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挫折教育伴随幼儿一起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挫折在人的一生中在所难免,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源泉。幼儿期,老师和家长应对幼儿开展挫折教育,直视挫折,不要让孩子总是赢;直视挫折,不要给予孩子过分的夸奖;直视挫折,不要给予孩子过分的溺爱。让孩子在幼儿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当今后孩子遇到困难时就会坦然地面对,并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去战胜困难。
幼儿 挫折教育 直视挫折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025-01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一生的教育始于幼儿教育,幼儿挫折教育系在科学的教育思想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勇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陈美莺,2015),幼儿期我们应对幼儿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挫折教育。
1.直视挫折,不要让孩子总是赢
有些家长不愿意看到孩子失败,和孩子玩耍时,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赢。其实,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变成赢得起而输不起,对孩子今后的成长缺乏帮助。有些家长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家里总是很要强,如:玩游戏总是要赢,如果不是他贏就会大哭大闹。
类似情况,笔者在幼儿园也有很深的感触,有些小朋友无论做什么,都“只能赢不能输”,比如:有的小朋友吃饭总想争第一名,如果不是第一,就会哭;玩游戏时,总是要争抢自己喜欢的玩具。
面对上述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老师与家长交流,共同配合,在跟孩子玩游戏时,不要总是故意输给孩子,适当的给孩子一些挫折,让他能够正确面对失败,与此同时,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而不是批评;二是作为老师,积极主动创设情境,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挫折教育活动,比如:让胆小的孩子走独木桥、让怕黑的孩子去暗房间拿东西、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孩子开展竞赛活动等,让幼儿学会正确对待输和赢,提高抗挫能力。
2.直视挫折,不要给予孩子过分的夸奖
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如果过分赏识,就会让孩子变得自负。一旦遇到强手、被击败的话,很容易丧失自信而变得自卑。相对赏识教育而言,对孩子开展恰当的挫折教育,可促进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我们习惯于让孩子在有赞扬的环境中成长,而过分的赞扬往往会适得其反。无论是家长或老师,也应该让孩子明白失败比成功其实更重要,这样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就不会因为心理的承受能力太低而接受不了。孩子遭遇失败后,情绪一般会比较激烈。一方面,老师或家长要尽可能引导孩子诉说,耐心倾听,表示理解和安慰,引导孩子疏导情绪,战胜失败;另一方面,家长或老师可适当运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冷处理等方式,让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应该具备面对挫折的勇气。
此外,我们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一般表述的很笼统,比如:你真棒!你做的真好!其实,我们应进行针对性的表扬,否则孩子自己都不知道他什么地方得到了表扬,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表扬,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3.直视挫折,不要给予孩子过分的溺爱
当今社会,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人,视孩子为掌上明珠,认为孩子是整个家庭的中心,是家长宠爱的宝贝,受不得半点委屈,样样事情都要依从孩子,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形成强烈的“以我为中心”的心态和任性的性格,受不得一丁点的委屈和挫折。老师或家长要正确面对孩子的受挫,允许孩子受挫,尝试和孩子共同在挫折中站起来。在教学实践中,老师或家长可以创设一些挫折情境, 有意识的给幼儿一些“困难”和“失败”,给予幼儿系统的、针对性的挫折教育,让孩子从溺爱中走出来,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抗挫折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合作、宽容和友爱。在幼儿园,老师可以开展一些障碍游戏、木偶游戏以及讲故事等情境,促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困难和失败感。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帮助孩子勇敢的去努力战胜困难,比如:幼儿不会画画的时候,告诉他“你会的,相信你能行的”。
作为老师,应教会幼儿用语言而不是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幼儿体会到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经常提醒孩子,“你已经长大了,遇到问题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而不是哭,老师也不喜欢哭的孩子。”
4.结语
幼儿挫折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挫折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养成独立、乐观、自信等良好的品质。幼儿时期,我们老师和父母都要敢于让孩子往前走,让孩子感受挫折,正确面对挫折,让他们经受一些恰当适度的挫折教育,让他们能够初步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咸,从而笑对人生,获得战胜困难与失败的信心与勇气,获得生活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美莺.挫折教育是幼儿成长阶梯[J].教育家,2015(06):81.
[2]田宇娟.浅谈教师该如何对待幼儿的挫折教育[N].发展导报,2017.05.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0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