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媒体融合环境下气象预报信息传播效果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当今信息传播已经处于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多媒体融合阶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气象预报信息传播方面各有优势,因扬长避短,互为补充,提高气象预报信息的覆盖率和时效性,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
  关键词 传统媒体;新媒体;气象预报信息;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2-074-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2.030
  Abstract Nowaday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s in the stage of multi-media integration, in which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integrate and work together.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meteorological forecast information. They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to enhance the coverage and timeliness of meteorological forecast information and give better service to the public.
  Key words   Traditional media;New media;Meteorological forecast information;Transmission  effect
  當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面发展,媒介环境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除了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外,衍生出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应用软件等新媒体。新媒体以网状发散结构突破传统媒体信息流动的线性结构,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革命,气象预报信息传播也因此呈现出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内容新颖等特点。在多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其制作和发布的气象预报信息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受众群体和传播效果有一定差别,共同推进了气象预报信息传播的创新发展。
  1 传统媒体与时俱进
   1980年,中国第1档天气预报电视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自此以后仅次于新闻联播,成为电视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方电视台随后也推出了本地区的天气预报节目,陆续发展成为家喻户晓且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节目。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天气预报的节目收视率不尽如人意,根据调查结果,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的知名度能够达到89%,以显著优势高居榜首,其余多数天气预报节目的知名度不足10%。
   2000年是内容门户网站集中上市的一年,网易、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百度也在这一年正式成立。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热衷于从网络获取信息,气象预报信息的获取方式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2008年是智能手机元年,手机应用进入大众视野,手机端成为新的气象预报信息传播渠道,可以满足受众实时了解气象预报信息的需求。
   以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气象预报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其特有的视听效果让气象预报信息变得直观易懂,通过主持人通俗化的讲解分析,受众对天气状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所固有的优势被一步步打破,传统媒体必须追寻新的突破方向。
  1.1 制作水平不断提升
   传统电视制作的优势在于可利用充裕的制作时间和成熟的电视技术,打磨精致而深入人心的天气预报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权威且宏观细致的《天气预报》、凤凰卫视的《凤凰气象站》、美国气象频道的天气直播节目等。这些天气预报电视节目在新媒体冲击下依然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观众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017年全国气象影视服务业务竞赛中,许多省级电视台制作的天气预报节目不仅利用虚拟演播室系统,还在虚拟演播室中后期合成了很多画面逼真、生动形象且符合天气情境的三维模型、风雨雷电等虚拟物体。这种合成技术源于高科技电影制作,成本相对较高,但虚拟情境与主持人互动使观众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直观地了解天气变化以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大大增加了天气预报电视节目的吸引力,而这些特点恰恰是新媒体不具备的,应当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气象预报信息传播的主要优势。
  1.2 权威性不可替代
   相关调查显示,70%左右的受众把新媒体作为获取外界信息的第一信息源,但同时仍有70%左右的受众将传统媒体视为最可信赖的信息源。可见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还是很大,仍然具有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因此传统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时更具有权威性,其地位难以取代。虽然目前大众可以从众多新媒体渠道了解气象预报信息,但天气预报电视节目仍是最具权威性的信息来源。
  1.3 强调资讯服务功能
   随着中国市场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广播受众呈几何级别增长,广播正成为大众生活中接触较多的媒介。气象预报信息是广播的常规性内容,通常都以资讯形式传递,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也有广播频道为加强天气资讯的权威性和专业性,邀请气象部门的专家对天气形态进行深入解读,丰富天气资讯的传播形式,对信息传递有显著的强化效果。报纸因其出版周期大于天气变化周期,往往只保留很小的版面对天气趋势进行简单说明,特点在于强调受众的广泛性,同时增强报纸的功能性。
  2 新媒体传播优势日渐显现
   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对信息无限延伸,体现为承载信息多样化、便捷化。在气象预报信息传播上,新媒体不仅在时效上更进一步,还在内容创作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适应新媒体受众对气象预报信息的多样化需求,气象预报信息发布已开始改变产品形态、产品内容和叙述方式,适应新媒体的特点和需求,开发适合新媒体的内容产品,拓展气象服务功能。   2.1 内容呈现形式多样
   新媒体发展给气象预报信息传播带来划时代意義。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新媒体,以多媒体方式传递信息,资源丰富、发布迅速、传播快捷,还具有交互性与及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群体化特点。气象预报信息在新媒体上主要集中于微信公众号、微博及客户端,以福建省气象局和福州市气象局为例,都分别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应用APP“知天气”、气象科普动漫等已初具规模。借助微信公众号的定制功能,福州市气象局官方微信已能提供“天气实况”、“台风路径”、“雷达回波”、“雨量预报”等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内容,呈现了电视媒体所不具备的效果。
   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微博,以其内容简短、信息实时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成为天气预报电视节目与受众互动的重要平台。微博上气象预报信息传播主要强调伴随式服务,以福州市气象局官方微博为例,2013年开通以来共发布上万条信息,可提供预警信息、天气资讯、问答咨询等服务,覆盖面、影响力及受众参与度较传统媒体时代有了质的提升。
   在天气资讯手机应用上,面世于2010年的“墨迹天气”使用人群已遍布全球,据官方介绍,使用人数超过5亿人,支持196个国家70多万个城市及地区的天气查询,能够精准定位及时推送分钟级、公里级的天气预报,实时监测阴晴雨雪,提供15 d天气预报、5 d空气质量预报、实时空气质量及空气质量等级等信息。作为新媒体时代气象应用软件的典型代表,“墨迹天气”抓住了手机用户对天气信息的及时性需求,奠定了气象预报信息非官方提供者的独特地位。
  2.2 进一步体现时效性
   众所周知,气象预报信息价值与时效性息息相关。以往受制于传统媒体的更新频度,气象预报信息的时效性难以保证。进入新媒体时代,得益于技术操作与数据对接,微信、微博、手机APP已能实现气象信息、预警信息、台风路径的自动发布,真正使天气预报更新速度缩短至分钟级别成为现实。
  2.3 台网一体、线上线下互动成为趋势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意见表达的功能属性,即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广泛的参与平台。基于新媒体的这一特点,气象部门在气象信息传播中更加注重台网一体构建,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互动功能。以福州市气象局为例,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的特点,气象节目主持人走出直播间,承担起气象节目推广、网络直播、与观众互动的职能,许多节目主持人因创作内容新颖、风格独特,关注度日渐攀升。截至目前,福州市气象局微信公众号粉丝数已达3万人,在政务公众号排行中名列前茅。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体在气象预报信息传播方面的不足,气象预报信息传播呈现出多层次、系统化的特点。未来如何借助新媒体的特性,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更加充分地发挥气象预报信息的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衍华,汪伦,高珂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J].今传媒,2019,27(3):128-129.
  [2] 古力米拉·塞多拉.新媒体时代气象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创新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8,2(30):94.
  [3] 黄薇.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创新方式分析与阐述[J].电视指南,2017(12):222.
  [4] 张思瑶,刘昕,张郁,等.新媒体时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创新思考[J].黑龙江气象,2015,32(4):33-34.
  责任编辑:李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0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