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我国应急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突发事件繁多,发展壮大应急物流势在必行。但我国应急物流起步较晚,相关专业理论研究不多。根据现有理论并结合实际,笔者陈述我国应急物流现状并提出两种发展趋势,完善现有应急物流的不足,优化应急物流模式,实现应急物流的低耗省时高效。
  关键词:应急物流;军民融合;互联网+应急物流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5500余千米,跨越五个时区。辽阔的疆域面积使我国成为为数不多几个受到自然灾害严重侵袭的国家之一。当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对受灾地区的人员和资金及各类物资,比如食品药品、帐篷被褥等进行紧急保障,此过程中的活动称为应急物流。
  1.我国应急物流现状说明
  1.1应急物流的特性
  应急物流作为一般物流活动的特殊存在形式,其具有实现物品空间与时间效用的能力。与一般物流活动相比,应急物流仍存在仓储、运输、配送等一般物流系统的六个的基本要素,但应急物流的组织与决策活动更加具体及时,信息处理活动更加明确准确。应急物流实现的是更短的耗时达到更大的运量,且我国的应急物流目前不计经济效益,应急物流活动执行者不承担物流成本。
  1.2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现状
  1.2.1应急物流体系
  我国的应急物流已经基本形成一个学科体系,包含管理学、信息科学、物流学、灾害学等,以及网络、通讯、信息智能等技术结构要素。在应急物流操作方面,包含规划信息、供应链、仓储、运输配送、决策、信息网络等基础物流技术,为应急物流活动不同阶段提供各类专业技术支持。
  1.2.2我国应急物流主要问题
  应急物流活动目标得以实现,依靠应急物流的学科体系和物流软硬件设施建设,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目前没有相应完善的应急组织,应急物流组织人员大多数临时从政府或军队抽调,存在责任不清晰,分工不明确,协调运作程度不高等问题。各类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存储等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组织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应急物流组织效率不高。
  基础设施方面,交通网络地域差异大,西部公路网通达度与衔接程度不高,铁路网络结构薄弱,航空运输机场数量不足,内河航道运力支线运力不足,某些地区运网稀疏也制约应急物流发展。
  2.我国应急物流发展趋势
  2.1军民融合应急物流
  2.1.1军民应急物流现状
  应急物流活动参与范围广,组织主体多。目前没有有效的监督协调与合作机制。会导致诸多不可预见的情况出现,如可能有部分人员消极懈怠,耽误应急物流活动进程;不同组织与部门之间多头领导,管理混乱;指令重复下达,浪费资源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军民应急物流组织工作形式为实现共同目标与任务,但应急物流組织主体之间自成体系,协调合作程度不高。当前的工作形式虽然具有实现应急物流共同目标的能力,但是存在低效率高消耗,分工不明,权责不清,相互推诿等问题。可能造成在原有突发事件损失情况下,再次造成损失,与应急物流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利益的原则相违背。
  2.1.2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主要由国家、军队、社会等力量组成,其目的在于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联合决策指挥机构。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将突发事件分为不同的等级,对应的是不同程度的响应情况。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规模,由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最高决策机构决定不同应急物流组织主体的参与程度,分清主辅与职责。在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的信息共享平台上,及时下达指令,实现高效的应急物流活动。
  2.2“互联网+应急物流”模式
  2.2.1“互联网+应急物流”模式
  传统应急物流组织体系在不同主体之间,会出现由于信息不共享而导致的诸多问题。使得传统应急物流组织存在部分工作遗漏或者重复的情况,资源没有得到合理运用。顺应智能化技术革命趋势,将互联网与应急物流有机结合。解决传统应急物流模式中信息闭塞的问题,一方面能够提升应急物流组织的信息化程度,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应急物流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互联网与应急物流的结合所形成新的应急物流活动模式,不仅弥补现有应急物流模式的不足,还可能会催生出第三方甚至是第四方应急物流企业。使应急物流领域能够对不同突发事件及时进行信息整合,快速确定应急物流活动方案,迅速下达应急物流活动指令,省时高效地完成应急物流任务。
  2.2.2“互联网+应急物流”平缓机理
  “互联网+应急物流”平缓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实现应急物流供给与需求快速匹配;
  二、减小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三、增强政府公信力;
  四、削弱地域壁垒。
  结语
  相比较与国外成熟的应急物流体系,我国应急物流发展尚才开始。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从目前的理论研究来看,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是值得期待的。我国应急物流的总体趋势是打破信息壁垒,消除信息隔阂的现象,使不同应急物流组织主体能够相互协作,提升应急物流绩效,达到我国应急物流低消耗高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雷超,巫正中.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指挥体系[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
  [2]姜方桃,张桂萍.“互联网+应急物流”模式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6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