佶屈聱牙,这就为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学生对其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也不强,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以及古诗词的背诵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然而,由于初中学生对其缺乏理解,甚至是根本读不懂,就很容易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排斥感,不愿意学习相关的内容,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无法正确的理解有关文言文以及古诗词的知识[2]。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具体措施
1.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开展人文熏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充分的表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想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就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人文熏陶,学生就可以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传统文化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诞生具体的思想情感,十分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可以巧妙的应用各种手段,去建立良好的课堂环境,从而使人文精神能够充斥在课堂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名家作品的方式,去感悟其中的人文思想。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名家朗诵名作的音频或者视频,使学生可以对名家进行模仿。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示范性的朗读,使学生可以深入的体会到名作之中的独特魅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适度的升华,使学生可以对名作有着不一样的感悟与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其他同学进行共享,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
2.课内外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核心素养,就不能过于注重于课堂教学或者是语文教材内容,而是要结合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可以向着课外的内容延伸,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以及课外阅读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从而有效的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春望》(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这首诗时,如果教师只是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内容,是无法使学生感悟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因此,教师就要结合作者写诗时的背景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作者当时被俘虏,押送到长安,作者看着国家的首都萧条零落的景象,在百感交集之下,才写下了这首传承千古的名作。教师就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感情,并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必然可以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4]。
3.深入分析语文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主要工具,教材中所编排的内容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所以,初中语文教学就要有意识的对教材内容深入的挖掘,使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可以拥有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要注重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还可以提升学生赏析与鉴赏传统文化的能力,使学生可以拥有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爱莲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这一篇散文时,这篇散文中作者详述的描述了莲花的形象与品质,对莲花坚贞不屈、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进行了歌颂,同时借莲花衬托了自身的洁身自好的品格。因此教師就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到这些,使学生可以养成洁身自好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到丰富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使学生可以抵御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避免社会不良因素的腐蚀,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使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5]。
结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可以重视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并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的完善,还可以大幅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可以成为传统文化的接收者,还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从而促进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庆文.浅谈传统文化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6(10):134-135.
[2]姚红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研究[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9):95-96.
[3]张晓敏.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素养提高策略[J].学周刊,2017(22):57-58.
[4]尤国栋.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文理导航,2017(3):10-10.
[5]杨峰.基于师范院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以“儒家经典导读”为例[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11):82-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