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与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与生活中而兴起的技术,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极大便利。这种技术具有高清晰度与高分辨率、信息处理能力超强、灵活性较强、图像信息失真量小等特征,深受业内好评。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开发与利用的行业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代表着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也是相对的,这就需要相关监督部门加强管理,确保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在正当的生产与生活领域中。
关键词:图像识别技术 研发 应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2(b)-0167-03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与生活中而兴起的技术,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极大便利。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最开始兴起的是文字识别,计算机设备能有效识别简单的文字、字母与符号等;20世纪60年代后,升级到数字化信息处理识别阶段,识别一些复杂、抽象的图形,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对这些图形图像进行数字化信息处理;当前广泛应用的是第三代识别技术——物体识别技术,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升级而来。在相关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一些技术攻关纷纷突破,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计算机图形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对物体的精度、精确识别,这种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交通、安防、电力设备监控、现代农业、现代商业等领域之中,提升了相关行业的工作效率。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也是相对的,也给不法分子开展违法工作提供了便利,这就需要相关监督部门加强管理,确保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在正当的生产与生活领域中。
1 计算机圖像识别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前文所述,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已经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当前盛行的识别技术主要是建立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精确度最高和信息处理能力超强的技术,故此,当前的图像识别技术指的是第三个发展阶段的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特征如下。
1.1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定义
计算要图像识别技术俗称之图像识别,英文名称为 Image Recognition,英文简称为IR技术。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核心技术包括信息与计算机两种,其工作原理是将要识别的图形、图像输入计算机内,经过计算机的处理,系统分类、匹配图形和图像。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中,图像输入是首要环节,之后是计算机预处理,最后实现图像的高效识别。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从诸多的图像当中获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得到了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1.2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具体特点
1.2.1 精确度最高
第一代、第二代图像识别技术只能对简单、单一的数字、字母、符号,或者是最基本的图像进行处理,只能提取基本的图像信息,然后转化为数字化的2D数据组,从而进行图像识别与处理,这种最基础的图像识别精确度不太高。第三代技术,也就是现阶段常用的图像识别技术,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结合计算机系统的超强信息处理能力,利用空间映射来全面获取图像的多维、立体信息,然后依靠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批处理能力进行综合处理,收集到图像的各个基础特征,再与计算机系统数据库存储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匹配,实现图像识别的高清晰性与可识别性,具有易存储、失真小的效果,从而提升了图像识别的精确度与准确度,可以说,当前的技术是精确度最高的图像识别技术。
1.2.2 信息处理能力超强
当前常用的图像识别技术与计算机完美结合,立根在计算机系统软件中,计算机是图像信息识别的唯一载体,同时,计算机内部的各种系统软件可以实时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再结合数据库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匹配,软硬件通力合作,在这种识别环境中,计算机就可以对扑捉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实时、瞬间处理,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的投入,节约了有效时间,故此,图像识别技术具备超强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广受欢迎。
1.2.3 灵活性超强
相对于传统识别技术的平面识别,图像识别技术对图像信息的识别与处理是立体的、多维的,具体识别过程中,计算机软件会对目标图像进行综合处理,如实时放大数倍、实时缩小、立体识别、多维识别等,甚至可以进行深加工,如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等,这就摆脱了传统的固定识别与单一识别,这就提升了图像识别的灵活性。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图,向计算机系统发出指令,系统软件就可以做出相应识别,如放大、缩小、抓取关键信息数据点、翻转等,然后利用相关的运算方法,快速、精确地完成图像识别、进行信息处理,提出自己想要的结果,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准备。
2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具体应用研究
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凭借快速、灵活、高清晰度、信息失真小的优势,受到了现代社会的广泛欢迎,广泛应用于交通、安防、医疗卫生、现代农业、现代商业等领域之中,并受到各个行业的好评。
2.1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与交通领域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给交通领域带来了想象不到的便利,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是不可多得的图像识别与导航技术。首先,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与卫星导航系统相结合,促进了交通运输系统的飞速发展,百度导航、高德导航、腾讯导航等导航系统的应用与推广,就需要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发挥出基础性作用,驾驶员就可以根据导航系统反馈到的实时路况与交通路线来快速到达目的地,或者是选择合适的交通路线,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其次,交管部门可以根据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反馈过来的实时路况状况,进行科学的交通引导,实时发布路况信息,避免拥堵的出现,来提升交通运输效率。第三,交管部门还可以根据交通路口的视频监控系统,进行高清晰度的视频监控,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也可以为其他部门查阅运行车辆的车牌、车型这类的精确信息数据,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营造出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2.2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与安防领域
现代社会环境中,安全是第一要务,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环境的营造就离不开各种监控系统的应用,这些监控系统就是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具体应用。现代社会环境中,大到各个机关单位,小到各个社区,几乎每个角度都布满了视频监控系统,这些监控设备就对各种出入、来往的人群进行实时监控、录像,留下完善的视频监控资料,便于相关部门的查阅;同时,一旦发现可疑人员,安保人员就可以借助视频监控系统,查看他的运行轨迹、锁定他的运行轨道,甚至摸索到他日常的活动规律,并及时上报给公安机关。同时,公安机关的破案、寻找犯罪嫌疑人、调查相关真相等,也需要借助于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比如重庆万江公交车坠江的原因真相,就是公安人员查看公交车辆上的监控系统后,发现了一位女性乘客与公交驾驶员发生了冲突、最后导致坠江恶果的真相,这种真相的公布也给以后的公交安全驾驶提供了血的教训。
2.3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与电力设备监控领域
电力是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必不可缺的资源要素,电力资源的安全配送、调配、输送关系到国计民生,故此,我国电力机构,不仅仅是处于管理地位的电力局,还是一线的电力公司,都需要确保电力资源配送的绝对安全,对电力设备的运行进行24h、全天候的监控与管理。传统依赖人工进行电力设备监控,不仅仅带来高强度的劳动负担、增加用人成本投入,还容易出现差错,影响电力设备的监控效果。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电力监控设备,可以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无间断的采集图像信息、实施图像识别,并把图像信息实时反馈到终端设备。当电力设备处于运行正常状态,工作人员借助于管理终端,做好数据记载就行;当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或者反馈到预警图像信息数据时,工作人员就应采取应急措施,将特定的图像信息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汇总,并立即上报,通知技术人员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这种技术还可以在恶劣、高强度、高压的环境中正常工作,为电力设备監控管理提供了可供利用的图像识别技术,确保电力资源的安全配送。
2.4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
作为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之一,农业的繁荣与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14亿人的粮食供应,关系到我国粮食问题的安全,农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农业的发展不能继续依靠于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也不满足于简易的机械化生产方式,而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其中,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发挥出一定的支撑作用。现代农业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及时对农作物的生产情况进行图像识别与反映,进行跟踪作业,发现病虫害、水源不足、营养不了、光照不足等问题就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彻底改变依天种植的传统。
2.5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与现代商业领域
我国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商业,这种商业形式的充分发展、给无数消费者带来想象不到的消费便利的前提就是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在互联网商业领域中,店主要想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就必须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把相关产品信息原封不动的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便于消费者检索、查询与识别,从而达成商品交易。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还可以对一些涉及到商业机密的图像或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确保商品数据运行的安全性,保护卖家和买家的利益,确保互联网商业的高效运转。
3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升级、优化、完善与发展,这也使得图像识别技术不断发展,虽然说当前第三代图像识别技术是最先进、精确度最高的技术,但仍然存在优化升级的空间,只有把握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才能更好的利用这种技术,为人类谋福利。
3.1 朝着超高分辨率、极速传输率的方向发展
虽然当前使用的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存在高清晰度、信息处理能力强、失真量小的优势与特点,但仍然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影响最后的信息处理结构,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制约,和图像信息采集处理技术的影响。未来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就会突破这种设备障碍,经过工作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努力和科研攻关,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更新升级,图像识别技术的研发技术的不断优化,这种技术就会越来越成熟,朝着超高分辨率、极速传输率的方向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图像识别过程中,图像信息的传输越来越快捷、图像分辨率越来越清晰、图像信息处理的误差越来越低,可以充分满足行业需求与人们的工作需要,从而带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为相关从业者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并诞生新的产业模式。
3.2 朝着多维度方向发展
传统的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以二维模式识别为主,第三代识别技术则是以三维识别为主,虽然大幅度提升了识别效果,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维识别模式也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求,未来的图像识别模式将突破三维识别,多维识别模式的出现与应用已是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未来多维度识别技术、多角度识别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与现实生活和各行各业的结合将更加密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3.3 应用领域更为广泛
当前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交通、安防、电力设备监控、现代农业与商业等领域,不久的将来,随着这种技术的升级与完善,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将更为广泛,也会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领域深度融合、息息相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智能手机与社交渠道的推广,图像识别会深深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图像识别的频度大大提升,将产生大量的经济效益。据测算,到2020年,图像识别技术的潜在市场效益会突破250亿美元,其中人脸识别技术的经济效益会达到24亿美元,甚至未来人工智能的深度发展,计算机图像识别的过程中,机械人完全取代人类,已经不需要人工劳动来完成这项工作。 4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管理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同样,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也是双刃剑,是辩证的,正确使用的话,这种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福利,但是被犯罪分子使用的话,则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损失,所以,这就需要相关机构加强对这种技术的应用管理,一方面加强与完善立法工作,确保有法可依;另一方面,网监部门、公安机关和相关使用单位也应加强系统建设,完善系统漏洞,让犯罪分子无机可乘,确保相关信息不会泄露。
4.1 加强与完善立法工作
网络安全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单单是网络监管机构、公安机关的责任,更是全体社会的责任,需要相关部门都切切实行动起来,相互配合,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立法机关应加大立法进程,完善跟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应用的相关法律建设,通过法制渠道来确保这种技术的安全使用,让犯罪分子的违法行为得到法律的严惩,从而付出相应的代价。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不断升级,对周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也会层出不穷,这就需要立法机关不算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弥补相关漏洞,防止犯罪分子利用这个技术从事违法乱纪活动。
4.2 加强对硬件设备的研究管理
从国际计算机领域来看,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速度越来越迅速,相关硬件与软件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在国内,由于一些生产设备、专利技术壁垒、核心技术稍显滞后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国际上流行的图像识别技术在我国境内并不能立即普及使用,深入、精细、复杂的图像识别与信息处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科技攻关活动,故此,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普及、推广与应用,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硬件设备的研究管理。在当前的硬件设备条件下,我国相关研究机构应加大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科研攻关力度,提升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一起跟上国际的更新步伐,为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普及提供技术与设备支撑。当前,我国一些领域中对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依然处于传统的二维识别模式,进行二维图像信息处理,三维图像识别模式仅仅在少量的一些尖端领域中使用,只有当相应的硬件设备满足三维图像识别技术的需求时,这种技术才能在相关领域中进行普及使用,才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只有加强对硬件设备的研究管理,促进硬件设备的优化升级,满足图像识别技术的需要,才能将这项技术的科技效应發挥到最佳。
总之,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技术凭借高清晰度、信息处理能力超强、失真量小的技术优势,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开发与利用的产业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代表着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相关部门就应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开发与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加大对这种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重视对计算机图像设别技术应用的过程管理,让这种技术的技术效应发挥到最佳。
参考文献
[1] 张蓉.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及细节问题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9):184-185.
[2] 邹香玲.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及应用问题之研究[J].电子测试,2017(23):46-47.
[3] 张晓娟,高瑾.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及细节问题阐述与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6):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7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