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施以后,历史教育工作者对历史课堂教学应达到的目标、采取的方法策略有很多探索,但在一些地方又有回归知识本位的做法,或者机械实施三维目标。本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力图明晰现阶段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成为“践行立德树人,培育家国情怀”的主阵地,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使历史课堂成为有态度、有温度的地方。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142-02
  教育的本源是培养健康完整的人,而不是训练只会考试的工具。无论什么时候,教育都应该把培育健康完整的人视为己任[1],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理念。自新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施以后,教育界在学科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及如何落实方面掀起诸多讨论,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方法途径也多有探索。作为一线教研员,学习观摩了不少课堂教学,虽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探索与变革,但在一些地方又有回归知识本位的做法,或者机械实施三维目标。初中生正值认知发展时期,思想较为活跃,看待问题有可能出现偏激,也有可能太过理想化,那么教师的引领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成都育才七中叶德元老师《唐朝的对外交流》(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一课为例,力图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一、《唐朝的对外交流》课例简析
  (一)《通向世界之路》
  叶德元老师上课伊始,自信、微笑地展示旧金山、伦敦、悉尼、毛里求斯等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唐朝因其繁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来学习制度和文化,进入教学第一部分《通向世界之路》。“路在何方”?是陆路抑或海路?通过展示唐朝对外交流历史地图,以及王建平著《唐代长安的对外开放及其意义》中的资料,说明唐朝兼容并蓄的开放特点,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传统,而且在政治上扩大了唐代对外影响,也使得唐代文明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形成了空前的开放态势,取得了辉煌成果[2]。“一带一路”建设得到世界多个国家的认同与参与,成功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展示了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底气,一个国家的兴盛往往与其对外交流开放有着密切关系。老师分享自己在日本的旅游影像,指出其中中国文化的代表符号,引导学生领略中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之势,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
  (二)《惊涛骇浪——生死两茫茫》
  公元742年,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请鉴真派弟子到日本传佛,鉴真欣然应允。但他的弟子却认为“远涉大海,百无一至”。55岁的鉴真坚定地表示:为了宣扬佛法,“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弟子们深受感动,决心和他同行。12年中,先后五次率众东渡,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失败;尤其是748年,鉴真第五次东渡时,海上“风急波峻,水黑如墨”,渡船漂流了十四天,才在海南岛南部靠岸。鉴真因过度疲劳,染上暑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但他东渡之志弥坚,从未动摇。公元753年,已66岁高龄的鉴真率领二十多人,和归国的日本遣唐使一起乘船赴日本。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了!鉴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欢迎。课堂上通过描述故事细节,使学生沉浸在鉴真大师不畏艰险、将生死置之度外弘扬佛法的伟大精神中,那么,“生死大海何为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是承诺、信念、毅力和坚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样的启发式教学,“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水到渠成。在日本东大寺,叶老师将自己题有“唐风洋溢奈良城”的瓦片按传统放在屋顶,展示一位中国普通教师对鉴真大师的敬仰和怀念。
  (三)《大漠孤烟——饱经沧桑的西行》
  教师以玄奘独自在茫茫无际的大漠前行作为每张PPT的底色,随时随地烘托教学目标——“无明长夜何为灯”?通过历史地图和数字史料,引导学生探讨玄奘西行的原因、伙伴、困难、成就。公元645年,玄奘回到了阔别近二十年的长安,他已是鬓发斑白的老人了。在古代交通那样困难的条件下,他游历了十七年,走了五万里路,周游了大小一百一十个国家,带回了六百七十五部佛经。前后用了十九年时间,译出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有一千三百多万言,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有目的、有意志、有追求的精神,从3世纪以来西天取经的事情中就能看出来,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
  (四)“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在远方。在课堂总结时,叶老师请八年级的学生回头看看,一路的学习和成长中,面临越来越近的升学压力,当我们走的太远、太累的时候,是什么支持我们继续前行?学生纷纷表达是因为我们的梦想值得我们坚守。在人生路上需要不断汲取营养,克服各种困难,成为更加优秀、内心强大、信仰坚定的人。课后进一步思考:当年的这些个人行为,为什么会使他们名垂千古,成为“国宝”?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
  叶德元老师以“敢问路在何方”作为课堂主线,将唐朝的对外交往分为四个篇章,选取教材中两个重要内容《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精心设计,让学生一步步“经历”历史情景,并与历史人物产生共鸣,特别是课后思考引导学生从个人自我成长到忠于人民、报效祖国,促进个人与社会、国家的良性互动,这本质上是一种情感认同、价值观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认同教育,从而培育学生具有家国情怀。
  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有老师评价叶德元老师的课细节感人,眼中有人,丰富了学生的德育体验,立意高远。但是也有不少老师提问:基础知识如何落实呢?练习呢?师生互动呢?这也看出有不少历史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很僵硬地围绕在传授知识、做题训练上,甚至是最终目标考试成绩上,看不到课堂上鲜活的生命,思维和情感的流动;形式上也没有常见的分小组坐、充满了举着手叫着说“我来我来”的热闹。但叶老师的这堂课充分诠释了课堂教学既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个体尊严与价值意义,又将学生长期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3],不正是初中历史教育的目标吗?
  有专家认为历史教育的根在培养人格,命在形成思想,魂在价值引领。学科落实决不是在学科知识点的教学上贴出“德”的标签,而是要在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体现学科对健康完整的人的理解和要求。无论是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还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历史教学在“立德树人”、培育家国情怀上具有独特优势,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具备相关意识,并能适时适地地运用。因此,笔者建议在实施教学时,必须目中有人,强化价值引领在备课中的作用,深入发掘教材中立德树人的内容,丰富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甚至肢体语言的精彩等),有以下建议。
  ①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整理教师或学生在历史故地旅行中的收获,并将自己“嵌入”到历史中去,激发、引领学生“经历”历史,升华情感。
  ②课堂教学中,通过细节描述的力量,尤其是教师本人“在现场”的行为表现,可以将“德”的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潜入学生心灵,塑造健全人格。
  ③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地图和数字史料,创设新情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史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系统和多角度的分析,提取关键词进行关联,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④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现实发展紧密结合,引发学生同理心,激发他们不断开拓进取的动能。
  三、结语
  总之,教师只有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对学生的关爱发自内心,溢于言表,并且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融入教学,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领悟。跳出为教而教的认知,上有意思、有意义的历史课,使历史课堂成为有态度、有温度的地方。同时也展现老师享受生活、享受教育,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一面。
  【参考文献】
  [1]本刊评论员.深入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J].上海教育,2013(28).
  [2]王建平.唐代长安的对外开放及其意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崔允漷,陈霜叶.三个维度看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光明日报,2017-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