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及价值与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职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研究是一个能够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工程,能够促进教师成长的平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现状及趋势
  (1)“核心素养”研究。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的18个基本要点。
  在中职学校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了相关的研究,提出中职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并且在该体系下对中职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养和职业精神。
  (2)校本课程研究。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校本课程开始受到广泛重视。西方国家的学校在课程开发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基本上是以学校为本位进行的。比较关注课程的研发、重视学校和教师的参与,课程开发注重决策、方法、模型、模式、程序、评估等操作性知识。
  目前,在我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
  近几年,在职业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许多学校在专业教学领域进行了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践,但是德育教学的校本课程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亟待进行探索和实践。
  (3)基于核心素养的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国家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后,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不断深化研究,把核心素养概念和课程结合,在德育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二、研究本项目的价值和意义
  该项目的研究适应新课程课改革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体系,助推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理论意义: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开发与实践”,积累的研究资料、研究方法与理论建构的范式、德育校本教材的编制思路等为同类学校的德育教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摸清我校的校情、学情,构建利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丰富充实中职教育的德育课程资源,为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资源保障。
  (3)現实意义:“核心素养”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而关于“核心素养”如何具体落实到德育课程实践之中,则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能提高我校教师的德育科研能力,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并最终成为能为全体学生素质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丰富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使学生喜欢德育课,并能够在新型的德育课堂中快速成长,使其核心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22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