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论语》导读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如何在初高中教学衔接阶段,做一件对高一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提升有所裨益的事情?笔者结合学生的学情,找到一条解决途径:整本阅读《论语》,导学双管齐下;整散互相关联,一咏三唱结题。
一、教师“备足功课”,学生“动手动脑”
从文本的经典性与篇幅的适宜性两个方面考虑,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论语十则》,所以以《论语》为对象,有利于前后衔接,新旧相承;梳理教材,《论语》作为“名著导读”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好安排在人教版必修一中。所以,《论语》最适合成为高一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材料。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会觉得《论语》过于零散而又有些艰涩难懂,而孔子过于遥远而又显得严肃古板。所以,还原孔子的真实形象,解释说明《论语》的背景,应成为教师指导学生整本阅读《论语》的第一步,而且需要教师备足功课,尽可能以讲座的形式来走好这第一步。
有鉴于此,笔者准备了两课时的导学讲座。先讲其人,以“去圣乃得真孔子”为题来简明扼要地讲述孔子的一生:没落的贵族、短暂的仕宦、流浪的君子、不倦的学者、永远的老师。下述其书,以“千秋浮沉话《论语》”为题,来钩沉《论语》两千多年来所经历的“一家之言—唯我独尊—屡被打倒—历久弥新”这一番坎坷命运,在波折背后,浅析自古至今国人学习研读《论语》的得失,以期为学生提供经验与教训。
有了教师在前方“披荆斩棘”“导夫先路”,学生既能一改之前所持的“敬而远之”与“望而生畏”这两种心态,带着新鲜感去阅读《论语》,带着问题去认识孔子,又通过阅读《论语》而全面认识孔子,通过理解孔子来深度消化《论语》。
学生只有了解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懂得儒学的由来和意义。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互相交换资料,甚至有学生通过历史老师获取了解读《论语》的资料,对作者、作品、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便可立足《论语》,开始个性化阅读。
二、自学“化整为零”,协商“求同归一”
该怎么指导学生读《论语》,于教师而言,始终是个大问题。
如果让学生按照《论语》现成的编排体例,每天(或每周)选择若干条语录作为阅读对象,先梳理其含意,再做读书笔记,那么《论语》二十篇总计500余则语录, 一个学期即可读完。然而我们要认清一个基本事实,《论语》的编排并不算科学,学生逐条式推进,看似最后完成了“量”的积累,但很难说获得“质”的把握。于是,笔者放弃了这样“照本宣科”式的阅读模式。
《论语》究竟讲了些什么?笔者认为,从便于学生接受的角度出发,不妨将它一部分视为孔子的“内心独白”,另一部分视为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家常话”。前者大多是有感而发,而后者更属有的放矢。那么,孔子的所感所思,自然与当时的时代环境紧密关联。在已经掌握了较为充分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学生不难看出,《论语》中的许多议论,一则源自孔子对上层领导的不满——当权者醉心于“霸道”,推崇血腥杀伐,二则出于对时人的不满——国人抛弃了周公“礼制”,不尊重礼义廉耻,且缺少诚信忠恕。基于此,笔者引导学生从全书中提取十二条关键词:仁、义、礼、智、信、忠、孝、修身、交友、为政、教育、君子与小人等,试图以关键词为抓手,来对“子曰”做系统性的梳理,进而清晰地感受和评价儒家思想。
具体的做法是:由4到5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认领其中一个关键词,从《论语》中整理出与之关联的全部内容。要求先摘抄原文,标注生僻字的读音;再用原文、译文对照的格式进行翻译;然后根据自己对语录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写一段文字感悟。这样,我们先将《论语》化整为零,按组分工,力求攻其一点,做到深度挖掘,立体感知。同时,为了解决学生在理解上产生谬论与偏差的可能,我们还会进行组内协商,去伪存真,形成共识,求同归一。
下面,列举班上学生所撰的三则《论语》读译作业:
例1:原文:子曰:“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而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应用:史铁生在最好的年纪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他曾一度堕落,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但他最终凭借手中之笔在文学世界里画出动人的风景。“不患莫己知”,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例2:子曰:“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孔子说:“贫穷与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摆脱不了。”
应用: 近些年,精准扶贫惠及全国,各项惠民政策在我们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落地生根。作为被扶贫者,我县广大人民首先应该自食其力,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优势去找致富之路,而非一味地“等、靠、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比较这两则学生作业,例1的应用主要来源于课堂知识,例2的应用来源于身边事实。可以说,对于《论语》的实际运用,学生依托于书本知识,或者立足于现实环境,或者取材于新闻报道,都能做简洁流畅的表达,而且应用得恰如其分。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关键词为对象,在协商的基础之上,我们整理好研讨记录,在组内评选出阅读《论语》的最佳应用范例、最佳读后感,最后汇编成文集在教室展出。于是,在规定时间内,我们完成了12册的《论语》阅读成果。当12册合一之时,师生们顿时看到了一个含意丰富、体系全面、现实意义感十足的《论语》“大世界”。
三、联通“百家争鸣”,分享“美美与共”
当我们对《论语》进行12种类型的解读之后,一个问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论语》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论语》的核心精神集中体现为一个“仁”字,其典型表述为“仁者爱人”。但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个核心思想又显得空泛,于是,我就充分尊重学生,引导他们作个性化的解读。有的小组认为是“仁”,有的小组认为是“孝”,还有小组认为是“礼”。这些看上去都不乏道理。一时间,同学们积极谈论,各抒己见,大有“百家争鸣”的氛围,但同时又莫衷一是。
为此,笔者尝试着改变思维角度,不拘泥于思想核心本身,而去反问学生:《论语》中的哪些话你认为最重要?
于是,在分类整理“子曰”并互相交流了小组成果之后,我们开始评选“我最爱读的《论语》句子”。最终,经过学生投票,我们选出了《論语》十大金句,展示如下: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通过这些金句,我们再来回答前面的问题就容易多了。我们不是做严谨的学术探究,而是从学生的视角得到这样的答案——《论语》的核心思想是教育人们做“君子”,《论语》是一部标准化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科书。
通过指导学生整本阅读《论语》,让学生理解并推崇“君子”人格,不单是整本书阅读的成果,更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