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屋顶种植园的探究活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园处于城市中心地段,是小区的配套园所,有限的校园面积仅勉强能满足小区孩子的入园需求,周边自然资源缺乏。为了还孩子一片绿色的大自然,我们因地制宜,对活动场地进行了立体化改造,在现有教学大楼的屋顶上开辟了1200平米的屋顶种植园地,并基于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兴趣愿望以及学习与发展的需求,设计布置种植园环境。
  屋顶花园里设置了观赏区、采摘区,种植了花期、颜色、形状、习性各不相同的花卉植物,适合幼儿采摘的高低错落的果树,可以食用的根、茎、叶不同的蔬菜农作物;种植区中每个班级的“自留地”是满足幼儿奇思妙想和实践探索需求的试验田;还有培养幼儿环保节能理念的雨水收集池等自然生态设施。鉴于幼儿对科技的浓厚兴趣,我们将许多现代化科学技术融入屋顶花园的环境之中,比如,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的APP,孩子在教室和家里也能观察到种植园里植物的生长情况。此外,还设置了智能玻璃大棚和天气观察站等区域。
  屋顶种植园为幼儿开辟了新的学习空间,将室内和室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孩子们有了更多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探究自然的机会,植物和种植成为幼儿园重要的活动资源。孩子们每天都在他们喜爱的屋顶种植园游戏,他们在主动发起的活动中探究,在有意义的生活中学习。
  案例 1 :帮大白菜绑叶子
  中3班的地里種了许多大白菜,孩子们发现有的大白菜叶子向里面卷着,有的则没有。他们围着白菜地看了半天,为什么有的大白菜叶子会向里面卷呢?华华说:“叶子卷起来是怕虫子咬它。我在张开的大白菜叶子上看到了小虫子,还有被虫子咬过的洞。”一些孩子觉得华华说得有道理,为了保护自己种的大白菜,心心建议:“我们用绳子把大白菜的叶子绑起来吧,这样虫子就不会咬它们了。”但是薇薇提出反对意见:“大白菜长大后叶子自己就会慢慢卷起来,根本不用我们帮忙。”意见产生了分歧,大家争论起来。
  对于孩子们不同的想法,老师没有进行评判。回到教室,老师让孩子们把问题和想法记录在问题墙上:“绳子能阻止虫子爬到叶子里面去吗?”“没有绳子绑着的大白菜叶子最后都会包起来吗?”“被绳子绑住的大白菜会不会长得比没有绑的长得更快一点?”“虫子会把一棵大白菜全都吃掉吗?”……孩子们根据不同意见,分成了两组,教师给支持“帮大白菜绑叶子”的一组提供了绳子,在自由活动时间,为部分白菜绑上了绳子。
  此后,孩子们每周都会去屋顶种植园观察比较两组白菜的生长情况,认真地做好记录。渐渐地,孩子们发现绑了绳子的大白菜看上去更大一些,没有绑绳子的大白菜表面的叶子看上去黄黄的、干干的,但两者的叶子卷曲程度并没有多大区别。终于可以收获了,把大白菜切开以后,结果却出乎孩子们的意料——绑了绳子的白菜菜心里面全是湿湿的,有的已经腐烂了,而没绑绳子的大白菜剥掉最外面的几片叶子后,里面却是绿油油,水灵灵的。大家这才明白,每一种植物的生长都有着内在的自然规律,人为帮忙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案例  2:叶子上的洞洞
  中9班的幼儿在屋顶种植园里也有了新发现。在一次观察活动中,萱萱突然兴奋地大喊:“快看,菜叶子上有好多洞洞!”这真是一个新奇的发现,小伙伴们都挤过来看,老师说:“再去其他地方找找,看别的叶子上有没有洞洞。”大家四散寻找。观赏区的花叶子上、采摘区的果树叶子上、爬藤的黄瓜叶和丝瓜叶上……种植园里不时传来发现“洞洞”的惊呼声,原来好多植物叶子上都有“洞洞”: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密密麻麻,他们还细心地发现美人蕉叶子上的洞洞是“排着队的”。恒奕问老师:“为什么叶子上会有洞洞呢?”“对啊,这些洞洞是怎么来的呢?”老师接过孩子的疑问,带着大家一起探究叶子上洞洞的由来。
  大家仔细地寻找,发现了叶子后背的蚜虫、泥里钻着的西瓜虫、还有附近爬着的小蚂蚁……孩子们将自己找到的结果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当活动接近尾声时,孩子们又在屋顶种植园里发现了韭菜、铁树等的叶子没有洞洞,老师又把大家找到的没有洞洞的所有叶子放在一起,让孩子摸一摸嗅一嗅,自己找答案,最后的结论是——韭菜叶、芹菜叶、大蒜叶、香菜叶、薄荷叶、香樟树叶都有虫子不喜欢的气味,所以虫子都不爱吃。铁树太硬,虫子咬不动。教师和孩子们把探索的整个过程做成了展板,和全园小朋友分享交流他们的发现。
  案例  3:葫芦里住着葫芦娃吗
  手机和电脑是现代城市孩子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科技产品,屋顶种植园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让园里的孩子们体验到了现代科技在种植活动中的神奇魅力。电脑和手机上的APP为幼儿持续探究提供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有利条件。
  中10班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爬藤区里种着的葫芦,小宇问:“葫芦里住着葫芦娃吗?”小烨说:“当然,葫芦有两层,上面一层小一点,住的是葫芦小娃,会喷火,下面一层大一点,住的是葫芦水娃,他比火娃厉害,可以把他的火熄灭。”孩子们都高兴地说:“我们幼儿园有那么多厉害的葫芦娃,再也不怕坏人来了。”于是他们天天都上来关注葫芦的成长,盼着葫芦长大,要是遇上下雨天,他们就在教室里的电脑上观察。
  正当葫芦慢慢长大时,暑假来临了。于是孩子们就在家里的电脑和手机上持续观察着种植园地里葫芦的生长和变化。平平每周都在妈妈的帮助下写葫芦的生长日记:“刚放假不久,葫芦很小,藏在一片片宽宽的叶子中,只有手指那么大,像一个个在藤上荡秋千的小娃娃。”“小葫芦顶上的花儿枯萎了……”“8月开始葫芦越长越大了,像济公喝酒时用的酒壶。” ……整个暑假孩子们一直持续不断地关注着他们心爱的葫芦。直到后来葫芦自己裂开了,里面掉出了白色的籽,孩子终于揭开了藏在葫芦里的秘密。
  案例4:不一样的泥土
  屋顶种植园的玻璃大棚里种着一大片草莓,紧挨着草莓地的是一个苗圃。冬天的玻璃大棚里暖洋洋的,中5班的孩子们在里面散步,忽然有孩子来告状,说轩轩把苗圃里小苗拔出来了。轩轩连忙辩解:“我不是故意拔小苗的,是这里的泥土很奇怪!”老师问:“轩轩觉得这里的泥土很奇怪,为什么呢?”轩轩说:“我根本没有用力,小苗就自己出来了。”老师又问其他孩子:“你们和轩轩有一样的感觉吗?”大家比较着苗圃里的土和旁边草莓地里的土,有的孩子尝试着把手指伸入泥土中,说:“确实和旁边草莓地里的泥土不一样,这里的土松松软软的像棉花一样。”有的孩子说:“看上去像早饭时吃的肉松。”有的孩子看得十分仔细:“这个土里有一丝一丝的东西,像萝卜的根须。”还有的孩子抓起一把苗圃里的土往下撒:“这个土像沙子一样会散开,草莓地里的泥土是一团一团的。”
  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泥土呢?孩子们想到了专门管理屋顶花园的园艺蔡老师,蔡老师告诉他们:“苗圃里的是一种特殊土壤,是用椰子壳磨碎后制成的,特别疏松,专门用来培育小苗,等小苗长出根,存活后就可以移栽到外面的泥土里了。”孩子十分惊讶,都没有想到椰子壳还有这样的用处。经园艺蔡老师同意,每个孩子都小心翼翼地从苗圃里轻轻地拔出一棵小苗体验了一下。孩子们兴奋地观察起拔出来的小苗,没想到不一样的小苗根也是不同的,铜钱草的根像老奶奶的头发一样,白白的、细细的,绿萝的根是粗粗的、尖尖的……看完后,孩子们再挖一个小洞洞把小苗放回去埋好。
  苗圃里特殊的营养土是孩子们在屋顶种植园里发现的又一个“新大陆”,此后,他们常常来这里观察苗圃里的小苗,待小苗长大后,帮老师一起把小苗移到苗圃里外面的地里去。通过实践,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了苗圃中特殊泥土在种植过程中作用。
  在孩子的眼中,屋顶种植园是一个富有魅力的神奇地方,无限的想象在这里起飞。这里为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想象创造、相互交往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情境,为幼儿创造了更多探究学习和社会性学习的机会,让孩子在与环境、与同伴、与教师的对话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经验,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让教师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不断发现孩子们精彩又富有创意的学习瞬间,不断地收获着种植以外的惊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0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