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合唱呼吸与共鸣训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共鸣在合唱中具有重要作用。共鸣原是物理学上的专用名词,即当空气受到物体振动时,就会产生振动次数疏密而频率不同的声波,当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遇到一个适合它振动的空间时,就会产生共振作用,进而改变振动体原有的音色。这种现象,称为共鸣。
  【关键词】合唱;呼吸;共鸣;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人体歌唱的“振动体”即声带,声带本身体积很小,如缺少共鸣发出的声音是难以聆听的。但是,如果有共鸣器官的辅助,歌唱者就可以发出富有磁性的、悦耳的声音。
  一、共鸣和呼吸在合唱中的作用
  人体歌唱所涉及的共鸣器官主要包括胸腔、口腔和头腔。胸腔包括喉咽部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则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在合唱过程中,由于音高及声部不同的区别,这些共鸣腔的运用也是有一定不同比例的。一般情况下,低音区胸腔共鸣比例最大;中等音区口腔共鸣比例最大;高音区头腔共鸣比例最大。男女低音声部对胸腔共鸣的比例要求较大,男女高音声部对头腔共鸣的比例要求较大。
  正因为以上共鸣腔体的运用比例不同及形变,使歌唱者的歌声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音色:或高昂明亮,或雄伟粗犷。合唱团员若能够将共鸣腔体的运用合理得当,那么获得明亮且圆润、各音区都富有穿透力的基础音色就不是难事了。
  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类型作品对于音色要求不同,比如俄罗斯浪漫时期作品往往需要合唱团员,尤其是低音声部能够发出浓厚的带有胸腔共鸣的音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作品需要合唱团员发出明亮且通透的音色;某些民族特色作品需要合唱团员发出压抑且尖锐的音色。这就要求合唱团员除了具备良好的基础音色外,更能够建立对各自共鸣腔体强有力的调节机能。如果合唱团员共鸣腔调节的机能够强,那么完美演唱各种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类型作品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大大加强,合唱团的曲目库也就随之扩展。
  二、合唱的呼吸训练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可见呼吸对于歌唱的重要性。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歌唱时的呼吸与自然讲话时的呼吸不同,讲话时的呼吸是自然状态呼吸,而歌唱呼吸则需根据歌唱时乐句的长短、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力度的強弱等状态进行有意识的控制。要做到这一点,做好呼吸训练十分重要。
  (一)整体呼吸训练
  全体合唱队员同时进行先吸后呼,同时换气,要求整齐吸气与呼气,整个合唱队如同一人。这是合唱呼吸训练时最基本、最常见的呼吸,也最容易检查出全体队员的呼吸状态和方法是否正确。练习时,按指挥要求全体站立,并根据指挥的手势动作吸气,吸气要足但不可过满过撑,找好气息的支点,气下丹田,腰腹向外扩张,呼气后稍做保持,再按指挥动作要求,用轻柔的“si”音去控制缓慢地呼气。此时指挥要注意听队员整体的呼气气流是否平稳、均匀,检查队员呼吸动作姿势是否正确,并根据气息的长短反复加以训练,逐渐提高队员呼吸的能力。
  (二)声部间交替呼吸训练
  以声部为单位进行吸气、呼气、换气,一般在复调的合唱作品中常运用此呼吸方法。要求注意声部的整齐以及声部间呼吸交替的自然。
  (三)循环呼吸训练
  以合唱队员每个个体为单位,根据自身气息量的长短作不同步的吸气、呼气、换气。循环呼吸是合唱的呼吸、歌唱特有的方式,个人根据实际情况循环呼吸换气,保证整体发音延续不断,只要指挥手不收拍,就要在特定的时间内保持连续发音状态。指挥可通过此训练结合各种力度作技巧性的变化。在呼吸训练中,还可以结合急吸缓呼、急吸急呼、缓吸缓呼、缓吸急呼等方式进行连、断、刚、柔、快、慢及色彩变化等技巧的训练,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合唱呼吸的方法。
  三、合唱的共鸣训练
  人体的共鸣器官是有一定形变能力的,尤其是在声带以上的部分,由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连起来组成类似管乐器的管身部分,从而形成了共鸣管。此外,共鸣管出口部分鼻腔和口腔,呈现出喇叭状,这一形质是人类产生语言后长期进化所形成的适于发声的结构。这些共鸣腔均具有一定的调节机能,以适应不同音色变化的需要。如咽腔部分,既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还可以拉长和缩短,从而使声带发出原音之中各泛音成分受到不同作用:发低音时声道拉长,低泛音成分扩大;发高音时缩短,高泛音成分扩大。再如口腔部分,上齿后的软腭部分可以抬起或下压,从而使声带所发出的原音音色改变:上抬时口腔容积增大,音色浓厚;下压时口腔容积减小,音色尖锐。
  (一)口腔共鸣的练习
  口腔共鸣的获得是要在发声时口腔上下张开,笑肌上提,下腭自然放松,上腭上提。其基音是通过声带附近的肌肉群、软骨和气息的传送,使声波沿硬腭向上牙床方向推送。此时,声波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喉咽部分向前流动,并在口腔的前上部分引起振动,声音即在硬腭前部集中反射,引起共鸣。这种共鸣方式容易获得明亮的声音,但过多的口腔共鸣,容易使声音出现“臼声”。因此,一些中音区较多、开口音(如母音A、O)较多的作品片段较适合作为训练口腔共鸣练声曲。如:Set Meas aseal,《将我放你心上如印记》片段。这一作品为美国作曲家Rene Clausen 创作并于l989年出版的作品,片段中开口音较多且音区适中,因此对于合唱团员来说比较容易获得良好的口腔共鸣感。
  (二)头腔共鸣练习
  头腔共鸣的获得是在口腔共鸣基础上,把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向后移动,在把舌根下放的同时,提高软腭和小舌头,从而使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增大,声波沿着上腭传递向鼻咽腔、鼻腔和诸窦,引起共鸣。在发高音时,头腔共鸣的作用尤为明显。因此,一些高音区较多、半开口音(如母音U)较多的作品片段较适合作为训练口腔共鸣练声曲。如:(1)Matthew Harris创作的It was a loverandhis lass,《那是一个情人和他的姑娘》片段。作品中常常出现八度跳进,因此要求合唱团员迅速找到头腔共鸣的位置感,以适应作品演唱需要。(2)意大利作曲家Giovanni Gastoldi创作的Sempre Amorisa,《期待爱情》片段。作品为文艺复兴时期牧歌,音区较高且要求透明的音色,因此很适合合唱团员寻找头腔共鸣感。
  (三)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感觉的获得是使咽喉部做半打哈欠状,发声时,下腭自然放松并下垂,咽部适当打开,同时把在硬腭上声波振动的反射点移向下牙床,使声波在喉头和咽部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再传送到胸腔引起共鸣。唱低音区时,胸腔共鸣的作用极其明显。因此,一些低音区较多的作品片段较适合作为训练胸腔共鸣的练声曲。如: Bogoroditse Devo, 《圣母颂》片段。选自俄罗斯作曲家Sergi Rachmaninov 创作的《晚祷》,音区较低,较适合寻找胸腔共鸣感。
  (四)模仿各种不同音响从而锻炼共鸣腔的调节机能
  共鸣腔体调节能力的大小往往对合唱团演唱作品种类的丰富程度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启发合唱团员积极调节共鸣器官从而适应不同作品的需要是必然的,如以下几条作品片段,用来作为练习从而启发合唱团员的声音想象力往往会达到较好的效果。合唱要获得整体声音的统一,增进共性,关键在于扩展和运用共鸣。人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是气息作用于声带,通过声带振动而发出的,但人的声带受气息作用后发出的声音是微弱的,当它通过人的胸腔、口腔、咽腔、鼻腔、头腔等共鸣腔体的振动和反射,得到充分共振时,音量就被放大,音色得到改善,且穿透力随之增强,这就是共鸣。歌唱时,状态越积极,机体越协调,共鸣就越大、越好。如: Double double toilandtrouble, 《不辞辛苦》片段,由芬兰作曲家Jaaklco Mantyjarvi 于1984年创作,由于作品描述了巫婆念咒的场景,故合唱团员需要调整共鸣腔,以发出干瘪、怪异的音色。
  总之,合唱中的声音训练方法要根据合唱团成员组成的不同、演唱作品的选择适当的声音训练,但基础练习都不应忽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