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随着新教育理念的发展及新课标的覆盖,初中教育正处于教学改革的关键期。信息技术因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逐渐推广及普及,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成为一门重要学科。本文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入手,分析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方法,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以求为更好的服务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中学新教育实施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科学的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及新理念,成为了当代初中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传统教学内容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是枯燥无味的,课程设计僵化,比如利用word汇编文档,掌握一些基本的汇编语言等等,不能够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没有动力,不愿意认真操作,降低学习效率,影响了教学实际效果。
  2、传统教学管理相对不够严格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一般是在机房完成的,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在教室完成教学的课程来说,计算机机房能够吸引学生的东西太多,计算机上会有很多的软件、游戏等等让学生不能认真的对待学习。而且,不同于教室管理,信息技术老师进行课堂管理难度较大,形成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自由散漫习惯,没有真正的学习自己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
  3、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在初中,每个个体之间的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是从小就开始进行计算机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能够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得心应手,这一部分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掌握会很快;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在初中之间完全没有接触计算机,所以,到了初中,在信息技術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从头开始学习,学习的效率会很慢。另外的一些学生就是界于两者之间的,对计算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掌握了一部分的知识,但是掌握程度并不好的同学。在开展传统教学时,很难将讲学内容覆盖到所有学生,从而那些对计算机掌握不高的同学就会因为听不懂,不会操作而失去了对计算机的兴趣,如此造成恶性循环。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自主性很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经由传统的“保姆式”辅导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服务教学,在为学生搭建好信息生活平台后,就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2、注重学生协同意识的锻炼
  团队协作能力是现代信息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的必要能力。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上,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将班级成员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根据小组情况,合理布置信息技术作业任务,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合作协作平台。特别是合理的设置一些仅凭个人努力无法支撑和完成的操作任务,需要几个学生一起或学生和老师一起配合才能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分工和协作,建立了良好的团队氛围,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掘
  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创新思维的形成期和发展期。而信息技术领域的最重要能力就是创新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阶段兴趣爱好开始逐渐多样化的特点,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广度,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和巩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法和案例
  1、生活式教学
  信息技术不单是学校教育,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全覆盖,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信息技术教学也不能局限于课本,要拉进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信息技术学习更接地气。比如说,要把教授的课程与网购、微信自媒体创建等内容结合起来,让信息技术知识能够快速转化为生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动力。
  2、趣味式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探究式教学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因此,在实际的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趣味式教学,用趣味化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内心对信息技术的美感。比如,在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涉及到一些游戏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交流,从而掌握应该学习的知识,真正的发挥出趣味教学的价值。
  3、发散式教学
  利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可以帮助学生以计算机为媒介,在电脑中构建模型,将想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还原成现实。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水平和逻辑再现能力。通过发散性教学也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课堂上,抛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诸如“在Win10操作系统下,如何删除一个文件夹”,学生可以自由回答,尽量搜集更多的解答方案,最后由教师做总结。
  4、激励式教学
  初中阶段,合理的建立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提升有重要的效果。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改革上也要引入激励式教学。例如,在计算机教学机中设计一个能在公共计算机上展示窗口,为每一名小学生建立一个独立区域,用于每个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成果展示。每周或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把自己最新的学习成果或成绩通过“展示窗口”来向大家展示,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1、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按照各个阶段学生发展特点,科学制定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计划,让三年学习形成一个体系,比如,从系统操作学习,到使用办公软件、网站设计软件,再到学会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等等,要在教学上形成梯次。制定的计划也要根据最先进最流行的技术进行动态更新调整。
  2、要加强监管
  在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够任由学生完全自由的玩感兴趣的计算机游戏或应用,而是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约束,并且通过引导,合理的推送有用的正面的知识,让学生使用与学习有关的软件。
  3、重视不同掌握程度之间的学生进行交流
  每个人的学习基础不同,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对计算机有着不同了解程度的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的减少个体之间的差异。要尽量把学生按照基础水平分出层次,采取分层教育法,独立设计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让信息技术知识课程能更好的覆盖全部学生。
  结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改善,传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也会逐渐的显露出一些问题,教学工作者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为更多的培养出适合我国发展实际情况的信息技术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5(05):185.
  [2]杨晓宁.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J].学周刊,2017(09):49-50.
  [3]蒋志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1):111-112.
  [4]蔡万宏.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学周刊,2018(33):32-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