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生命教育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大学校园景观的生命教育意义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了大学校园景观生命教育的内涵,指出大学校园景观的生命教育功能就是校园景观中蕴含的精神文化对师生的激励、促进和感染作用,也包括校园景观提供良好的户外教育场所和交流空间,以及校园景观设计所采用的新颖的设计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对于师生的引导、示范等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A大学进行了基于生命教育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关键词】生命教育  大学校园  景观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37-02
  一、引言
  生命教育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得到学校的关注,这是现代教育进一步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重大趋向。本文探讨大学校园景观的生命教育意义,而大学校园景观的教育功能不仅指的是校园精神文化对师生的激励、促进和感染作用,也包括校园景观提供良好的户外教育场所和交流空间,同时,校园景观设计所采用的新颖的设计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对于师生的引导、示范等作用也是属于校园景观教育功能的范畴。因此,校园景观的生命教育功能是大学校园景观重要的功能,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手法和一系列优化措施,强化其教育功能,突出对于师生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二、生命教育的涵义
  (一)教育
  在生命意义的基础上来理解教育,是对教育生命意义上的思考和体悟。教育发展的方向应当遵循其本身内在的、固有的发展规律,在其与独特多变的人性碰撞与交融中才能产生价值和意义,才能使教育的潜在灵魂和已有属性得到充分的实现。这样的教育,正如葉澜先生所指出的:“教育本来就应该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以人的生命为特殊载体,通过对人进行实施具有生命意义上的教育,把握教育的尺度,权衡教育的渗透力,使教育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命化的教育。生命化中的教育,不同于其它意义上的普遍教育,而是以生命为主要对象,以教育的生命化为主要目的,在对个体进行充分认知和体察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不同意义上的生命化教育。
  (二)生命与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对生命进行特殊意义上的教育,这种教育体现出全面性、深远性、时空性等特征。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为生命教育提供了阳光、土壤和水等的滋养,这才为生命绽放光芒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生命教育和教育都是通过对人施以知识和生命的乳汁,来纯化人的心灵世界,提高人的灵魂修养,为人类生命价值的完美实现提供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教育的存在形式。任何教育都会寻求一定的载体和依托,在这个物质或者是精神层面上,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人的生命具有不同的生命层次,作为生命的基础或者是最初本源的自然生命,是较低层次的生命,但也是极其重要的层次,它关乎着生命的未来发展和所坚定的方向。而作为生命教育所一贯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精神生命,却是令人望尘莫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生命教育境界是不可达到的,作为最高层次的精神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向往和信念。
  三、大学校园景观的生命教育功能
  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的环境和一般动物的环境有本质的区别。印度的“狼孩”卡玛拉,从小就被狼衔去,是在狼群中长大的。在卡玛拉被发现带回人类社会的时候,已经将近八岁了,但智力的水平还只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这就证明,一个健全的儿童,如果出生以后不与人类社会接触,不但不可能学会说话,而且也不可能发展正常人的智力和个性品质。目前有关早期学习的研究,也为环境、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和证据。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方向和个别差异。
  现代大学校园已经不再是象牙塔,随着其开放程度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发展,高校师生与外界接触、交流的机会增加,给大学生融入社会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能,但也存在诸如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社会实际存有差距、大学生的思想情感能够适应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矛盾等问题。故而需要一如既往地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教育,优化大学生活环境与教育环境,使得大学生之间增强互动、师生之间加强交流、师生与环境之间加强对话,只有在与环境、与社会的互动交流过程中逐渐培养起符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情感素质,才能顺利实现社会化,并因此获得社会性。加强校园景观中生命教育型校园景观的营造,为师生交往提供良好环境,为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人际关系的培育、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提供物质环境,促使师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放松心情、积极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真正成为道德、心理、智力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基于生命教育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A大学是由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投资创办的一所民办高等本科院校,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目前A大学为“一校两区”,有东西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46万m2,校舍总建筑面积59.44万m2。论文涉及的设计为学院在城市西部新区新建的校区。
  (一)确立“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理念
  A大学倡导基于生命成长的“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独立、鲜活的生命,坚持用成熟热情的生命,用积极乐观的生命,用善良正直的生命,用幸福美好的生命,用拼搏向上的生命,用勇于担当的生命去影响稚嫩的成长中的生命。“影响”,就是去说教化,去形式化,发挥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全方位地构建学校文化,用强大的学校文化力量,用生命间相互影响的浸润方式,形成一个生命成长的文化磁场,使每一个生命健康快乐、持续成长:
  (1)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做到个性化、特色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反映时代精神。   (2)校园景观要着重关注校园文化景观的营造,切实将校园文化、地域文化、学科特色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注入到景观实体中,使校园景观“教材化”。
  (3)对于被实践证明了的优秀规划设计手法和理念,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吸收借鉴,积极借鉴而不是互相模仿,大胆吸收而不是照搬套用,努力构建具有丰富的潜在生命教育功能的校园景观环境,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景观符合校园作为室外大课堂的需要,对于学校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让学校的每个地方都蕴含着教育因素
  学校显性的物质环境和隐性的人际环境,对学生生命的影响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的作用。他们每天生活在学校里,浸润在学校教育环境之中,这种非说教式的感染能够促进或者阻碍学生的发展。优化育人环境实际上就是一种隐性的校本课程。A大学在物质环境的设计上充分体现环境育人意识,使有限的空间发挥无限的育人作用。对校园的空间布局和内容安排予以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充分考虑學生成长需要。
  学校将著名校友的名言警句、生平事迹与校园景观的营造巧妙结合,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是把校徽、校训与景观相结合来完成对校园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观的体现;还可以通过学校的校史来突显学校的精神所在,把校园景点与学校精神融会贯通,完成大学精神的延续。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延续大学精神进行校园景观设计的时候不能盲目地继承历史,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也体现了大学精神与时俱进、海纳百川的特征。
  (三)坚持创建“好人学校”,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物质环境的建设可观、可感,而隐性的人际环境则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每一个人的行为。为了实现营造多样化空间的目标,结合调研和评价的结果,A大学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1)由于现代大学的课程设置较为灵活多样,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上课时间基本不固定,这就使得学生有着更灵活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为了应对校园交往活动的多层次性和使用时间上的多样性,空间类型应尽可能丰富,以对应不同层次的需要。校园空间要注意从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私密空间的过度和衔接,最终目的是实现在大学校园内营造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参与性较高的交流空间;(2)为了配合每一处场所容纳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交往空间气氛应尽可能与所开展的活动类型做到和谐融洽,学习交流空间应该做到宁静、严谨,活动空间要热情、轻快,休闲观景空间要舒适、自然,给景观使用主体的各种需求提供适宜的条件。同时,应做到对校园交往空间进行适度的混合,这样可以激发校园空间的活力。当校园中进行的各类型活动各得其所,所有景观使用者都能各取所需,这个时候校园景观就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价值,校园之中的交往活动将会表现的丰富多姿,这些活动在时间上与空间上交织在一起,又不断生出新的可能性,生命教育意义也随之体现。
  五、总结
  现代大学校园中,与实现生命教育功能最直接相关的环境因素是校园景观以及校园之中蕴含的文化气息。然而,校园景观建设缺乏特色、忽略个性的现象依然存在,大学办学功利化、校园建设肤浅化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从本质上使得大学精神黯然失色,严重影响了大学校园景观生命教育功能的发挥。本课题尝试探索解决当前校园景观建设实践中忽视生命教育功能的现实,力求形成可行的校园景观生命教育优化措施与策略,为将来校园景观的改建、新建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园林景观设计行业以及高校规划、建设、管理者对校园景观教育功能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7.
  [2]刘静.自然教育理念背景下的小学校园软质景观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6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