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带一路”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打造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思路,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则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不仅可以以此为契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思想体系与价值观,建立大国形象,同时还可以加强与世界沟通,打破偏见,赢得认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展中国家是我们重要的团结对象,他们对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传播的理解与反馈至关重要。
  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承办的商务部援助发展中国家学历学位教育项目的发展中国家硕士项目(以下简称:援外教育项目)为案例,基于旨在了解该项目留学生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调查访谈,探讨制约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和传播的因素,以期为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五年多来,发展中国家硕士项目培养了来自60多个国家近200名的政府官员和企业中层。援外教育项目的学员是“ 知华、亲华、友华 、爱华 ”的重要力量,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体现,他们对“一带一路”的观点、看法、评价对我们了解“一带一路”在该地区传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一带一路”国际传播,2017年新兴市场研究院为2017级学员开设了京师“一带一路”大讲堂系列讲座,进行了24讲,邀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前政要、多边开发银行前行长以及知名学者在各自领域谈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为考察“一带一路”理念传播的效果,了解“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一带一路”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的方法,本文对参加24讲课程的45名来自24个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官员和企业中层进行了问卷调查的发放,本次調查对象涉及国家多、人员层次高,他们在来华后有针对性地学习了“一带一路”理念高端课程,并且有三分之一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量虽小,但代表性较强。该案例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大样本量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调查方法和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问卷设54题,分成三部分。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开放性问题,平均答题时长为45分钟。本文选取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密切相关的部分加以分析。
  调查样本中,男性28人,女性17人。在年龄分布上,20-29岁占42.22%,30-39岁占比40%,40-49岁只占17.78%。留学生来源国分布广泛,共有23名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区域,其余分别来自中东北非、东南亚、南亚、中亚、加勒比海及拉丁美洲、中东欧及太平洋岛国。三分之一的留学生来中国前有海外留学经历。大部分原工作单位为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占比55.56%,28.89%在企业或其他私人企业工作,11.11%在研究部门或非盈利组织工作,4.44%是学生。留学生大多为发展中国家的高端经贸商务官员和管理人才。
  从参加此项目的主要目的来看,30人选择了“学习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26人选择了“学习经济管理知识”,23人选择了“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和建立联系”,这基本符合项目的初衷,即向留学生传授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加深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实践的理解和对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认知,最终促进深化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交流。
  二、数据分析
  我们分三个层面评估援外教育项目对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效果:一是了解留学生在参与援外教育项目后是否对“一带一路”有深入了解,二是分析留学生获取中国经济社会信息的渠道,三是调查留学生是否愿意发挥传播“一带一路”的桥梁作用。
  1.通过援外项目的培训,绝大多数留学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较为正面
  国外媒体和学界对“一带一路”不乏质疑之声。代表性观点有:“一带一路”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一带一路”主要是为“掠夺他国资源”,“一带一路”是为“争夺全球霸权”。①针对这些论调,我们专门调查了留学生来华一年后对“一带一路”所持有的观点。总体上,他们对“一带一路”持肯定态度。
  对于如何看待“一带一路”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仅2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有37人认为是中国促进全球合作的新主张,4人认为会导致新一轮大国争霸,27人认为“一带一路”将有效促进相关国家发展。可见,多数留学生对“一带一路”持正面观点,认为“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全球合作和相关国家的发展。
  留学生对“一带一路”建设目的的理解也较为积极(图1)。38人认为是为了“促进全球经济增长”,31人认为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全球化”。总之,排在前几位的选项均是正面积极的。虽然也有留学生选择“实现新的帝国主义”“阻止全球贸易自由化”等负面选项,但占比很低。
  在回答“一带一路”受益对象的问题时,26人认为其将使全世界受益;16人认为参与国会受益,而不是全球各国;仅有3人认为只有中国受益。从结果来看,少数人认同中国是唯一受益国,这说明留学生对“一带一路”的互利共赢宗旨有较广泛的认同。
  2.田野调查、课堂是留学生了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渠道
  我们请留学生按重要性对了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渠道从1-4进行排序,并按1-4分进行赋值计算,分数越低,重要性越高,结果如表1所示。实地调研在所有渠道中平均排名第一,分值为1.73,课程学习、学术讲座、课余活动分别位列2、3、4位。
  部分留学生提及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别称中国环球电视网)也是一个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对比分析了他们来华前后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媒体渠道。结果显示,来华前有25人从未听说过“一带一路”,有10人通过本国媒体得知“一带一路”,而来华后则有高达43人关注过“一带一路”,其中23人通过中国媒体,7人通过本国媒体,5人通过第三国媒体得知。   3.留学生愿意发挥传播“一带一路”的桥梁作用
  最后我们调查了留学生传播“一带一路”的意愿。45人表示回国后会向他人提起“一带一路”,44人表示会支持鼓励朋友和同事参加“一带一路”相关项目,16人曾经时常分享相关信息给亲朋好友,27人偶尔分享,2人还未分享过。这说明来华留学不仅提升了他们对中国政策的理解,还增加了他们对中国的好感,并愿意传播在华的所学和见闻,发挥桥梁作用。
  三、深度访谈
  通过问卷,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对具有特定代表性的留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
  1.来华前留学生对“一带一路”的了解较为模糊片面
  我们发现“一带一路”在海外的宣传力度较低。超过一半的留学生来华前从未听说过“一带一路”。而听说过的学生则表示,海外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过于局限,他们来华前的了解也较为模糊片面,有些是因为某个具体项目才知道“一带一路”。
  “我们国家的人并不太知道‘一带一路’,我是因为‘一带一路’在吉尔吉斯斯坦有个农业合作项目,所以才听说过。”(吉尔吉斯斯坦,世界游牧竞赛项目经理)
  “来中国前知道‘一带一路’,因为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有一条铁路,属于‘一带一路’的项目。但是没有太多信息,也没有听说过‘丝绸之路’的说法。”(埃塞俄比亚,交通部官员)
  此外,一些留学生在本国时接触到一些负面报道。在20位来华前就听说过“一带一路”的留学生中,认为自己来华前接收的相关信息偏正面、中立和偏负面的分别为70%、20%和10%。以下是两个负面报道的例子:
  “老挝媒体会从本国角度报道一些偏负面的新闻,例如老挝向中国贷款建设铁路,中国在铁路建设后提高了贷款利率,从3%升到4%以上;中国在老挝开发金矿,控制权却主要掌握在中国人手里,也没有雇用太多当地人。”(老挝,大学老师)
  “来华前在泰国媒体了解到一些‘一带一路’的信息,其中不少具有争议性,比如之前马云要和泰国合作在线商业平台,泰国媒体担心当地商户会受到冲击,农业也会更依赖中国。所以媒体对此有不少争论。”(泰国,大学老师)
  访谈结果显示,海外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都比较粗糙,缺乏细节,容易让人把“一带一路”误解为中国的一个非常局限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来华留学后,得益于在中国的观察实践、课堂学习和国内相关主流媒体的报道,留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到“一带一路”的丰富内涵。由此,我们应进一步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对外传播好中国声音。
  2.留学生较难理解抽象词汇
  由于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的差异,翻译带来的信息丢失扭曲和文化折扣问题难以避免。最大程度地克服这种问题,是做好中国故事在海外传播的重点。②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关于“一带一路”话语传播程度的问题,结果发现,具象化词语比抽象化词语有更好的传播效果。在45名留学生中,29人听说过“丝绸之路经济带”,而听说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少,只有9人(图2)。这说明,留学生更易于理解具象化词语,在了解宏观政策的深层意义上尚有一定难度。
  有的留学生就在访谈中提到:“有些具象化的词,比较能够知道大概意思,比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太理解,大概就是要共同合作的意思吧?还有一些类似难以理解的词语,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太清楚‘中国特色’具体指什么。”(吉尔吉斯斯坦,世界游牧竞赛项目经理)
  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信息损失,同时某些译文并没有准确地传达出本意。如何将根植于中国当下经济社会环境的话语,通过准确的翻译,使其能在具有文化差异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传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一带一路”相关词语为例,不少留学生刚开始只能从字面理解“一带一路”的英文译文。
  “来华前我和同事们都认为‘一带一路’只是中国在外投资的一个普通项目,因为其中有‘road’一词,容易误解为是类似铺路的基建项目。”(埃塞俄比亚,审计署官员)
  “我当时的理解是,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belt’的意思就是在鸡蛋上系一条腰带,这条‘belt’把所有国家都联系起来。”(埃塞俄比亚,交通部官员)
  3.中国经验与价值观对留学生的影响最大
  在回答开放性问题——“你最想从中国带走的东西”时,中国的发展经验,包括减贫和经济改革的经验被提及最多,共有36次。一名留学生在访谈中提到,他通过研究院组织的昆山实地调研活动,对昆山从一个经济薄弱的农业小县城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化富裕城市的历程印象深刻,并且拍摄了视频,打算分享给吉尔吉斯斯坦的政府部门和朋友,让他们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这是一个借力外国友人讲好中国故事从而破解中国对外传播自说自话困境的良好实例。
  除了经济发展被多次提及外,中国人的价值观也颇受关注。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注重软实力输出,在人类共有价值的基础上激发中外共鸣。
  “中国人工作勤奋,性格平和友好,懂得尊敬别人。”(埃塞俄比亚,道路建设运输局官员)
  “中国人很勤奋,对未来有长远规划,我到中国之后也变得比较努力,希望学习到中国人对未来的战略眼光。”(吉尔吉斯斯坦,世界游牧竞赛项目经理)
  “中国人友好、勤奋努力、爱国,他们为了国家努力工作,这对我的国家有借鉴意义。”(南苏丹,大学老师)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爱国、勤奋、包容、有信念等价值观被受访者频繁提起,它们作为中国故事的一部分影响着这些留学生,让他们对中华民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中国优良传统、悠久历史的认知,也有助于他们了解并认同中国理念。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學生表示,他知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扬,所以能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则表示,他们并不知道古丝绸之路,对“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缺乏了解,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依旧局限在经济层面。中国传统价值观和文化历史传统作为对外话语体系的内核,应被充分传播,这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和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同时,我们应积极探索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历史和文化体验。例如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挖掘古丝绸之路的共同历史记忆。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调查访谈,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留学生通过在华学习,对中国“一带一路”的理解较为正面。得益于他们在华社会实践、课堂学习以及国内相关主流媒体的报道,留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一带一路”的丰富内涵,并愿意回国后与他人分享在中国的见闻,对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将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注意到,“一带一路”的海外传播仍存在不足。留学生来华前对“一带一路”所知甚少,或者了解较为片面模糊,即使经过培训,一些留学生依然较难理解抽象的“一带一路”话语。但中国故事中蕴含的价值观对留学生们产生了正面影响,有利于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基于问卷和访谈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依托教育交流,促进中国故事传播。留学生的培养对于建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有积极影响。应更加重视通过教育来实现长期宣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留学机会,帮助他们了解“一带一路”等中国故事,增加与中国的亲密感。本次调查的受访留学生都表示,在华留学使他们深化了对中国的认知和对“一带一路”的了解。援外教育项目是另一种形式的“请进来、走出去”。来华留学生真切了解中国的发展故事后,可以成为中国故事的代言人,有效提升中国故事的说服力。
  2.推动中国对外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就“一带一路”倡议而言,海外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仍非常局限,原因之一在于传播渠道不够多元。在访谈中,不少留学生也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建议,比如应注重利用新兴社交媒体,加强民间的互动与联系,不能忽视朋友同事间日常生活中口口相传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利用邀请实地调研、开展海外讲座、制作相关的电影电视剧和宣传小册子等各种方式,多渠道开展对外传播。同时,鉴于有些留学生来华前是通过“一带一路”的具体项目了解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因此建议加强“一带一路”海外建设项目在当地的配套宣传。
  3.以价值观传播提高中国对外话语影响力。枯燥的政治性名词的输出难以引起海外受众的共鸣,同时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和历史文化差异导致海外受众很难准确理解中国故事。对外传播应以爱国、勤奋、包容、有信念等可以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为核心,增强中国对外软实力的输出,逐步消除由于不同文化和历史传统所带来的隔膜,进一步提升中国故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中国对外话语的影响力。同时,还要重视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桥梁作用,既要加强对核心话语的完整表达和准确阐述,又要把握海外受众自身的语言和思维习惯,降低他们的认知门槛,使提升翻译的生动性与增强内容的立体化相辅相成、协调推进。再有,应善于从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等各方面,运用翔实细致的数据和具体有趣的事例讲好中国故事,减少空洞的政治宣传性话语。海外受众熟悉接受了中国故事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和历史文化后,能大大降低翻译带来的文化折扣现象,使他们能更加准确地了解当代中国核心话语。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径研究”支持,项目号为17CJL020)
  「注释」
  ①袁賽男:《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困境与适时转向——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新对外话语体系为例》,《理论视野》2015年第6期。
  ②王庆福、周梅芳:《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的翻译问题》,《对外传播》2017年第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9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