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业文化教育在农业类本科生就业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针对农业类本科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农业文化认同感低、从事涉农行业就业意愿低、对农业行业缺乏认知等问题,分析农业文化教育在就业工作中发挥提高农业行业就业率和工作持久性的作用,提出树立农业文化教育理念、加强农业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营造良好的农业文化教育氛围三条加强农业文化教育的途径。
  [关    键   词]  农业文化;就业;农业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028-02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基层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但是,在农业类单位存在“招人难”的情况下,涉农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也存在“就业难”的情况,学生从事农业的意愿较低。
   涉农专业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冷门”专业,许多学生不愿意选择涉农专业。近年,涉农专业在校生轉专业的比例在增加,农业人才缺口很大。浙江农林大学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本科类农林院校,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11〕54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见》(浙政发〔2011〕136号),于2012年招收农科专业定向生133名,开始面向农业基层开展定向培养乡镇农技人员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基层农技人才队伍结构,提升基层农技队伍的为农服务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目前,2012年招收的133名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和2013年招收的134名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已全部毕业并陆续走向工作岗位。因为编制等因素的吸引,许多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选择了这些涉农专业,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在短时间内大量补充了基层农业人才的缺口。但是,如何减少后续农业人才流失,是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通过农业文化教育,使学生提高文化自信,在思想上对农业文化产生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农业人才毕业后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决心。
   一、农业类本科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类本科毕业生生源与农业人才需求间供需矛盾突出
   农业类专业在高校专业设置上并不广泛,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是比较少的。以浙江省唯一一所农业类本科院校——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为例,近年来,一场校园招聘会能够吸引到相关企业提供的岗位240个,与农业类应届毕业生(非定向)总数基本持平,招聘人才人数1298人,远超相关毕业生总人数。有时一家单位需要的相关专业的人才数量就超过该专业应届毕业生(非定向)的总数。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号文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基层对农业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但农业类本科学生的招生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供需矛盾突出。
   (二)农业类本科生农业文化认同感低,从事农业行业的意愿低
   大量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由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承担。农业院校学生对“农”的认识受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引导等多方面的影响。由于社会、家庭长期对农业基础地位认识不到位,对农业文化认同感低,同时受到“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产生“谈农色变”“学农无用”的观念,也有学生将农村、农业与贫穷落后相等价,想尽一切办法跳出“农门”。农业院校在农业文化方面的教育缺少引导和针对性,虽然农业院校一直高喊“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口号,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侧重意识形态教育,忽略了农业文化的教育;专业课教育中仅仅强调农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缺乏农业人文精神的灌输,导致农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显著,专业教育效果不明显,直接影响培养农业院校学生学习农业知识、服务“三农”意识、献身农业精神[1]。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农业类本科生报考非农业类专业的研究生人数比例在增加。很多学生报考农业专业并非真正出于对农业的热爱,而是因为高考分数不理想,仅仅为上大学而上大学。选择农业类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如果转专业不成功,容易出现抵触专业情绪,影响大学正常的学习生活。同时,由于农业行业的工作地点相对偏僻,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很多涉农专业毕业生不愿在农业行业就业,就业意愿低。往往招聘单位很热情、急需人才,待业学生无动于衷。这些情况,已成为多年来推动涉农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症结。
   (三)农业类本科生对农业行业现状的认识不足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许多学生对农业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印象中,认为农业行业的工作艰苦、落后、收入低。同时,由于学校在农业文化教育方面缺少引导和针对性,很多学校注意到了农业文化教育,但仅在一些学生活动中结合了传统的农耕文化方面的教育引导,农业文化教育的层次单薄,缺少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相结合的农业文化教育。
   二、农业文化教育在农业类本科生就业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农业文化认同感,加强就业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涉农专业学生在农业行业的就业率
   我国几千年的农业文化蕴含了勤劳朴实的“孺子牛”精神,邻里融洽的“乡土情结”,自力更生、奋斗不息的顽强精神等,是涉农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促进涉农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树立到基层、到农村去,到艰苦地区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的人生目标,坚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农业文化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对农业地位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涉农专业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提高涉农专业学生献身农业的决心和信心,从而提高涉农专业学生在农业行业的就业率。    (二)有助于培养农业类本科生的农业情怀,提高学生从事农业工作的持久性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为解决基层农业人才紧缺的问题,学校从2012年开始招收涉农专业的定向生,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才,这在短时间内比较有效地向基层提供了许多农业人才。但是,越来越多的农业人才从涉农岗位上流失。根据对首批浙江农林大学定向培养的基层农技人员毕业1年时调查数据显示,在岗且有过三年内考取在职研究生想法的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中,其中13.73%的人认为读研提升知识技能可更好地服务于现有岗位,45.1%认为读研提升个人能力和技能水平,更容易升职换岗位。在三年内考取在职研究生想法的定向培养基层人员中有16.67%的人目前已参加了在职研究生考试,其中仅28.57%的人认为读研提升知识技能可更好地服务于现有岗位,64.29%认为读研提升个人能力和技能水平,更容易升职换岗位。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升职换岗的想法在基层农技人员队伍中是较为普遍的。这些农业人才能否长期扎根农业,更需要培养出农业情怀。通过涉农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农业文化教育,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农业情怀,不仅能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在知识技能上满足基层的需求,更能提高学生从事农业工作的持久性,更好地缓解基层农业人才流失和紧缺的情况。
   三、加强农业文化教育的途径
   1.树立农业文化教育理念,改变重传授农业知识、技术、技能,而忽略农业文化和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把农业文化教育纳入农业院校教育体系,充分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同时,在育人的途径、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将农业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渗透到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逐步融入农业文化教育理念,不仅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农业知识基础,也培养学生的扎根服務农村、艰苦创业精神和献身农业精神。
   2.加强农业文化教育队伍师资建设。加强涉农专业教师的农业文化学习和人文社科类教师农业知识和农业文化的研究以及教师献身农业精神的培养,以教师的实际行动和精神感召学生投身现代农业,服务“三农”。
   3.营造良好的农业文化氛围,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宣传、社会实践、实习、学生活动中大力宣传农业文化,建立农业文化教育基地,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文化教育环境,使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形成文化自信,增强对农业文化的认同感[2]。
   参考文献:
   [1]徐磊,郭晓东.试论农业文化教育在农业院校农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2,24.
   [2]文媛,解嵘,王帅.高校文化育人中文化自信的培育及其工作机制的构建[J].理论观察,2017,9(135):132-134.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