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和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的法治不断健全、人民的法治观念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时,不仅要教育学生继承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还应该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贯彻法律法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学生能够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关键词:小学 道德法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策略 学生角度 学习环境 角色扮演
  小学阶段是学生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一个良好的教育可以让一个人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由于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一般可以在围墙以及教室等公共场所进行道德与法治宣传,从而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逐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可以不定期的给学生播放道德与法治的宣传片,接着让给学生写观后感,从而可以逐渐提升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感知能力。由于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对法律并没有相应的畏惧心理,因此往往容易触犯法律,从而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在小学阶段时期,一般可以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另外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其他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就目前来说,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本文简要论述了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还望能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起到一些作用。[1]
  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知识的有效传播,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并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改进落后的、无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学生只有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才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探究欲望,不断地产生对学习的新鲜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向学生灌输学习内容,还要给学生留下一部分思考的时间,以此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探究性认识,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教师制订课堂教学的方法,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学内容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学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小组合作方法、自主探究方法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地运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例如,在学习“家乡新变化”时,笔者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四人结成一个小组,每个人在小组中去说一说家乡有哪些新的变化。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学生说出的“变化”也不太相同。在小组交流中,大家互相提出看法,互相交流意见,讨论得异常热烈。在讨论中,学生互相弥补、交换了对家长的认知,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从而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二、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
  在新的教育方法中,其高度凸显学生主体的意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从而可以指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凸显学生主体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道德与法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表达真实的想法,富有更多额情感去体验,最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成长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不断为社会做贡献。要想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老师应该转化教学理念,逐渐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存在缺陷的方法,在课堂上面建立师生交流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角色的转换。另外,为了更好的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老师应该掌握教学的进度,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动态的调整教学进度,并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我们不乱扔”时,笔者先是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图片的方式,呈现了学校中一些脏、乱、差的场景,通过这些图片一下就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了联系,然后笔者问学生:“你们在学校中是否有过乱扔垃圾的行为?”很多学生都低下了头不再言语。可见某些学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行为的错误。然后,笔者让学生小组讨论:“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的有哪些坏处?”笔者没有继续在第一个问题上纠缠,而是选择绕开让学生讨论其坏处,避免了课堂氛围陷入紧张的气氛当中。最后,笔者请小组的代表进行发言,发言过后,笔者进行过了总结与补充。如此一来,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正确的认识了乱扔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增强了学生的行为意识。
  三、借助“角色扮演”初步建立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意识一直以来都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点。深处文明社会,就必须要遵守这个社会的规则。一般情况下,小学生会遵守长辈告知的某些规则,但他们还无法知悉遵守规则的重要所在、意义所在。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角色扮演”,引领学生结合具体环境来理解不同规则的作用,从而学会遵守规则,养成良好有序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另外,规则意识教育的内容分布在《道德与法治》课本中,主要涉及交通规则、校园规则、游戏规则等。教材对规则意识教育做了更深入、系统的分类,这对教师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同时,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该明确教学的目的,将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并且教学設计可基于教材呈现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形成遵守学校生活规则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把道德与法制相结合落到实处,让我的学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法制的社会新一代接班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杨晶,覃文杰,周巍.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武汉市调查数据的分析[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8(05)
  [2]叶军.未成年网络犯罪视野下的校园法治教育研究——以丽水市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9(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