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光彩,成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呢?
  关键词:数学课堂 过程
  首先,要创设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教材吃透,根据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改变和重组,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有人说“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可见良好的情境对课堂教学的意义重大,没有良好情境的课堂相当于一杯索然无味的白开水,儿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数学知识的殿堂,这样的课堂则宛若一碗美味的汤。
  我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计算教学是比较枯燥的,单一的计算,不断地重复往往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的加法》时,我创设了带学生去军事主题公园参观的情境,请学生解决全校同学怎样乘车的问题。首先我给出了全校各班的人数,并给出了大巴车限乘的人数,然后让学生根据条件设计乘车方案,学生通过反复的计算解决了问题。学生情绪高涨,百算不厌,这样引入新课,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使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了童趣,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孩子们个个迫不及待的投入到紧张认真的计算中,课堂变得饱满而有活力。
  其次,注重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受教学时间、教学任务的限制,过分注重课堂效率,总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轻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总是老师讲的多,而学生的自主空间比较少。在当今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只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在實践中去求得新知。例如,我在教学《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并没有讲解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在巡视指导时捕捉有代表性的错误案例,在交流时请这些有错误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找到他们出现错误的真正原因,再请做对的同学帮他们讲解,指导他们改正。就这样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错误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那么总结计算法则就水到渠成了。在总结时,我表扬了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孩子们举起自己紧握的小拳头,自信满满的欢呼,看到他们兴奋的样子,真是让人感动至极!课堂的活力不仅仅是表面的,还应该是能唤起学生思考的,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孩子们专注于某一问题时,他们的外表是平静的而他们的内心是活跃的,这样的数学课堂也是充满活力的。
  再次,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将课堂引向生活,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融入课堂。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融入课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数学是“人人必须”的,从而认识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性。例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某地出租车实行阶梯收费,3公里以内(含3公里)收费7元,三公里以外,每增加一公里加收1.9 元(不足一公里按一公里计算)。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乘出租车去姥姥家,姥姥家距小红家10公里,妈妈应付车费多少元?这道题是在生活中我们人人都会遇到的情况,它是一个与生活联系特别紧密的问题。教学中,我首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开始研究。在汇报时,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了自己在平时打车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发了孩子们探究这类问题的欲望,接下来学生就开始热情洋溢的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方法掌握得很熟练,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教师再顺势出示其它变式练习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这样学生就能轻松掌握此类问题。“数学来源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学生从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了心理满足。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生活为载体,把数学问题和生活紧密相连,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学的是有用的数学,是有价值的数学,是有现实意义的数学。要做到教材与生活有机结合,一面要引导学生由生活走向教材,一面要带着学生由教材回归生活,。总之,“生活”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和归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真正做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充满活力。
  最后,要发挥评价语言的激励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激励学生学习”是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学生学习过程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评价的契机,审时度势地给予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的信心,让课堂充满活力。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一环节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先独立量一量、算一算,得出初步的结论,再和小组同学交流。在汇报时当学生得到“一个圆的周长总是他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一结论时,我进行了及时的激励性评价“你们真棒!”“你真的很了不起!”“你的结论和我国古代数学家的结论是一致的!”“你具备数学家的潜质!”听了老师的评价,孩子们个个充满自信的微笑,接下来的学习孩子们的热情更高了,知识的学习更加轻松了!看到孩子们的成功,我们的心里也会充满自豪。这种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仅激活了我们的学生,而且连我们的教师也被激活了,像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当然,除了以上谈到的几方面以外,在课堂上我们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富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的,能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素材,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充满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7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