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班级留守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社会快速发展中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之中,但由于教学与住房压力,很多孩子只能留在老家由祖父母或者亲戚照顾,这些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被人关注。本文首先探讨了留守家庭孩子的主要心理问题,然后提出了小学班级留守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策略,旨在帮助留守孩子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班级;留守家庭孩子;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278-01
  在我国,留守儿童高达两千万,这些儿童与父母之间长期缺少感情联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小学生来讲,刚刚处于懵懂期的小学生,如果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会对留守孩子未来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作为小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留守家庭孩子的主要心理问题
  1.逆反心理强。
  留守家庭中的孩子长时间不和父母待在一起,在生活学习之中常常缺少安全感,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抵触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是充满不信任,虽然爷爷奶奶也会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但是由于年代代沟过大,导致学生的心理很敏感,在生活中很容易由于一点小摩擦就计较当真,对于监护人、教师的教育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常常出现顶撞监护人、教师以及与人打架斗殴的现象。
  2.人际交往能力弱。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学生缺少能够进行心里交流的人,尤其是小学时期的懵懂期,心理有很多问题和烦恼不知道跟谁倾诉,长期以往,学生将缺乏对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形成不愿意与人交流的内向性格,严重阻碍了学生与其他人的沟通能力。而且在父母离开后,学生往往表现的失落、伤心,不愿与人交流,从而导致成绩下降。性格孤僻、敏感、缺乏安全感是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1]。
  3.品德教育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多是由祖父母或者亲戚进行抚养教育,可是祖父母与亲戚只能满足留守儿童的日常吃住条件,缺少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对于祖父母来讲,代沟太大,自己说的很难被孩子听进去,而对于亲戚来讲,毕竟不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不好多问。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孩子的品德素质走向消极的方向,而且难以纠正,经常出现小偷小摸、说谎、捣乱的现象,缺少父母教育的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往往是肆无忌惮,有时甚至会做违法乱纪的事。
  二、班级留守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策略
  1.建立留守学生辅导档案。
  小学教师要对班级中的留守学生有所了解,要积极建立能反映留守儿童各方面情况的档案资料,对于学生来讲,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生日、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水平、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还包括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相处情况以及与父母的感情情况等。对于监护人来将,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住址、文化程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文化程度、性格特点,主要是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平时的教育方法等。对于父母来将,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工作地点、工作单位、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与学生沟通情况。
  通过建立“留守学生档案”,教师可以对班级内的留守学生有更深刻的了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且还可以根据档案资料,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及时向监护人和父母反应。对于一些出现不良行为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教育和指导,必要时要进行家访以及和学生父母视频通话,通过多方联合共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与其他教师多进行交流沟通,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2.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
  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教师对于学生精神上的、情感上的问题能够及时了解并进行及时的引导。在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一点点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学生比较大的错误不能盲目的批评和讽刺打击,而是要从朋友的角度进行针对定的梳理,正确的进行引导。
  很多学生由于心理原因不愿与教师交流,教师要善于等待,将学生心理教育问题当做一个缓慢的过程,在生活中对学生多加关心,潜移默化的走进学生的心里,对于学生的问题针对性解决。所以教师要善于等待、坚持不懈,不能由于学生对教师的一两次抵触,就放弃对该学生的心理教育。另外由于不同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不一样,监护人不同、与父母沟通情况不同的情况,也导致学生出现各种不一样的心理问题,所以教师要对症下药,对于常见的问题可以集中进行解决,可是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个体咨询,从而做到有针对性的,减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负担[2]。
  3.建立亲情联系站。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所面对的留守学生可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对于学生的问题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可以为学生找一个“知心哥哥”、“知心姐姐”,不论是本校高年级的学生,还是其他学校的高年级学生,只要是品质优良、富有爱心,教室就可以将班级用作交流感情的驿站,使学生在有问题时可以有人倾诉。
  另外教师应多组织班级集体活动,使学生从内心感觉到集体荣誉感,从而增加留守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沟通,进而提升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教师也可以建立“一对一”的帮扶体系,帮扶同学可以邀请留守学生一起出去游玩或者到家里做客,使留守学生感觉到亲情和温暖。
  4.增强留守学生与父母间的联系。
  留守学生和父母之间沟通主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在学生打电话的时候往往有监护人或者教师在身边,很多话学生不能敞开心扉的诉说,所以教师在班级中除了开通亲情电话外,还要鼓励指导学生多给父母写亲情信,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书信的形式透露给父母,同时教师要及时联系学生父母,告诉他们要多学生的书信及时回复,通过这样的办法为学生建立心灵沟通平台,使学生可以将平时说不出来的话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表达。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还不足,所以语言表达能力还不足,教师要在学生同意的基础上对学生书信内容进行指导,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增加教师对学生问题的了解,从而对症下药。
  综上所述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当前小学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原因的了解,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确保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而且教师要加强学生与父母之间交流,很多问题只有父母能够解决,多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立杰.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4):130-131.
  [2]刘静.农村留守兒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4):157-15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巩义市中小学德育专项课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编号:[2018]-GYDYKT-007)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1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