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课外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属于最基础的教学,只有阅读能力好才能构建“语文大厦”,如果基础打不好就无法“建高楼”,不利于日后的语文长期学习。因此,近些年来,在基础阶段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重视度愈加提升,我们教师在这种情形下要不断地摸索多种课外阅读教学方式,找寻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本文思考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相关对策,希望可以对各位教育同仁有所启迪。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思考
阅读教学是一个双向过程,学生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共同努力学习。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要着重注意学生的特殊性,主导学生进行正确阅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以此启迪学生智慧,本文将浅谈学生低年级阅读的教学方式,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创建阅读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以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注和探究自己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对教学课文本身进行一个深入的解读,还要去推测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有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因为语文阅读本身就是学生和文本以及和作者之间进行的一个对话,要想缩短他们和文本以及和作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就需要语文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趣味性较强、探究性较强和互动性较强的阅读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
例如,在课外延伸教学《花的话》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在立足于作者写作背景的同时,为学生创建一个以花为元素的教学情境,通过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1.在《花的话》这一文当中,谁的话或者谁的性格让你最为欣赏?
2.是否可以找出描写榆叶梅、玫瑰花动作语言的语句,并分析出它们的性格特征?
3.在玫瑰花、桃花、榆叶梅这些花当中,为什么小男孩最终会选择把二月兰送给老师?二月兰和其他的花相比具有哪些品质?结合本文,大家谈一谈自己对二月兰的看法。
教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设置,就等于是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和分析,而且这种半开放式的问题也是让学生从自主的角度去考虑,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也能让他们更加深刻领悟文中二月兰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可以在对比中学会思辨,最后给出问题最合理的解释。
除此之外,在语文课本的阅读材料中,有很多优美的语言也都是值得学生去学习和模仿的,所以教师也可以在根据文本的类型特点带领学生学习和模仿相关语句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自我语言的加工和创作,最后再鼓励他们把所构建的语言进行一个展现,这样也就帮助学生完成了语言能力的构建和应用。
二、引导课外文本阅读,激发学生思考能力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说到底还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从而可以更好地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总是引导作用,要引导学生乐于思考,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只有加入自己思考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学生才能在这种阅读中得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需要具备的创造才能,在阅读中我建议语文教师要将传统的“讲”转换为“问”,要鼓励学生多问、多想、多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所以我在我班的语文教学中经常采取讨论会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讲解自己的阅读心得,可以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也可以以诗歌朗诵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出多个结论,教师不设置答案的限制,只要有理由有论据就可以支持,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思维的碰撞,质疑思考,在教师引导之下探寻作者真实的意图。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们的思维被打开,对于语文阅读也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在思维的引导下更好地进行阅读。
三、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知识整合意识
思维导图说得简单明了一些就是对一章内容或者所閱读文章的知识整合。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很快了解到本章内容和知识点或者文本的结构和思想,并可以在课外阅读结束后凭借记忆画出思维导图,也可以自己通过文章阅读将文章脉络整理清楚,这种阅读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文章给出的思维导图很快在阅读前了解文章大致的思路结构和重难点,也可以在阅读之后通过自己整合,构筑思维导图从而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加深学习记忆,并可以留在下次阅读复习时使用,减少了重新回忆或者阅读上产生的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因此我们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意识,主要就是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时可以逐渐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可以在阅读时关注了解一下文章开头的思维导图或者自己总结,争取做到一手拿笔,一手拿书,一边阅读,一边动脑。眼手脑共用,既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时集中注意力,又可以整合了解文本内容,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就可以让学生们在规定的日期内阅读一定数量的文本,构筑规定的思维导图上交,习惯的养成在一开始都需要强制性,上交后由教师检查,这一过程主要是发现学生思维导图中的问题,予以纠正和总结,使学生总有正确的思维导图方式。当这个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在阅读时形成这种习惯,就可以撤销此类任务。强制性教学并不建议长期执行,一旦生效就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安慰,使其在后期养成自觉意识。
总而言之,现阶段新课改标准在我国的不断推行,使教师对于语文课堂活动越发重视了起来,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应该要采用多种形式展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思考中学会阅读,在愉快的氛围下爱上阅读,掌握阅读技巧,敢问敢答,让小学的语文阅读变得有趣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董璐,杨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0):76-78.
[2]董会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8(25):142-143.
[3]张玉敏.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J].办公室业务,2017(12):71.
[4]罗桂清.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08):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7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