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高考指挥棒的束缚下,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机械训练、知识线性灌输、忽视诵读等一些典型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笔者试图借助运用多样化课堂活动、加强涵泳诵读、引入多元化视角、强化精神引领等策略,丰富古诗词学习的途径,推进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7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阅读经验,培养本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然而,现实课堂里,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大量以高考得分为终极目标或唯一标准的教学手段。不少老师困惑于古诗词教学的“少、慢、差、费”,却又少有人细寻问题根源。其实症结就在于这种舍本逐末、缘木求鱼似的课堂教学。此种教学手段严重背离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阻碍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亟待拨正。
  一、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典型问题
  (一)以呆板的做题训练代替诗词审美鉴赏活动
  高考指挥棒具有十分明确导向作用,因此不少课堂演变为古诗词训练讲评课。呆板机械的做题训练代替诗词审美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其实是颠倒了教学逻辑思路,其收益必然是低效的、微乎其微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词是包含着作者情感的产物,读者阅读诗词就是感受、体验作者情感,并与之产生情感之共鸣,去领悟其中的丰厚意蕴和美妙意境,激发自己审美再创造,获取身心愉悦的审美享受的过程。只有经过了这番审美体验活动,方可谓真正读懂了这首诗歌。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语文所使用的教材,只是供学生模仿、参考的一个范例。我们古诗词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解读、鉴赏诗歌的方法,而非简单粗暴地作答试题。机械地训练做题本质上是阉割了审美鉴赏活动,从而使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古诗词异化成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作答变成了“撞大运”的猜谜活动,得分多少,就完全碰运气了。
  (二)以填鸭式知识灌输代替学生情感体验
  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对学生解读古典诗词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必须认识到,语文知识仅是辅助学生分析解读文本的助力,同时,语文知识也应该是在语文活动及主体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我构建而成的,绝非填塞、灌输可以实现的。并且填鸭灌输式教学只会使语文知识绝对化、片面化、模式化,这反而束缚、僵化了学生的思维。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成的、灵动的,为何我们现在很多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了呢?也许答案就在这里。
  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一位年轻老师执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课堂上,这位老师再三向学生强调:“看到辛弃疾就要答到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这位老师的出发点无疑好的,想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知识框架,便于答题,利于拿分。然而,在解读作品时,对主题笼而统之地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概括是否恰当,值得商榷。《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文的情感是丰富的,作者引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典故各有用意。仅用这“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一句来概括本词情感,纯属套用术语,有失偏颇。长期如此,学生解读古典诗词也会僵化、模式化,而不会去深入分析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情感。
  (三)以意象词义分析代替古诗词诵读涵咏培养
  诗歌自诞生之时即适用于歌咏抒情。即所谓情动于衷,而言语之,嗟怨之,咏歌之。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均应吟咏诵读为佳。从古典诗词创作要求上,无论是“四声八病”之说,还是格律、平仄等要求,都是从诗词的诵读角度来要求的。
  然而,我们在现在的课堂上已经很少听到“琅琅”诵读诗词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以获取分数为唯一目的意象分析、讲解,答题策略技巧要求。生动的诗词教学异化为文字探究解密工程,这种异化严重影响古诗词教学成效。君不见课堂上师者费心劳力,口涎横飞,课堂之下生者昏昏欲睡,百无聊赖吗?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
  (一)以多样的课堂活动丰富古诗词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新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者已经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它必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文实践活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来学习、积累。脱离了语言实践活动与语言情境,语文素养的学习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教者不妨把时间还给学生,以丰富的语文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对话,使学生在真实的语文实践与语言情境中学习诗词,并以古诗词的春风春雨来润泽他们的心灵。
  例如,面对羁旅行役诗的代表名篇《商山早行》一文,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诗人百转回环的内心情感,更体会不到生離死别、客死异乡等难言的悲苦。笔者认为,原因在于古代交通、通信、医疗等各方面都远远落后,根本无法与以高铁、信息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相比。教学时我们如一味地讲解、分析,根本无法吸引学生进入诗词文本体会作者情感。
  基于此,笔者在教学时作了如下尝试:
  布置课前预习工作。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温庭筠的生平资料,概括其人生经历、特点,了解本诗写作背景,并向同学介绍。
  2.在充分理解本诗的基础上,把本诗改写成一篇叙事或抒情散文。
  3.熟读杜甫的《旅夜书怀》,和本诗《商山早行》比较,分析羁旅行役诗的有何特点。   4.如果著名导演张艺谋需要把《商山早行》拍摄成一个3分钟的电影片段,请你助手,你如何构思?写下你的策划预案。
  具体操作上,全班以座位为依据分四大组,每大组选择一个任务。每大组又以相邻的4人为一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各学习小组的成果在大组内交流、筛选、汇总,随后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
  以上活动的设计均考量了《新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的相关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要求学生,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与他人分享、吸收学习经验。还要能比较两个以上作品在主题等异同。
  从课堂呈现的效果看,课堂氛围活跃,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了,质疑、补充说明、争辩、答疑高潮迭起,效果非常好。通过交流,学生对温庭筠及羁旅行役诗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二)以诵读涵泳活动强化古诗词整体教学
  无论是古体诗还是格律诗,均强调诵读涵泳。古典诗词有着鲜明的节奏感、韵律感,孔子更是把郎朗诵读吟歌提升到教化层面。《史记·孔子世家》有这样的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古人非常强调诵读涵泳的作用,提出了“因声求气”之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诵读涵泳长短错落、参差相间的句式,和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韵律等语言因素,来体会、表现作品的神韵气势和作家的内在情感。正如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在他的《论文偶记》中所言“于音节见”作品的“神气”。
  在教学被称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杜甫的《登高》一文时,笔者留出充分的时间指导学生揣摩、诵读诗歌,并在诵读过程中讲授律诗的格律要求。在节奏方面,本诗前后两联的节奏是有变化的,前两联是“二二二一”型的节奏,第三联转为“二二一二”型,最后一联更是转化为“二二一一一”型,这一转变是符合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重阳登高,触景生情,悲从中来,情感由疏阔逐渐变为压抑、苦闷。至尾联“繁霜鬓” “浊酒杯”极致哀婉,字字血泪。
  掌握了本诗的诵读要点,也就在整体上明了了诗词的情感意蕴,这对接下来的理解诗歌非常有帮助。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古诗文教学中,强化诵读涵泳十分必要。
  (三)以思想导向凸显古典诗词的文化传承
  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不是高分,而是育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立德树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要重视教材的育人价值,“在赏析中陶冶情操”。古典诗词中深藏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者要利用好这些可贵的教育资源,发挥其育人功能。要正确认识高考的选拔机制,杜绝把教学沦为培养“高分低能”“高分低品”学生的过程。
  在区内一次公开课展示活动中,一位年轻老师教学杨炯的《从军行》一文。这位教师的教学不可谓不细致,紧扣每一联,分析入微。然而主旨上仅是以“将士的勇敢无畏”收尾。笔者 认为,教者正好是遗漏了本诗最为核心的内容,即本诗所蕴含的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感。
  更深层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教授道出了玄机。郑教授指出,“当前诗歌教学内容主要是阅读理解与判断,即诗歌內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至于这首诗跟‘我’有什么关系,跟今天有什么关系,则全然不顾”。理解了郑教授的话语,也就不难理解当下为何所谓“精日分子”“精美分子”如此之多了。
  古典诗词教学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古诗词教学应该是灵动的,教者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设置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形成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教学合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感受力、理解力及鉴赏能力,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于漪.我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郑桂华.高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必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蒋育君,1980年生,江苏苏州人,中学高级教师,教务处副主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4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