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共治理视域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思路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先进管理理念开始被应用于高等教育中,高等教育的管理也因此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转变,但在某些方面仍不够完善,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考虑。从公共治理的视角出发,探究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新思路。
  [关    键   词]  公共治理;高等教育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160-02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高等教育的管理进行探索,从新的视角去观察,探索新的改革路径。
   一、公共治理基本理论内容
   公共治理理论与政府有关,希望政府可以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不要疲于应对,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即可,不要过于追求自上而下、等级过于分明的社会秩序,社会各种组织之间的平等对话及系统的合作才是更重要的。
   二、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现行特征
   (一)政府主导质量政策目标决策
   政府主导是我国传统质量政策目标决策的典型特征。这种决策方式能够强有力地保障目标决策的时效性,尤其是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更能突出集中资源干大事的优势。在公民社会发展还不充分的条件下,政府主导的目标决策模式可以实现一种强制性的变迁,能够大大降低决策成本。但这种模式与传统的教育体制联系在一起,计划性、行政性和僵化性也会更加明显,更加偏向追求“政治精英的价值偏好和政策诉求”,并不能有效地满足政策的客体和群众的诉求,使质量政策会出现一些弊端,例如:整体联系不紧密、科学性不足、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等。
   (二)质量政策价值决策的效率偏好
   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就是对全社会的资源进行分配,体现政府的权威性,而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离不开对效率的追求。对高等教育来说,不管政府选择重点发展某些高校,还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都体现出政府决策的效率偏好。这种方式对低水平的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对教育资源的流动有引导的作用,可以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提高资源的边际生产能力,在短时期内可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可以预想的是,效率偏好不仅能带来短期内的发展,伴随而来的也会有区域之间、高校之间的公共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甚至大家会自然地按照某些规则将这些高校进行划分,而面对这些不同级别的学校,行政化倾向也会加剧,无形之中差距也就越来越大,这样发展会使高校间的和谐及平衡遭到破坏。
   (三)政策质量内容决策具有片面性
   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主要包括质量建设和质量保证两个方面。前者比较关注利益结构的调整,后者涉及一些教学活动的行为准则,这两者之间只有达到平衡才能真正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还较为薄弱,经验也不足,所以在发展方面可能出现一些偏差,更加追求质量建设,重视硬件的投入和办学规模的扩大,但忽视了学校内涵的发展等深层次的东西。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就像是上层建筑,即便是硬件足够强大,办学规模也足够大,如果没有制度和准则的支撑,也会使秩序变得混乱,教育的作用是很难达到的。现代的大学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这也与政策内容的片面性有很大关系,教学工作的中心出现偏移、质量保障的认同度不高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三、公共治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管理向多元化格局转变
   公共治理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的应用中一个很明显的转变就是政府不再是单一的管理主体。由上面的现行特征就可以看出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是存在一定弊端的,多元的管理主体和管理方法才是更科学的。管理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使更多主体加入高等教育的管理中来,政府、社会、市场、高校等方面的联系也会更加的紧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多个主体都会表达自己的意志,协商、沟通都会增加,这样有利于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大家各自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也更加的公平。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非民主化、官僚化等问题。
   (二)提高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
   多元化主体参与高等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效率。首先,更多主体加入管理,意味着站在不同角度的人更多,不管是国家教育机构、社会民间组织还是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他们都会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多方的动力和规范可以促使管理模式的優化,提高效率。而多元的力量就象征着多方的利益,权利、责任与利益的分割则对制度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体现出民主的原则,只有较为科学的制度才能够合理地保障权利与义务的分割,使各方的利益和权利受到公平的对待。其次,制度与机制是高等教育管理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了制度的保障,效率才能得以提升。最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也逐渐开始注重运用多种手段。社会治理中的咨询、评价、经济、法律等手段都可以运用到高等教育管理中来,构建一种平等协调的治理关系,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管理工具,实现了治理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推动了信息交流的平衡,管理效率得以提升。
   (三)实现了高等教育本质诉求
   在公共治理的视域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诉求是“善治”。首先,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社会上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学生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条件,实现了国家、政府、社会等多方面主体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其次,在共同的教育目标“至善”的指引下,各管理主体都拥有合法的权利和地位,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也会更强,不管是协商、交流还是咨询、评价,都能够推动公共治理环境的构建,提高监督管理体制的透明度。    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路径探索
   (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高校自治
   通过公共治理理论可以知道,社会力量也可以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占有一席之地,社会角色同样可以参与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可以向高校自治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社会角色参与的多元管理的格局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完成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职能转变。首先,平衡政府治理与高校自治的关系。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中,政府占主导的地位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要实现政府的去行政化,正确的治校之道应该是依靠法律和制度来行使管理权,而不是盲目地去行使自身的行政权力。其次,政府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宏观调控,为高校发展提供一个总目标,在发展规模、人才培养、科研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资金、信息和资源等方面都要重视,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具体的发展方式和途径还需要各校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制定适合自身的方案,政府应该行使好自己的监督权,扮演好掌舵者的角色。
   大学自治其实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某些相似之处,同样需要内在逻辑的支持和外在条件的保障。大学自治就像是地方政府实现了权利的扩大一样,其主要的工作重心没有改变,是为了教育,不一样的是他们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重。大学自治也要像政府管理一样,依照相关的制度和法律进行,承担起对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管理过程也要保证公平、公正、公开,要有意识地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使学校的自治与政府的调控能够实现统一。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政府和社会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这便可以纳入准公共物品的行列,它的质量和效益的实现直接关系着公众的利益,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去保障这些资源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首先,要制定好责任制度,将权利与义务划分清楚,各司其职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其次,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机制。实现高校的管理自然离不开管理模式的优化,但也不能忽视监督机制的影响。质量评估机制虽然是外在因素,但对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推动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能够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不会白白浪费政府和社会的投入。
   (三)彰显回应性,推动机制体制创新
   回应性是指对公民所提出的意见和诉求做出及时和积极的反映,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回应性也是十分重要的。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也要重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让他们参与监督管理的过程,从过去的封闭状态的管理逐渐走向开放,提高管理透明度,要贴近相关利益获得者的偏好,尽量保持整体上的一致。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每个领域都少不了创新。高等教育管理要实现新的改革和进步也离不开创新,并且要从根本上下手,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更多主体的加入有利于听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不同利益体之间的平衡也可以推动新的机制的形成和完善,这样会使管理的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五、小结
   公共治理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逐渐实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传播,很多领域都积累了实践经验。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来临,创新和尝试的精神也被社会所崇尚。既然要对高等教育管理进行新的改革,那么就应该进行新的尝试,公共治理理论有其独特的优势,相信可以为高等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有利于解决现有的弊端。
   参考文献:
   [1]陈思蒙.公共治理理论对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推动[J].江苏高教,2017(7):33-35.
   [2]劉锋.公共治理理论对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推动[J].求知导刊,2017(18):135-136.
   [3]邓悦.公共治理理论在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中的应用[J].宜宾学院学报,2017,17(11):108-115.
   [4]张学翎.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中的公共治理理论应用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2):167.
   [5]王亚荣.冲突与融合: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1):66-68.
   [6]周萍.大数据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挑战及对策[J].武夷学院学报,2017,36(10):92-95.
  ◎编辑 王 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