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析利用MRI检查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进行检查的50例疑似小儿病毒性脑炎悲儿的临床资料,依次予CT、MRI检查,并將CT检查设为对照组,MRI检查设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检查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较高,其单发病灶检出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MRI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进行检查诊断,其疾病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诊断、鉴别价值。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MRI;影像诊断;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373.3±1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3—0113—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50例,依次进行CT、MRI检查,所有患儿均有一种或多种以下症状:头痛、发热、上呼吸道症、呕吐、嗜睡、腹痛或抽搐等。所有患儿监护人均已知晓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畸形儿;②合并重要器官疾病患儿;③临床资料不全患儿。50例患儿中有26例为男患儿,24例为女患儿;最大年龄为24个月,最小为5个月,平均为(10.56±3.01)个月。此外,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予CT检查,其CT机产自深圳市兆骏电子有限公司,型号为AVR—80KVA,在对患者检查前先调节相关参数,管电流、管电压分别为380mA、120KV;扫描矩阵、扫描时间及扫描层厚间距分别为512x512、2s、5~10mm。研究组予MRI检查,其磁共振MRI机产自,上海民征电源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SBW—80KVA,在检查前设置相关参数,扫描矩阵、层厚、层间距分别为320x228、3.0mm、0.6mm,FOV、TR及TE分别为180mm、220ms、9.0ms,此为旋回波T1WI扫描的参数。另快速自旋回波T2WI扫描的相关参数,扫描矩阵、层厚及层间距分别为320x256、3.0mm、0.6mm,FOV、TR及TE分别为180mm、3500ms、117ms。同时,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的相关参数,扫描矩阵、层厚及层间距分别为178x172、3.0mm、0.6mm,FOV、TR及TE分别为180mm、5200ms、96ms。两组影像学结果交由我院临床经验丰富的阅片师分析,并根据不同标准以评估其疾病阴阳性情况。
在CT检查中,若有轻度弥漫性脑水肿或脑室受压等征象,有炎性病灶或广泛性脑实质软化、坏死病灶则为异常状况。在MRI检查中,病灶呈现点状、片状、条状或斑片状,病灶累及单处或多处脑叶;其T1WI信号较低,T2WI、FLAIR信号偏高则为异常状况。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算数据,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阳性检出率情况
如表1,研究组阳性检出率较高,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阳性单发、多发病灶检出率情况、
如表2,研究组阳性单发、多发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其单发检出率较大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主要因病毒感染所致,其感染性病毒种类诸多例如EB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麻疹病毒等,病毒可直接侵犯脑中枢神经系统或是通过病毒血症以血液循环形式侵犯其他器官组织、中枢神经,进而导致脑神经细胞发生炎症、坏死及水肿等症状,严重危及患儿性命安全及生长发育[3]。临床观察该类患儿症状表现各异,且并无明显、典型特征,导致临床检查漏诊、误诊风险极高,使得临床治疗效果较差。为此,临床需及早对该类患儿进行检查诊断、鉴别,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依据。
CT在临床检查诊断中应用较广,其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成像中发现,有脑组织低密度病灶,若为合并出血症患儿其病灶呈混杂型密度,边界较为模糊,成像效果并不理想,尤其针对早期或细微单发病灶,其检查敏感度较差,导致易发生漏诊、误诊风险,从而影响最终检查诊断准确度[4]。本文研究显示,50例疑似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经CT检查,其阳性检出率为70.00%(35/50),而研究组为92.00%(46/50),显然研究组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采用MRI检查,该技术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还可多切面、角度对病灶进行检查,可有效地提高检查诊断的精准度。另外,MRI检查受机械性能、临床医生技能等因素影响较小,且对该类疾病早期或细微单发病灶较为敏感,可有效地诊断患儿疾病情况。本研究显示,研究组阳性患儿的单发、多发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单发检出率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利用MRI检查病灶性质及其平扫信号异常情况,可鉴别小儿病毒性脑炎与其他脑部疾病的不同,进而可有效地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保障患儿性命安全。例如,肝豆核变性脑病在MRI检查中,其病灶常为双侧对称性分布,而小儿病毒性脑炎病灶多为不对称性,呈点状、片状及斑状等。可见,利用MRI检查鉴别小儿病毒性脑炎与其他脑部疾病具有较高鉴别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利用MRI检查诊断、鉴别,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宝贵的影像学信息。
参考文献
[1]孔延亮,黄勇,胡重灵,等.病毒性脑炎的CT和MRI诊断价值研究及对比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2):7—9
[2]宁建东.小儿病毒性脑炎MRI诊断及应用价值评定[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8):50—51.
[3]王琳娜.小儿病毒性脑炎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6):174—175.
[4]李锦熙.小儿病毒性脑炎的MRI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01):52—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8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