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转型发展语境下舞蹈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品牌培育与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转型发展要依托自身办学优势和地域特色进行。四川阿坝师范学院位于汶川地区,浓郁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为底蕴成为其重要的办学特色,也为该校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音乐舞蹈系作为学院八大系之一,在坚持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产学研一体化制度建设、市场化运作、校企协同服务平台构建、人才储备库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不断改进与完善,对舞蹈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品牌培育与实践研究工作开辟了重要路径。
  【关键词】阿坝师范学院  舞蹈人才培养  教育品牌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15-03
  舞蹈是民族文化的肢体语言。人们用舞蹈来展现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憧憬,舞蹈的特殊语言形式成为众多艺术形式追捧的对象。尤其近年来艺术行业走俏,艺术专业学院或师范类学院的艺术系都在不断扩招,以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艺术工作者。尤其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在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四川阿坝师范学院舞蹈专业积极适应改革环境,主动寻找改革方向,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创新能力:以赛代教、以演代练、提升创新能力
  舞蹈是一门形体表演艺术,是表演者在音乐准奏下运用肢体语言有节奏地完成代表不同寓意的动作,或模仿形似,或带有抽象寓意。舞蹈表演的过程,就是对舞蹈作品二次创作的过程,因而对表演者舞蹈基本功和二次创作意识要求较高。阿坝师范学院舞蹈专业在进行教学改革中,从这两点出发,提出了“以赛代教”和“以演代练”的创新教学模式。
  (一)以赛代教——夯实舞蹈基础
  舞蹈需要坚实的基本功,这是所有从事舞蹈艺术工作者的深切感受。作为舞蹈人才培养的专业院校,帮助学生夯实基本功显得尤为重要。阿坝师范学院舞蹈专业在基本功训练与舞蹈技艺传承方面,坚持细节入手,严格要求学生每个技术动作达标。然而,即使如此,也很难保持学生在真正的表演过程中动作不走型、不失误。为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保持舞蹈技术动作在紧张的氛围中也能一如既往不走型,阿坝师范学生采取了“以赛代教”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层次的舞蹈比赛使学生适应高压氛围,自觉调整心理和情绪,使自己能够适应比赛节奏。
  另外,“以赛代教”的另一个优势是教师在比赛中的临场指导。由于学生在比赛中更容易暴露出技术动作不扎实和肢体表现力的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如不及时指出并改正,可能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因为基本功不扎实出现动作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个人和集体损失。而在校期间组织学生参加不同层次的舞蹈比赛,除了帮助学生积累舞台表演经验外,更重要的是检验学生基本功和肢体表现力。这種独特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舞蹈职业生涯的迅速成熟。
  (二)以演代练——激发创新意识
  舞蹈的魅力在于用肢体来表现思想、表演故事,肢体是舞蹈演员的语言,而舞蹈表演过程正是舞蹈演员完成了二次创作的过程。对舞蹈剧本的理解与演绎,每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创新。然而怎样激发学生去主动完成创作过程呢?当然不是在练功房里,也不是在一遍又一遍重复动作的过程中,而是在真正的表演过程中。因此,阿坝师范学院创办了形式多样的艺术节,较为知名的有“岷江魂艺术节”,甚至还包括组织学生参加汶川地区著名的非遗文化“环山鸡节”等。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艺术节表演项目,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所表演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肢体表现力,使学生在反复揣摩中完成肢体动作的创新,引导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以便从单纯的舞蹈演员向编舞的角色拓展,通过实践教学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以便培养出复合型舞蹈文化产业人才。
  总之,舞蹈不仅考验表演者的基本功、肢体柔韧性,更考验表演者的表现力和创作能力。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加上富有张力的肢体语言,是舞蹈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作为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所培养的是舞蹈专业人才,而并非仅仅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因而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正是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才推动了阿坝师范学院舞蹈专业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大胆尝试。
  二、制度建设:以教学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
  尽管“以赛代教”和“以演代练”创新了教学模式,但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其教学模式实施的主体还是教学,也许教学环境换成了比赛现场或是表演现场,但教师的教学指导、学生的自省反思,仍然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所以,无论教学模式如何变化,教学制度建设仍然要坚持以教学为主体,以产学研为一体进行教学深化改革,才能使改革紧贴教学需要,使改革与学校教育方针相一致。这是阿坝师范学院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其改革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一切改革措施以教学为主体
  舞蹈是一门“吃功夫”的表演形式。所谓“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基本功是否扎实,在舞台上是骗不了人的。舞蹈艺术的魅力也在于此。因此,无论如何进教学改革,教学环境、教学方法都可以与时俱进、千变万化,但唯有以教学为主体、以育人为目标的教学宗旨是不可动摇的。
  阿坝师范学院舞蹈专业课程设置以舞蹈教学、舞蹈创意和编舞等教学内容为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进行“以赛代教”和“以演代练”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把握好实践教学环节,不以比赛结果和表演效果为最终教学目的,反而强调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现场指导。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是基本功不扎实、二是心理素质不过硬,这两点都需要通过实践经验积累得以克服和改善,而教师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如同一名审查员,时刻关注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纠正其技术动作不规范之处,将教学环境直接融入比赛和表演现场,运用实践教学方式,迅速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加强心理素质。
  (二)创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舞蹈是一项“创作——表演——总结——再创作”的循环过程,只有在不断研究、不断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而人才培养也是如此。只有不断雕琢、不断规范学生的动作、不断鼓励学生前行,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舞蹈人才。   基于舞蹈教学的特殊性,阿坝师范学院舞蹈专业创建了“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所谓“产”是指舞蹈节目创作,既包括传统舞蹈节目改编,也包括原创舞蹈节目,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集体创作,提升学生创作参与度,以便使学生提前进入舞蹈编舞、节目创作的职业角色;所谓“学”是指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节目创作的过程也是舞蹈学习的过程,不仅包括创作技巧、编舞技巧,还包括舞蹈文化等方面的学习,迅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所谓“研”有多重寓意,一是对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从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来观察、调整教学活动及共策略,二是对舞蹈节目或舞蹈技艺的研究,是学术范围的研究,有助于带动学生从事专业的舞蹈学术研究,三是对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校企合作、创建藏羌舞蹈艺术研究所,摸索教学模式是否与教学需求相一致,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教学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也关系到学院教育品牌的培育。尽管当前很多高校在进行教学制度深化改革时,不得不受到外界因素诱惑、学生思想波动导致教学预期难以实现等问题,但阿坝师范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主体的改革方针,在积极尝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也在固守教学原则,使得教学改革能够紧贴学生需求,为其职业发展和学院教育品牌树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市场运作:提炼办学特色、塑造教育品牌
  要打造一个知名教育品牌离不开市场化运作,更离不开自身独特的办学特色,此二者成为当前高校与市场接轨的重要因素。阿坝师范学院舞蹈专业在品牌培育与实践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市场运作,才能使阿坝师范学院舞蹈人才培育的品牌叫响全省、乃至全国,使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乐意与学院合作,更乐意聘用学院的学生。
  (一)提炼办学特色
  舞蹈诞生于我国奴隶社会时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成形于秦汉之际。舞蹈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早期舞蹈表现的多为人们日常生活、祭祀仪式和生产活动,在汶川地区的羌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舞蹈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些极具民族风俗风情的舞蹈正是阿坝师范学院舞蹈专业标志性的办学特色。其舞蹈教育文化事业有着丰厚的历史舞蹈文化底蕴,今天在四川的舞蹈史上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全省高校舞蹈界拥有较高的声誉,特别是藏族、羌族等民族舞蹈建设方面在全国都有影响。做好办学特色提炼、优化工作,为塑造阿坝师范学院舞蹈文化产业教育品牌奠定基础。
  (二)塑造教育品牌
  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对于商业品牌而言,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维系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手段。但教育品牌与商业性品牌有所不同。商业品牌所呈现的核心是产品,而教育品牌所呈现的不仅是教学课程,更重要的是人才。所以,不能单纯地以经济价值来衡量教育品牌,也不能以商业化运作模式来塑造教育品牌。
  阿坝师范学院舞蹈文化产业教育品牌的塑造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输出两大特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特有原则、价值原则、长期原则和认知原则。坚持特有原则是指在教育品牌塑造方面坚持以尔苏藏族和羌族民族舞蹈为基础进行教学,打造“羌、藏”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教育品牌;坚持价值原则是指传承当地非遗舞蹈萨朗舞,并在原生态舞蹈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使之与时代接轨,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民族舞蹈保留节目,同时也打造出学校的教育品牌;坚持长期原则是指不以短期经济效益为目标,避免阿坝师范学院舞蹈文化产业与商业演出等平台联系过于紧密,为学校进行学术研究、教学科研活动留出适宜的空间;坚持认知原则是指通过一系列社会演出等实践活动,使阿坝师范学院舞蹈专业学生及其作品在当地乃至全国打响知名度,以便于学校教育品牌的塑造,同时使人们深入了解学院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理念。
  总之,高校教育品牌广泛涉入市场化运作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种潮流。市场化运作的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社会的实习机会,也为学生在真正步入社会之间充分做好准备,了解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提升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市场化运作为高校教育品牌塑造与发展提供了更多便利,只要控制好合作节奏与深度,为教学研究保留更多的空间,市场化运作将成为高校教育品牌培育的重要土壤。
  四、服务平台:校企协同发展、创建多维服务平台
  校企合作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中已并不罕见,很多高校在发展中都采取了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学生的实践教学问题,又为学校改善教学环境提供了诸多助力。阿坝师范学院在进行校企协同发展过程中,与汶川当地知名演出团体、民间演出团体和业余舞蹈爱好者团体都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由于舞蹈文化产业的社会实践基地不固定,多为社会演出机会,所以在校企协同发展中选择了机构协同发展的方式,即双方共同创作或改编舞蹈节目,这样便于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演出环节,积累丰富的创作与表演经验,对于舞蹈这样一门需要经验累积的艺术门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然,对于尝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育品牌培育阶段的阿坝师范学院来说,突出办学特色尤为重要。与类似教育品牌的差异化,是使其健康发展下去的保障。那么,阿坝师范学院将构建怎样的校企协同发展模式呢?这一点汶川当地的地域文化、客观经济条件和学院自身特色有很大关系。目前学院具有丰富的社团文化,这些社团包罗万象,突出了汶川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尤其对于音乐舞蹈方面的社团较我,也多与“羌、藏”族文化相关,这些社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组织团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个别社团还受到社会组织的资助,比如舞蹈类社会与当地社会组织的合作往来较多,甚至形成了校企协同发展的格局,舞蹈文化产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阿坝师范学院在校企协同发展中所创建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有社会组织亲自参与的多维服务平台。这个平台肩负学生社会实践、社会组织物色人才、合作改编或创作舞蹈节目等功能,将与舞蹈相关的周边产业都囊括其中,通过学校建设的人才服务网络平台进行多元交流,比如社会组织发布演出信息、学生社团发布合作意向信息等等,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团体和个人的需求,使之成为校企合作的多维度服务平台。   五、人才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人才储备库
  从社会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而从个体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是为人才步入社会提供职业技能与知识培训的,一切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就业。阿坝师范学院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就业这个目标上。所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所有品牌培育与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都离不开就业这个最终目标。目前,阿坝师范学院所采取的“以赛代教”和“以演代练”教学模式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校企协同发展,以及融入市场化运作模式等措施,其目标都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步入社会打基础。
  当然,在人才培养与教育品牌培育两大方面,保持均衡发展的極其重要的,二者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优秀人才增多提升了学院教育品牌的知名度,而教育品牌打响知名度后所报考生源的素质也会得到提升。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才建设效果,是阿坝师范学院所要考虑的问题。基于这一诉求,再结合当前舞蹈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变化,建立舞蹈专业人才储备库是极其重要的。以阿坝师范学院舞蹈专业学生档案为基础,再建立一个人才储备库,较之学籍档案更加全面具体,包括学生在校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创编舞蹈节目等等,旨在为企业挖掘所需人才,同时也为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提前建立了数据库,甚至为全省舞蹈人才库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
  总之,阿坝师范学院在舞蹈教育文化事业上所取得的成绩,与其做出的积极努力是分不开的。学院在舞蹈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坚持自身原则特色,坚持以教学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舞蹈文化产业新体系,在创新能力、制度建设、市场运作、服务平台、创新人才建设等方面的积极尝试和取得的卓越成绩,推动了四川省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四川省艺术文艺产业发展,为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型人才、以及打造艺术教育品牌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曾快.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未来英才, 2016(16):233.
  [2]刘晶.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J].成才之路, 2016(25):28.
  [3]邹圣洁.高校转型发展语境下舞蹈教育的品牌塑造功能思考[J].艺海, 2017(1):60-62.
  [4]陈乐.审视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校舞蹈教育[J].艺术评鉴, 2016(21):104-105.
  [5]林芷伊.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0):147-148.
  [6]赵永琳.关于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路径以及发展战略的若干研究[J].艺术评鉴, 2016(1):159-160.
  作者简介:
  李韵葳(1979.4-),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编导,舞蹈教育,现代舞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8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