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为研究对象,依据教育学基本理论,提出了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基本目标和特点,认为课余体育训练作为学校体育环境中的一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本文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理论上论述了中小学课余體育训练的基本目标和特点、存在问题、发展课余训练的对策建议。但我国现行的学制、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法等,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研究目的
  现代体育运动竞争的实质,是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的较量,而中小学是培养强大体育后备人才的启蒙训练基地,通过课余体育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对未来实现和保持竞技体育强国起着长期的、全局性的作用,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近几年,我国中小学的课余体育训练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传统项目开办以来,向国家、省运动队、体育运动学校和体育学院输送了大批的优秀后备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振兴做出了贡献,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
  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理论上论述了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基本目标和特点、存在问题、发展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对策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和特点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主体是学生,为了使其身心全面发展,应该加强身体训练,促进其身体正常发展,提高生理功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同时注意培养学校的体育运动骨干并为参加高一级别的竞技比赛准备坚实的后备力量。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课的学习。由于课余体育训练的活动特点,不可避免地在学习上、精力上会对文化课的学习以及其他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及时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积极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两不误,从而取得共同进步,达到学校体育业余训练教育的根本目标。
  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学校体育训练与一般运动训练的共同特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同普通训练过程比较,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处。其共性表现为训练内容具有专门性、训练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承担运动负荷的极限性、运动竞赛成绩的表现性。他们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专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而最终的结果都是要使运动员在各类比赛中发挥最佳的运动水平,创造优异的成绩。
  3.目前中小学体育课余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轻培养输送,重比赛名次
  中学时期是选好苗子从小培养,系统训练,打好基础,输送后备人才的关键阶段.但是,由于少数人注重本校在体育比赛中的成绩和名次,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忽视了系统训练和培养输送.具体表现在,选才时注意运动成绩,大量的早熟运动员虽然比赛成绩相对较好,但是输送率低.在训练过程中忽视了基础训练,向成年化发展,使训练缺乏系统性,未能发挥学校课余训练的作用。
  (2)追求升学率,课余训练得不到保证
  有部分中学领导对体育认识不足,对学校开展课余训练不够重视,“重智轻体”的思想严重,唯恐运动队训练拖了升学的后腿,不愿开展课余训练,认为参加训练或比赛,影响学习,旧的功课不巩固,新的功课无法补,同时补课与训练时间发生冲突,造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影响了运动员课余训练的积极性。
  4.进一步发展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对策与建议
  (1)端正指导思想,建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制度
  首先要解决好各级领导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问题,建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制度.学校应把体育课余训练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把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努力克服短期行为,把追求比赛名次,为学校争夺锦标转移到向上输送人才,争作贡献上来。
  (2)处理好课余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首先应形成思想工作、学习、业余训练一体化管理,建立各种制度和措施,把运动员的课余训练和文化课的学习纳入学校或教务处的工作计划之内,定期检查,特别是文化课跟不上中等水平的学生,应停止训练,让其补课.有关领导、班主任和教练员要经常深入课堂、检查运动队的作业,定期召开运动队领导组会议,听取情况,及时处理.外出比赛和假期集训期间安排一定时间补上文化课。
  四、结论与建议
  课余训练的发展关系到百万学生的前程,同时,它更肩负着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的重任,课余训练任重道远。在制定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面要立足长远。 根据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可制定多年训练计划,主要目的为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一个总目标,我们在重大比赛期间,可依据多年训练计划,制定年度训练计划。为了保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重视是非常关键的。从小抓起与中学、大学对口衔接形成一条龙。保证训练的连接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后备人才。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业余训练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都有赖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切实开展,是体育目标的实现重要保证,也是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重要途径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8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