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需贯彻德育教育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对应学习环境中了解到德育和历史两方面知识。由此可见,教师需对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学习形式进行创新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基于此,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71-01
  引言
  德育教育培育的重点就是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素养,并在一定基础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价值观。从综合角度来说,初中历史教学主要围绕中外古代、近代史的内容进行综合教育,而这一部分历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发展的意义。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了解社会的发展导向,也间接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教学效率。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历史教学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树立“以史为鉴”的思维意识,促使学生在感受历史变迁的同时认知社会建设形势。由此,德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体会到发展性的爱国素养和精神素养的综合价值。首先,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一定氛围中感受到新时期社会价值观及崇高的爱国理念,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特别是社会形势的日益复杂,也需要学生掌握一定法律、道德素养,减少学生道德缺失的现象[1]。其次,中国古代历史中也具有诸多可借鉴性的发展态度和情感意识,而历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合理的教学氛围中理清自己的责任价值观,这对于提高学生对历史情感的理解有积极地作用。
  二、基于德育教育背景下的初中历史的教学策略分析
  1.以史为鉴,宣扬道德观念。
  新时期历史教学中,教师需秉承着正确的历史发展观,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知与理解。由此,教师需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至课堂活动当中,并引导学生对各类历史文化进行探究,促使学生能够清晰认知历史的作用。特别是诸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是无用的,提不起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这也对学生的发展有消极影响。
  例如部编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围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历史氛围进行探究,并结合唐太宗统治模式下时代的发展形势进行综合理解。学生们通过查询到“贞观之治”的发展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此时,教师可借助互联网设备重点讲述贞观之治的历史意义以及对当前我国发展的借鉴价值。由此,学生们联想到了诸多爱国诗人,并根据他们的历史事迹联想到他们的只过理想和道德精神。其中,不仅仅包括陈子昂的在登幽州台过程中的见解而彰显出为国效力的理想,还包括其他时代中文人的爱国情怀。通过引导学生对古代历史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带入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并加以见解。此时,教师需在历史课堂中对开元盛世背景下的唐朝治国理念进行阐述,包括于文化交流背景下繁荣昌盛的国家发展形式等等。最后,需引导学生在视频介绍(如《百家讲坛》)中对各类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意义进行进行对比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从而深刻了解各类历史事件的基本内容和借鉴意义[2]。
  2.创新教学,渗透德育理念。
  选取合理的历史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在一定基础中实现德育理念的创新与融合。由此,教师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营造出一个较好的历史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创新教学中还应融入各类教学设备,摆脱传统宣讲式教学的刻板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结合多媒体设备中放飞自己的见解,有利于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部编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需建设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和发生时间,让学生在一定探索基础中初步掌握一些必要的历史背景。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创新的设备,例如棉纱机、火车等器械对当时工业、交通产业的发展的必要性。此时,教师可针对性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当前现代化工业形式的异同,促使学生能够在该基础中对养成持续发展的意识。此外,教师需在对比的过程中阐释中学生必要的学习理念,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了解到新时期学生应当具备的社会观念。最后,教师需对课堂中所学习的历史内容进行总结,通过合理的教学总结和教学探索,使学生能够在该教学模式中是认知到道德观念对提升自己能力的必要价值。
  3.联合教学,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还应当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发展价值进行综合性讲述,且讲述过程中需全面渗透艺术、文学、社會学科内容[3]。同时,教师还应当重视理论与实际的兼容,构建和谐的历史学习环境,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内容的感悟与认知。
  例如部编版《民族大团结》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需重点讲述民族大团结的内涵,借助信息化网站展示不同民族的民族氛围和民族风情。此时,教师需结合政治学科和语文学科内容,分析民族团结对我国发展的政治意义,并从唯物价值观的角度分部须民族团结的作用。同时,教师需提出“民族团结对我国发展有什么作用?”通过对应的提问,让学生收集回、傣、朝鲜族等56个民族的基本生活习俗,促使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内容的情感交流和情感意识。通过讲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并结合“台独”这一历史事件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理解,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涉及民族学或汉语学的文学著作,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近代中国发展的缺陷。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形式的内容,并结合课本当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最后,教师需为学生讲述不同角度下历史氛围的发展观,让学生体验该氛围中的历史氛围,从而让学生了解民族传承的价值方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融合德育价值观和历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根据根据历史学科内容联想到新时期学生需要具备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同时,教师需采用多形式的历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较好的德育理念和德育价值观,促使学生的个人发展更为全面。
  参考文献
  [1]陈志和.试论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7(7):138-138.
  [2]庄国真.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数码设计,2017,v.6(11):164-165.
  [3]张虎.浅谈中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时代教育,2017(18):40-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8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