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北民歌《兰花花》的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歌曲《兰花花》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信天游陕北民歌,是陕北民歌中“信天游”的代表体裁。经过改编后,丰富了音乐篇幅和内容,增强了戏剧色彩,实质更加感人,整个艺术表达更加完整。
关键词:艺术特色;曲调结构;改编创作;音乐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途径多样化的影响,流行音乐、港台音乐、网络音乐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热爱,民族民间音乐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陕北民歌的中学音乐课程资源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课以陕北民歌《兰花花》资源为素材,论述了陕北民歌融人中学音乐课程的实施策略,旨在对陕北地区中学音乐课程内容进行拓展实践。
陕北地区地处西北,西北地区的汉族民歌以陕西及山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为主。从地形上可以看出,以陕西为中心,向四面幅射。这个地区以高原为主,山歌成为西北民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歌种。如各种“信天游”、“花儿”、“爬山调”等,已闻名遐迩,广泛流传。所以陕北民歌深受蒙古长调和青海花儿的影响,其演唱方式既有长调的苍凉悲抑,又有花儿的悠长拖腔。 再加上陕北地区特有的恶劣自然环境、贫瘩的黄土高原,造就了优美的抒情与凄苦的哀叹相交织的独特艺术形式。
《兰花花》故事讲述的是一位旧社会美丽的陕北姑娘,她与她的情哥哥情投意合,但其父不顾她的反对,强行将她卖给“好像一座坟”的地主“周家猴老子”。但是兰花花并没有屈服,她为追求自由与爱情,“拼上性命”逃出周家与情哥哥重逢的感人爱情故事。《兰花花》热情歌颂了这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她勇于冲破封建礼教 ,敢于挑战黑恶势力的反抗精神。
《兰花花》作为陕北民歌的代表作品,必然有其突出的音乐优势。从曲调来看,《兰花花》激昂饱满,热情真挚,不仅能够表达出丰富的人物情感,还具有典型的陕北信天游风格。高亢的曲调和开阔的音域是《兰花花》最具动人之处。这首歌主要采用的是羽调式,曲调会随着内容与情绪的变化,而运用一些变异性的润腔装饰,这种处理能够将信天游的独特韵味充分地展示出来。《兰花花》的曲调由上句与下句多次反复组成,具有较为明显的对称性。歌曲的前两段音调高亢有力,通过两次四度跳进的运用,提升了歌曲的主题意境。同时也突出了女主人美丽、灵动的气质。之后的几段,运用了大二度的音程来代替前两段中的四度跳进,使曲调由高亢转为凄婉,将女主人的无奈和痛苦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出来。从整体来看,《兰花花》的整个曲调是由高音逐渐转为低音,全曲两个旋律相互响应,形成了强烈的旋律对比,将抒情与哀怨恰到好处的展现了出来。
从旋律来看,《兰花花》曲调通常以悠扬的高音开始,逐漸向着低音行进。全曲共有两个乐句,由于整首《兰花花》都是前后呼应的对称旋律,所以这首歌曲的旋律对比性较强。但是从曲调来看,还是根据内容的变化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因此其音乐形象丰富而鲜明。
陕北民歌使用的大多为陕北方言,许多地方与普通话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比如第一段“青线线(的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地爱死个人。”这段歌词中的“线”在演唱时,采用儿话音来唱出,而其中的“生”字采用典型的陕北平舌音来唱出。更加明显的是“下”字,陕北方言是“ha”。“人”字是采用后鼻音“reng”来唱出。这些明显的方言特征,我们在信天游中经常可以见到,是陕北民歌特有的音乐语言特征。
新曲《兰花花》是作曲家王志信在不改变原民歌风格的基础上》改编成为叙事性与戏 剧性相融合的独唱歌曲。新编《兰花花》从调式结构、旋律节奏、音域扩展、速度、力度、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均加以改进,增强了歌曲的内在张力,极大限度丰富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对歌唱者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结构曲式方面也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发展,新曲的曲式结构为A+B(a+b+c)+A1三段体结构,在思想内容和声音的技巧发挥上,都比原民歌表现得更深刻、细腻、完整。
A 段落:去联想这样一个画面---兰花花出生了,人们在赞美兰花花的美丽动人,演唱时是喜悦的,欢快的,声音应该高亢,明亮。配上钢琴连贯,柔和的伴奏,上句中两个不同旋律上的长音,在调性上,由原来G大调转C大调,突出了色彩的对比。全段规整的节奏,深沉的音调,深刻表现了人物的情绪。
B段落:表现了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兰花花要在她父亲的逼迫之下嫁给猴老子,兰花花的心情是极度悲伤和绝望的,速度比A段紧凑,进一步表现了兰花花的内心,最后在渐弱中结束。表现出兰花花倔强不屈的个性,突出了歌曲的主题。包括三个不同 层次的小段,过门速度渐快,加上钢琴伴奏的强劲的衬托,情感沉重,承上启下,引出兰花花不幸婚姻的原委。这就要求演唱者要有很好的演唱技巧,这一部分着重表现兰花花对恋人的恋恋不舍和抗争不过之下,被强迫抬进周家的无奈。
A1段落:A 段的再现,调性回到原调性上,这段描写了兰花花不顾一切地见到了心上人,并幸福地在一起的情景,钢琴伴奏加上了饱满结实的多声部和弦的渲染,演唱时,要舒展、流畅,情绪激昂,音乐也从急促的节奏中回归到平稳安静中来。
《兰花花》的歌唱艺术是依靠优美的歌声和丰富的情感来共同表现的。再优秀的嗓音、再动听的歌声,缺少了真实、丰富的情感,就如没有色彩的油画,让人感到单调乏味,画技再高也只能称为素描。在歌唱艺术上来说人的声音只是一种音乐语言工具,只有以“声”唱“情”,以“声”表“情”才是目的。歌唱的声音可以通过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精湛。要想真正演唱好这首歌曲,就必须准确地把握《兰花花》的一些艺术特征,从而更好地塑造兰花花这个人物形象,并通过自己的联想展开丰富的思维想象,由此得出自己的认识,反应于内心,进而构筑起生动的音乐想象,并运用准确的 语言和娴熟的声音技巧,把作品的思想内涵生动具体地表现 出来,达到声音、情感互相融合的目的。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艺术个性,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
《兰花花》带有非常浓厚的陕北民歌特征,这首歌之所以广泛流传,不仅因为它具有传奇而真实的故事色彩,也因为拥有优美动听的旋律和丰富多变的情绪情感。多年来,很多歌唱家都进行过不同的演绎,虽效果不同,但都注重情感与发音方面的处理。音乐教学与社会紧密联系,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课程资源不能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脱离。除了常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定期邀请民间艺人来校讲座或进行现场 表演。要多开展民歌赛、艺术节等文艺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自体验民间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使平时对课堂音乐的学习有一个实践过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58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