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燃起乡村初中作文困难生信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于如何燃起乡村作文困难生的信心,本文将針对乡村初中作文困难生的特点出发,分析作文困难生在写作水平提升上遇到的困难,分析初中作文困难生写作信心不足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可行的措施,帮助乡村初中作文困难生提升写作水平。
  关键词:乡村 初中 作文困难生 信心
  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在乡村学生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并给予了特殊的政策支持,来促进培养乡村优秀人才。然而,乡村学生受到学习环境和教育条件的限制会遇到诸多困难,尤其是在作文学习上,乡村初中作文困难生面临升学压力大、素材资源少、学习环境单调以及教育方法受限的问题,在作文水平提升上缺少信心。教师是燃起初中作文困难生信心的关键角色,教师需要深入作文困难生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并分析初中作文困难生在作文写作中缺失信心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在作文课程设计、学习环境创造、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采取措施,帮助乡村作文困难生快速克服畏难心理,提高思想水平,提升学习成绩。[1]
  一、乡村初中作文困难生特点
  乡村初中作文困难生在作文水平提升上面临着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应试压力大,地理条件受限,阻碍了获取充分融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教师对学生指导方法没有针对性,导致学生对自身的作文水平持有自卑心理,对于如何提升作文写作水平表现出迷茫和无助。针对乡村作文困难生的作文水平提升,需要针对学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2]
  二、乡村初中作文写作困难的原因分析
  1.教育资源匮乏
  乡村学生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所处地区的文化建设很少,基本上以小型图书馆为主,与城市相比,乡村学生缺少机会去实体展馆、博物馆等进行环境融入式学习。同时,在网络资源上,虽然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学生能够通过上网搜集、订阅期刊、加入线上课堂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是初中作文困难生还缺乏对学习资源的辨析和筛选能力,碎片化的实事文章不利于困难生快速且准确的把握内容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把握更深层次的内涵。因此,学生写作时更容易病急乱投医,结果不如人意便引发挫败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2.审题时缺乏思考
  审题是作文写作的关键步骤,作文的文章类型、整体的走向和情感表达都以审题结果为前提。一般情况下,初中困难生在面对一篇作文题时往往会迅速下笔着手作文撰写,缺乏对题意的深层理解,不能对现有的作文题进行举一反三的深层思考。因此,学生的作文往往在立意不准甚至跑题上严重失分。即便是很多学生关注到了审题的重要性,在审题时由于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出发、如何评判审题方向准确,在审题上浪费大部分的时间,应试时留给写作文的时间少,导致作文内容表达浅显或写不完的情况。[3]
  3.素材利用生硬
  乡村作文困难生由于所处生活及学习环境的限制,对在书上、名人名言上以及人物传记上摘抄背诵的内容不能充分进行理解,没有亲身感受文章中所描述的情景,只能依据其表层意思进行生搬硬套,作文整体没有框架和逻辑,基本由各种素材堆砌而成。学生如果不能对素材进行灵活运用,在日常素材积累过程中,会发现作文素材类型多、内容复杂,继而在素材积累阶段就失去了写作的兴趣。此外,素材的积累是对学生感情培养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间接的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在头脑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价值观,提高自己的审美标准,陶冶情操。素材利用的生硬反过来也证明了作文困难生对素材的整合的方法不合理。
  以初中学习素材中“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一句为例,学生如果只是把我住此句话的表层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为爱国青年的对“他”的行径表示愤然,并与爱国情怀等思想相结合展开论述,然而,此句的“爱国青年”在原有的文章语境中是反语的表达,是用来讽刺当时日本的青年,表达对这类青年盲目忠君、思想狭隘、妄自尊大的讽刺,这与作文整体表达感情相悖。可见,作文困难生在素材学习的方法急于求成,对素材的使用生搬硬套,影响整体的作文水平,如果继续按照原有的模式进行写作,会加重学生写作迷茫感和无助感,进而对提高写作水平失去信心。
  三、燃起乡村初中作文困难生兴趣的策略分析
  1.提供丰富学习资源
  初中作文困难生的特点就是无法熟练使用现有学习资源,同时缺乏对新的学习资源的辨析。那么,教师在引导作文困难生燃起写作信心时,应注重帮助学生将可用学习资源进行分类,拓宽学习资源渠道,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资源的能力。互联网的发展为教师选取学习资源和素材提供了方便,在作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微课的教学模式,可视化形式的视频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度和学习兴趣,防止困难生“知难而退”,降低课上学习的学习效率。在培养学生主动挖掘学习资源方面,教师可以从某一问题出发,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去搜集资料,学生在各个渠道中获取和分析学习素材的过程,就锻炼了挖掘学习资源的能力,教师只需要再集中进行指导即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这样也燃起了学生自主学习作文写作的兴趣。[4]
  2.创造写作环境
  乡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会受到经济、地理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接触到课本上或者文章中所描述的场景,很难由亲身经历激发写作的灵感。教师需要在帮助作文困难生创造写作环境上采取相应措施,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往往以一个主题出发,例如母爱、春意等题材,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将实践与写作进行结合,学生的写作水平会在小组的带动下迅速提升,写作困难生也因为有了活动的参与感而激发了写作的兴趣。此外,在作文课上,教师除了在写作方法为同学进行指导,还要循序渐进的对困难学生进行一些调动各方面感官的锻炼,使写作困难生能够将外部的五种感觉交错运用,也可以将外部的感觉与内部的感觉相结合,比如在具体描述某一场景时,可以从不同感官进行多角度的侧面烘托,使写作内容更丰满,情感表达更确切。所以教师要从各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充分利用举一反三的技能。   3.调整作文写作评改方式
  以往情況教师会在组长提交作文后给学生反馈最终成绩,作文困难学生对自身作文水平的评估完全源于教师的评分,作文困难生与其他学生的作文本身就存在差距,作文成绩相比较自然会不理想,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继续写作的信心。教师在培养作文困难生写作时,首先,要善于发现作文困难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亮点,并在卷面直接标注,让作文困难生开始自我肯定。其次,在给予学生实时鼓励的同时,对学生写作不足的地方,给予全程的跟踪指导,如当学生在使用排比句式不合理时,教师需要给出不合理的理由以及修改意见,作文困难生面对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一目了然,并会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教师对学生的每次修改都要给出反馈并保持鼓励的态度,让作文困难生看到自身的成长。
  4.注重作文困难生情感培养
  作文困难生在写作时往往没有思路和情感积淀,完成一篇作文往往是流水账,作文中不存在感情冲突,在作文结尾也是简单的总结。整体的思想水平和情感表达不到位,原因在于作文困难生心理情感不够深入,很难用文字在卷面上直接表达出来。作文困难生需要一定的情感培养基础,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一方面要和作文困难生拉进距离,与作文困难生定期的进行沟通,让作文困难生愿意表达自己的心声;另一方面,教师要对作文素材进行分类整理,有针对性的对每一类情感表达的素材形成专题课,从各个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在情感深入度上和丰富度上做进一步的提升
  5.培养学生主动创作习惯
  如何发挥作文困难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燃起学生写作信心的关键问题,教师引导大多也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学生如果能在学习生活中时刻保持一种主动创作的习惯,就不会对作文写作产生畏惧心理,情感也能得到自然的流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调动各种刺激,作文成绩的考核标准拓展成多纬度,让学生尝到多劳多得的滋味,打消作文困难生懒惰依赖的念头,让作文成绩提升变成一种动力。针对相对内敛的作文困难生,在课堂中可以设计学生引导为主的形式,让学生有参与度,给学生充分自我锻炼和自我发挥的机会。
  结语
  本文通过对如何燃起初中作文困难生信心为出发点,对乡村初中作文困难生的特点及作文水平难以提升的原因进行分析,举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帮助乡村初中生缓解写作压力,调动学生自观能动性,提高对写作的兴趣。乡村初中作文困难生受到外在条件及自身心理的影响,缺乏作文水平提升的动力,教师将在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创造写作环境、调整作文写作评改方式、注重作文困难生情感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创作习惯等方面着手,从多角度出发帮助乡村初中作文困难生有效解决现有问题,无论是在考试还是自身写作水平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龚海燕.乡村初中作文的多样化教学[J].学语文,2015(04):73-74.
  [2]李普强.三三制作文教学之三个技巧——乡村初中作文教学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2.
  [3]惠立纯. 乡村初中快乐作文教学浅探[A]. .中国教育学术论坛(第二卷)[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06:2.
  [4]姜京.针对作文困难生的范例作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8):75-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32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