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这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中,互联网思维逐渐渗透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之中,互联网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或方法开始发生改变,“互联网+教育”给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接下来,我们就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对品德与社会教学进行讨论。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互联网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68
   “互联网+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推动教育进入到了信息化2.0时代,而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变化。就品德与社会教学而言,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个信息获取的工具,用互联网来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使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教育功能得以更好地发挥,促使学生在社会性发展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成为了当前品德与社会教学关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联系教学实际来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进行分析。
   一、以“互联网+品德与社会教学”来为学生创设情感体验情境
   品德与社会教学特别注重讓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即学生通过亲历某件事来获得更为真切的感受,在道德层面提高认识并将情感予以更好地激发。在教材之中,一些历史事件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是很久远的了,学生无法去进行亲身经历,对这些内容理解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时候,仅靠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和图片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根本无法真正感受到帝国列强给我国带来的伤害,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而获得有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所以,教师可以将电影《鸦片战争》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鸦片给我国带来的伤害,让学生能够亲眼看见外国列强在我国犯下的恶行,让学生能够看见虎门销烟这一壮举……视频放完之后,教室里面安静得地上掉一颗针都能听见,但是这背后却是学生久久不能平静的内心。在视觉和听觉双重冲击的作用下,学生立马就理解了“国耻”一词的含义,继而以此为基础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品德与社会的教材还有不少类似的历史事件,光凭书本中提供的文字描述和图片是完全不够的,教师要能够灵活地运用互联网来进行教学资源的获取,将网上的影片和电视剧下载下来,从中截取我们需要的素材来进行加工处理,制成多媒体课件用于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之中,让历史能够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令学生情感体验的情境得以随互联网的运用而创设,从而学生的情绪将会受到感染,情感将会产生共鸣。此时此刻,品德与社会教学将会变得轻松起来,教师不需要再纠结如何去对教材内容进行描述,而学生将会在互联网的辅助下获得能力的更好强化。
   二、以“互联网+品德与社会教学”来为学生拓展生活经验的空间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是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其并不是由品德与社会教学开始而开始的,而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来进行构建的。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去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丰富,帮助学生获得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知识的不断积累,让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得以持续进行。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时,由于受空间的限制和约束无法让学生亲自去进行尝试,学生往往无法凭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来对教材中相关知识进行理解,也就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的欲望。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课程资源的获取,运用“大海”、“森林”、“沙漠”等关键词来进行相关图片的搜索,将这些图片辅以音乐来制成课件“美丽的地球”;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课程资源的丰富,运用“太阳系”“银河系”“超新星”等关键词来进行相关图片的检索,将这些图片配上解说来制成课件“神秘的宇宙”。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之时,美丽的图片将会让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一种油然而生的美感将会驻留于学生的心间,学生将会更为积极地去对天文地理知识进行学习,乐此不疲地去对探索这世界的未知。
   品德与社会的教材还有不少天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与之对应或与之关联的图文资料,教师只要能够将互联网用好,就可以引导学生徜徉在网络中的信息海洋之中,学生会猛然发现:原来生活的社会所存在的空间是如此的广袤,生活的社会所附带的色彩是如此的丰富。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互联网来对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行拓展,让学生的思考和尝试范围得以在生活中不断扩大,令学生生活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扩充和提升,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更为轻松自如,从而学生才会清楚地感受到所学的内容和生活是有着紧密联系的,进而学生才会获得生活经验空间的有效拓展。此时此刻,学生除了能够更好地获取信息以增长知识外,还会获得生活经验的进一步丰富,继而在互联网的辅助下更为主动地去进行学习。
   三、以“互联网+品德与社会教学”来为学生引导自主学习的内容
   学生必须成为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体。当学生做到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学活动就会变得更为丰富多彩起来,而知识的领悟也就开始变得更为顺利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情感就更有可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与价值观就更能够得到改变和二次形成。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品德培养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将“静态”的教学内容置于“动态”的现实生活之中,用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来赋予教学更多的精彩,将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资源融入到教材内容之中,引导学生能够开始学着自己去使用互联网来更为自主地去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更为直接的体验和更为真实的感悟,令学生开始真正成为教学活动进行的主体,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得更多的收益。例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来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令学生用更为丰富的知识去活化教材,使教材内容变得更适宜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内容会随着互联网的介入逐渐丰富起来,教师需亲自引导学生对互联网进行合理利用,既让学生更为轻松地从网上获取有用信息,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学习资源通过互联网来与其他同学进行共享,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更好地去进行互动,从而学生才会更为积极地去进行自主学习。
   总而言之,在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将互联网予以更为充分地利用,使教材内容能够得以更为有效的拓展与扩充,引导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让学生以此获得更好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这样,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保证,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才会获得更为明显的增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05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