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信息化下小班额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身,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化静为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正好与数学学科的众多方面形成互补,如果我们能将信息技术与小班额数学学科进行整合,就能擦出更大的火花。小学小班额中高年级的数学较低年级更加枯燥、更加抽象,绝大部分的中高年级学生对学习数学毫无兴趣,更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反感。因此在小学小班额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更要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那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怎样进行整合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呢?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教学,说说个人的一点心得。
  一、新课导入阶段
  利用多媒体进行新课的导入多用在低年级,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习心理倾向。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情景导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我认为在中高年级更应该在新课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新课导入,首先中高年级的数学知识较低年级有了更多的抽象知识,也更枯燥,大多数的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不高,因此利用多媒体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就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中,圆锥形的沙堆有些人见过,而有些人没见过,而更多的人见过而没有人去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码头卸沙船卸沙的情景,让学生认真观察,当随着沙越堆越高,越堆越多,逐渐形成一个圆锥的时候,随着沙堆的不断增高,圆锥的逐渐形成,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慢慢提高,学生感到无限好奇,兴趣也骤然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任何的困难也都能克服,自然也就不会觉得今天的知识多么枯燥了,我们新课导入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现实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知晓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教学阶段
  大量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素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再枯燥、单调,教师能灵活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教学特点选择不同的素材资源进行特色教学。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论用数字、图形、符号、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都得到发展。在六年级第一单元的《圆的认识》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演示,先让学生看到画面中车轮都是圆形的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的行驶场面……接着再让学生看到画面中车轮“变成”了三角形或多边形行驶的场面,最后画面又出现轮子是椭圆的行驶场面,学生观看后,个个笑得前俯后仰,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这样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的教学情境下,已经唤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此时,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就行,其他形状的轮子都不行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处于兴奋又愉悦的心理状态。这样,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便弄清了道理,深刻地认识了圆的特征,也培养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上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又如六年级上册三单元的《图形的变换》中的“平移和旋转”这堂课,如果光靠教师对图形变换的简单操作为例子,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完全想象出来,而静态的教具又不能完全展示效果,学生观看的视野也不够充分,感受也受到限制,课堂的重难点不能更好突破。但利用计算机教学就方便多了,把平移和旋转状态中的基本图形制作成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变换后的图像一目了然,最重要的是整个图形的变换过程也生动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让平时只能口头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与“实际操作”有了完美的结合,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课堂教学目标有了更深刻的突破。在教师的引导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或小组活动在电脑上操作,利用多媒体工具软件改变图形的轴心和平移点,让学生展开思维,进行学习交流,与学生展开互动,再次突破重难点,寓教于乐。课堂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从学生动手自主探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学生练习阶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不同的生活情景,把各种不同的问题隐藏在生活情景中,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不是高高在上的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而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接触着数学、感受着数学、应用着数学,利用数学这把锋利的武器解决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数学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以及应用当中。比如在《正反比例》一课中,学生学习了正反比例知识后,对这部分知识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习,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针对学生的这一疑惑,我在新课教学后,出示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棵又高又大的树,园林工人很想知道这棵樹到底有多高,工人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在保护环境与解决问题之间达成一个一致的方案。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一情景,说说有什么办法。在学生经历思考、讨论还不能解决问题后,启发学生认真观察树在阳光照射下出现的影子,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树的高度与它的影子是成正比例的。我们可以根据正比例的特点,先求出某一个矮的物体的真实高度与影长的比值,利用树的影长除以比值,就可以正确测量出树的真实高度,又不破坏树木,还能保护环境。通过这一练习,不仅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让学生深深明白,正反比例知识不是枯燥的,它也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提高了开放的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和理解数学。
  四、课外拓展练习
  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一个公式可以有不同 的探索过程,学生多掌握一种方法,对他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课后我会布置一项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找找还有没有解决今天问题的不同解法。学生可以利用上网、查阅各种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这项作业,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它是完美无瑕的。
  总的来说,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小班额中高年级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和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小班额数学课程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陇原名师”专项课题“小班额数学活动课有效教学设计策略探究”(课题编号:GS[2017]MSZX178)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范娱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