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意识的智慧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是决定课程发展的首要因素。从小处讲,其决定着课堂教学能否为儿童的成长发挥出更大的助推作用;往大处讲,其决定着课程改革能否驶向更遥远的目标彼岸。作为校本课程,儿童国际理解教育不是一门需要另起炉灶、另立门户的新生课程,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改造和重组,这是我们应当具备的课程统整能力。对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而言,学生意识、结构意识、生成意识、反馈意识都是不可或缺的课程意识,有待我们予以常态化渗透。
国际理解 课程意识 智慧渗透 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43-01
去年接到一节公开课的执教任务,笔者潜意识地将教学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以儿童国际理解教育为研究主题。当时笔者仅由五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说名道姓”这一学科资源进行适机拓展,确定以研究古今中外、不同民族姓名的组成、寓意和创意为教学主线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达成对世界、异民族姓氏文化的尊重、理解和认同。自从读了万伟博士的《课程的力量》一书,笔者深受启发。如果重新设计那节课,我觉得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智慧地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意识。
1.学生意识:以关注儿童的需求为起点,回归学生的发展
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前我只与学生进行了不到10分钟的接触,师生之间彼此自然不是十分的了解,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和当前需求自然也是一知半解。其实,在教学设计之前我可以对本校同年级孩子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同龄孩子对于姓氏文化最想研究的问题,而后选择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筛选、提炼,形成教学的课题或学生研究的主题,这样或许更为贴近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同时,那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待优化、调整,“洗去”一切形式化的东西,如知识抢答、名字趣化、个性签名等等,这些活动与国际理解教育关联不大,完全可以去掉以新的内容替代,如议一议世界国名、你对中国人取外国人名字的看法等等。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紧扣研究主题的儿童的需求和发展,这一点切不可摇摆。
2.结构意识:以关注知识的联系为支点,架构课程的系统
“结构意识”是我刚刚从那本书中汲取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意识,即教学设计时不仅应当联系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还要关注儿童后续的进步与发展,让你所设计的这节课能为学生的过去和未来架起一座联通的桥,从而形成儿童知识结构的整体关系,让课程更具系统性。回到我的那节课,当初设计时由于是借班上课,只是着眼于当堂课的目标任务,缺乏对学生过去知识现状的考虑,更缺乏对学生后期教学实施的思考,使得那节课相对孤立、隔绝,这显然是有悖课程实施规律的。其实,在设计之前,我应当就这一主题规划出一个长线的、系列的活动,然后利用调查问卷选择其中儿童最感兴趣的、最迫切需要的问题进行设计,利用公开课的有利契机集中突破解决,而对于其它问题则可以让学生课后自行尝试研究、解决,师生之间可以互留联系方式,甚至可以建一个临时研究群,以便指导他们将其它相关活动顺利开展,达成长线的课程目标。当然,这在无形中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生成意识:以关注动态的生成为重点,捕捉教育的契机
教育与其它工作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他们的可塑性、向师性、效仿性、创造性等都是极为丰富的。从这一点来讲,学生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作为教师,应当高度关注学生在教学中所呈现出来的动态,不失时机、巧妙灵活地加以利用,生成二次课程资源,调整教学设计或教学走向,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当然,国家或地方提供的教材也应当成为我们改造与重构的对象。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但我们不能唯教材,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我在执教那节公开课时,课程生成的意识还不是太强烈,教学实施过程中过多地关注自己的预设和进度,而忽视了儿童在研究过程中生成的问题、产生的困难或是迸射出的奇妙想法、呈现出的创新举动等等。这些临时课程资源其实都不容忽视。
4.反馈意识:以关注教学的反思为重点,优化教学的质效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自己的教学预设和教学行为是否满能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全部达成,达成的进展情况又如何,教学的哪个环节如何处理会进行得更加順利一些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从学生哪里去寻求反馈,为我们优化、调整今后的教学提供最为真实的依据,从而不断反思和优化自身的教学。这一点自己当时做得还算可以。执教完那节课,根据领导的要求我们都及时进行了教学实录的整理与教学反思的撰写。更多地是对自己教学设计理念的阐述和教学精彩点的呈现,而对于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需要却未能深刻地、深入地反思到底,对于二次设计的规划也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的思路。我想这就显得有些浅尝辄止,甚至是虎头蛇尾。
5.结语
总之,万伟博士的《课程的力量》一书给予我的不只是今后研究课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的方向,更给予我们参与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我们只要坚持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就一定能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因为我相信,最终的胜利者不在于走得很快,而在于凭借着一股非凡的韧劲走得很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9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