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论语》蕴含的教育智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论语》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指导思想。即不论贵贱、贤愚,人人都应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主张“因材施教”,提倡启发式教育,要求学生要触类旁通。认为知识分子既要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又要注重实践,是为“躬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学以致用,要知行合一。孔子的教育目的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二是用仁义来规范社会行为,服务社会现实。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论语》中的教育观绝非十全十美,但它蕴含的“有教无类”的指导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目标设定缺确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孔子;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与社会需求相统一
  現在大家普遍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事实上,两千多年,孔子就在他的论语中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素质教育的一系列主张。
  孔子一生主要的功绩是聚徒讲学和著书立说。《孔子世家》中就清晰地指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是中国创办私学,开设私人讲坛的第一人。也是系统整理和传播先代典籍的第一人。中国古代文化的流传、发展、扩大都有孔子有紧密的联系。本文就对《论语》中的教育智慧,简要分析。
  一、“有教无类”的指导思想
  《论语》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指导思想。即不论贵贱、贤愚,人人都应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一思想首先是打破了教育的等级壁垒,延展了受教育的面,这对受教育者仅仅停留在统治阶级内部的现实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孔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他的弟子中有很多是出身低贱或家境贫寒,他都平等地施一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体现了师爱的理智性和广泛性。这可以看做是今天我们所呼唤的教育公平思想的源头。结合现实,我们发现,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受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地发展;二是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是相对于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来说的;再次,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公平的教育制度是要每一个人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有均等的对待和成功的机会;最后是差别性对待的原则。由于教育本身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协作,因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理解能力、甚至是接受教育的客观机遇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不可能完全意义上的公平,所有,的思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是对教育的本职作出了最核心,最精确的回答。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性格懦弱,孔子就积极鼓励他,子路胆气过人,有狂傲之气,所以就有意抑制他。更重要的是,孔子提倡启发式教育,要求弟子要触类旁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要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同时,孔子还强调启发教育和接受教育一样需要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三、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目标设定
  孔子的教育目的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二是用仁义来规范社会行为,服务社会现实。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教育的目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是不断演化和进步的。一般我们归为两类,一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强调教育的目的要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二是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认为教育应到遵循受教育者本身的潜力。但是,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孔子不可能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但他所倡导的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目的思想,影响深远。
  孔子认为知识分子既要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又要注重实践,是为“躬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学以致用,要知行合一。孔子所要求的知识分子必须是有“仁”、有“中”、有“艺”、守“纪”的人,是用实际行动去把理想与现实联系起来的有实干精神的人。孔子一方面大力要求自己的弟子深入社会实践,大胆地承担推动社会变革的艰巨任务。同时强调,越是艰苦的地方就越是知识分子实践的好场所,有作为的读书人更应该接受大风大浪的洗礼。正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正好是我们如今所倡导的“能力是通过实践培养出来”的思想源头。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以仁为己任,终生为行道而奔波。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论语》中所体现出的实践观只是为统治者政治上服务的。实践内容也仅仅局限于政治、教育、文艺等方面,甚至极端轻视农业和商业实践。显然,这种思想上的缺陷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甚至给此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但总体而言,受限于时代和社会发展水平,《论语》中的教育观绝非十全十美,但它蕴含的“有教无类”的指导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目标设定确是今天的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参考文献:
  [1]《论语》的教育目标与人的核心素养[J].梁君.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01)
  [2]王庆艳,孙志学.因材施教与有教无类——浅谈孔子的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26-27.
  作者简介:唐纯勇(1983.10-)男,汉族,四川宣汉,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高中语文。
  (广西民族高中  广西南宁  5301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89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