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独具匠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71-02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它以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魯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研究表明:角色扮演有助于提高儿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角色扮演的频率与各种承担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就是因为角色扮演这种独特教学的效果,于是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在品德与社会课中,让学生自己来扮演活动中的人物。如《我是学校小主人》一课中,我启发学生多方面讨论制定活动计划,开展实践活动。“我当校长小助理”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实际的学校管理,加强自身的责任感。五年级二班有个调皮的男生,他从来不带红领巾,见了老师也不问好,是同学老师眼中没有礼貌的孩子,于是我就选派他做一天校长小助理,早晨到校门口的导护,让他知道自己是学校的一员,应该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一天结束后,他的日记中提到,当他站在校园门口看着同学们带着鲜艳的红领巾向他微笑问好时,他觉得自己跟大家一样是一名少先队员,是学校的一份子,他要为校园的美好添一分力。自此以后他变得懂事了,有礼貌了,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这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拒绝诱惑》这一单元,我让学生进行辩论,引导学生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赌博是违法行为,从而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诱惑,明辨是非,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和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态度。
  三、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今时代,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在学校工作的人们》一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个同学在学校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岗位体验一节课”,这样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换位体验 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需要帮助吗》一课中,学生怎样才能体会到残疾人生活中的难处,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换位体验。我让学生体验蒙上眼睛做一件事情,单腿蹦做家务等等,这样能够稍微体验到残疾人生活中会遇到的困难,通过自身的体验感知,以后的时间中,不用老师的说教,当他们再遇到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他们肯定义不容辞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9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