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身心与数学一起动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下,对于数学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更新,而更加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加受到重视。课堂教学不能简单依赖教师领导,而更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的身心与数学一起动起来,让学生个性与活力充分释放,让数学课堂生动活跃起来,这将会极大提升教学的活力与教学效果,更是科学有效的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数学身心跟随数学一起动起来,就是在让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紧跟数学课堂的步伐,在强化学生在数学课堂的有效参与中,讓学生感受到活跃课堂,趣味教学,让数学学习可以留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与数学一起“活”起来。
  关键词:初中数学;参与意识;能力培养;教学氛围;思维过程
  一、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而理论化的学科,复杂程度与其他学科相比也更加高深的,而反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之中,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比较枯燥而乏味,对于数学课堂的兴趣也不高,对于数学课堂的培养是不利的。在教师数学课的开展中,课堂也比较枯燥,数学知识学习集中在大量理论与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较为疲惫,而在教学任务与进度的要求下,数学课堂又必须兼顾一定的速度,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并且数学兴趣不高的学生,数学成绩则愈发地不理想。在现在部分不得当的数学教学中,数学的学习晦涩而缺乏活力。一些学生甚至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信心而丧失主动,对于数学兴趣的培养很是无从谈起。因此,数学课必须让学生的身心与数学一起动起来,感受“活”的数学课堂,集中注意力与思维,在“动”的过程中深刻领略到数学的美丽,在“动”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激发学习热情。
  二、开设新型初中新型教育课堂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数学学习是理论抽象的学科,学习数学学习是通过一定地数学活动的开展下而进行的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思维活动具有高度抽象化并且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知识体系下进行的,因此,对学生的素质与数学能力都具有高度的要求。数学知识体系的特点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而对学生对于数学文化与数学理论知识具有高度的掌握,对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能力也具有较高的要求。
  而初中数学又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在承接了较为基础简单的小学教学的数学学习启蒙期而进入了数学学习的上升发展阶段,在数学学习的复杂程度与重要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初中数学学习情况对高中数学的进一步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过渡期,因此,在认识到初中数学的重要性的同时在深入了解学生在数学理论化程度和复杂程度的提升下群面临的问题与教学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更加科学有效合理的策略优化数学课堂,努力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与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对数学具有高度学习热情与解决能力,对自我数学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自觉性而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大大加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同时着手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与课堂氛围的打造,让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打下坚实基础而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游刃有余。
  三、优化数学课堂,让学生身心“动”起来
  (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感悟到生活实际的结合,数学本不是形而上的,数学课堂更应该源于生活而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之中,在教学之中更应该挖掘生活中的场景,为学生创设出活跃生动的教学情境,用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活动与教学方式结合生活体现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例如,在初中数学的几何中,完全可以结合生活中所具有的几何知识,如建筑结构,家具型态等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几何知识,引入数学几何理论知识教学,从而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氛围与学生参与度,从而让学生的思维与注意集中起来,活跃起来,让学生身心与数学一起动起来。
  (二)重视数学实践,培养学生兴趣
  任何理论知识都离不开实践过程,在数学知识的教授中更要重视对学生数学的实践能力培养,多以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热情,而在数学知识实践的课堂上更是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例如,在《三视图》一章节的学习中,大可学生发挥自己思维制作数学模型绘制三视图,从而深化学生在《三视图》中的学习。
  四、结语
  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打破数学晦涩乏味的刻板印象,创设情境,设立问题进行趣味教学,牢牢吸引学生注意与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课堂“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身心与数学一起动起来。
  参考文献:
  [1]王兴福. 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金爱冬. 数学教师信念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李清. 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课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