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充分学习新时代背景下“资助育人”工作理念,切实加强自立自强教育

充分学习新时代背景下“资助育人”工作理念,切实加强自立自强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物质资助向资助育人的转换,是新时代社会背景下高校资助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高校资助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资助,不能仅仅只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更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在离开学校后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经济困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以往的资助工作中,物质资助为主,是“授人以鱼”,新时代背景下,资助育人,更加强调资助的育人作用,强调资助工作对学生个人的提升作用,则是“授人以渔”。
  关键词:新时代;“资助育人”;自立自强
  
  “资助”与“育人”两个词的结合,不是对高校资助工作的限制,而是对高校资助工作的一种拓展。2017年底,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里规划了“十大育人”体系,《实施纲要》指出,坚持把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指向,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十大育人”体系即包含了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将资助育人工作提升到了国家政策的层面。
  无论是“资助”工作,还是“育人”工作,都是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但是分属于“教育、服务、管理”三大职能中的不同职能。在以往的工作中,资助是一个事务性较强的工作,在进行资助工作时,侧重于服务,以精准作为资助工作的核心,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资助项目分配精准,资金发放精准。通过精准的资助政策,已经精细的资助工作方式,将资助工作做精,做细,做实。使得资助金中的每一分都能够资助到最需要的人,使得每一个需要得到资助的学生,能够获得最为合理,最为合适的资助。而育人工作,在往常的工作中则属于教育性的工作,侧重于教育,属于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与感化,育人工作是全方位的,是贯穿于整个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的。然而资助育人,在原有的工作中,常常会觉得有一定的困难或阻碍。如何将物质资助,逐步转化为资助育人,是资助基层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并逐步完善自身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日常的基层资助工作过程中,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我校的资助体系发展的越来越完善,有偿性和无偿性的资助政策均较为充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寻求资助的过程中,也渐渐的从有什么资助申请什么资助,慢慢的个别学生产生了挑选心理,即只选择无偿性资助,产生了“等、靠”的心理,不再想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家庭经济的困难,而是等着国家政策或学校政策的资助,或对资助产生了依赖心理。这个是资助工作者们所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也是新时代下资助工作逐步完善过程中,一些投机分子产生的不良思想。
  自立自强教育是资助育人的基础,培育学生自立自强精神,方能使学生走的更远。因此,高校资助基层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学生自立自强教育,引导学生先自助,推进先自助后资助的资助工作理念。
  1.先自助后资助,有偿资助与无偿资助结合,合理配置,正确引导。例如:积极动员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偿资助)解决学生学费困难后,仍然有困难时,帮助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无偿资助)。同时,正确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为学生推荐与其专业相匹配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劳动所得,并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2.创造平台,树立榜样,激励学生自立自强,不断进取。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动态,鼓励他们以学习成绩优异为荣、以能力强大为荣、以活动积极为荣,不因经济困难而退缩,而放弃向上的动力。举办以“自立自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一方面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方面宣传自立自强精神,国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进取。组织优秀的自立自强代表做宣讲,利用朋辈教育,让学生从身边人的事例上切实体会到自立自强精神的魅力,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不断奋斗。
  “资助育人”实际上是新时代的需要,是学生的需要,也是对资助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的要求。希望通过努力,学生能够在大学里收获到更多,成长的更快。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共产主义建设者,祖国未来的栋梁。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共教育部党组,2017年12月4日;
  [2]顾延欣,易宏波.精准资助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综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5):100-101.
  [3]陈乃车,曾剑,唐闻捷.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7,38(05):152-155+159.
  [4]武立勋,胡象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对北京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2):72-78.
  作者简介:
  宋参(1990.7-),男,籍贯:湖北恩施,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
  叶宇晶(1999.1-),女,湖北省荆门市,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本科在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5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