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站在大自然的视角发掘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美术课堂是孩子在初级阶段培养审美的重要基地。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对美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往往“美”就在身边,却感受不到“美”,更难以汲取大自然的美,并将之运用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不仅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启发、训练来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感知、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更要引导学生以丰富的体验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审美之门,发掘内在的感性认识,将内心的美体现出来。
  一、发现色之美
  马克思说过:“色彩的感觉是美感最普及的形式”。探究色彩之间的关系、体会色彩对比的美感、并能理性、客观地使用色彩创作出色彩丰富、鲜艳明快、和谐统一的画面,也是色彩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而在学生的实际绘画创作中,由于学生存在着色彩感觉的差异,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灵活的用色彩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让绘画创作具有良好的色彩效果。基于此,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五彩的颜色,而把课堂带进自然、在自然中寻找色彩的美,则是逐步培养学生了解色彩、研究色彩、运用色彩的最佳路径。
  在教学《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一课时,我将课堂与大自然链接,通过出示大量大自然的景色照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自然界中的邻近色的色调倾向,感受大自然中最美的色彩。从一朵奇花的姹紫嫣红、到山水间的翠色欲滴、再到雨后斑驳的彩虹、夜晚五光十色的霓虹……这些绮丽的美景所呈现出的和谐的色调,无不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设色的奇妙,学生在体会邻近色带给人的美感的同时,也辨析理解到邻近色的搭配规律与特点。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基础,学生在进行二度创作时便会模仿大自然中的和谐色彩,进行多种色彩明度和纯度的调和尝试,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几种标准色的使用上,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色彩真实自然,丰富多彩,充满着生命力。
  二、发现形之美
  造型能力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课程,一幅成功的美术作品,最先声夺人的因素之一就是绘画的形式感,而营造形式感的重要因素就是构图。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雪原图》在起伏的雪原上,杉树横向布局,如同五线谱中的音符,构成一曲富有节奏变化的美妙旋律;吴冠中的代表作《桂林水田》布局精妙,线条准确有力,点线纵横交织,繁而不乱,将江南水田的山色、水色、光色同时画出来,妙不可言。另一幅代表作《江南居》白墙、黑瓦、门窗、河,都是几何体,大大小小的各式几何形构成丰富多样的画面,孕育着无穷美感。这些传世作品都是汲取大自然的形式美的精华,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各种元素的形式构成,创作出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感艺术作品。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引导学生分析艺术作品中点线面的运用和形式美法则,如何以装饰和写实的手法来大胆进行艺术实践活动,表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也是亟待解决的教学难点。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的一切元素,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引导学生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看作是点线面,将纷飞的雪花、群飞的小鸟看成点,将层叠的梯田、交织的蛛网看成线,将无垠的大海、辽阔的草原看成面等等,达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清理出自然背后的规律与美感,并按规律去设计造型。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大师的创作手法,以诗情画意的形式表现点、线、面的交织,再现大自然形体组合的魅力,在构图的过程中探索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而不是平庸的模仿。
  三、發现材之美
  美术课标中指出,学生应“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 基于此,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形与色,深层次的领悟艺术作品的质感也尤为重要。在教材编排中,有诸多的课程都涉及到用不同的材质去创作作品。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认为:“每一种材质都有自己的特性,它们是可以被认识和加以利用的,我们如何处理它,它就会变成生命样子。”当学生对大自然中的材质有了一定发现认识以后,想要恰如恰如其分的将材质用好、用妙,就要深入了解材质的性格、特征,这样才能体悟不同的材质表情。
  其实,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一片落叶、一根羽毛、一截树枝、一块石头、一块纸板都有其独特的纹理,这些大自然的物体无不向我们显示着生命之美。可是这些事物对学生来讲司空见惯,他们并没有将这些事物同美术教学中需要探究的材质联系起来,也很难将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看成是材质并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构成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材质运用的成功案例,由此扩宽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灵感显现。
  六年级《用各种材料来制版》一课,就是一节检验学生能否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将版画技法与材质视觉肌理有机整合的一个课例。本课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用能产生肌理的多种材料来制版”。综合之前学过的拓印、粉印、刻印、漏印等版画制作方法,学生对版画的技法并不陌生,但如何巧妙利用不同材质的肌理创作富有新意和美感的综合版画却是教学难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触摸与感知大自然中海边的贝壳、路边的石头,树皮及树叶、鸟的羽毛、植物的种子等事物的肌理,让学生感知材料本身或光滑或粗糙、或平整或凹凸、或坚硬或柔软的肌理特点;再通过分析与联想不同材质的表面纹理特征及引发的不同心理联想,来感悟材质与肌理的关系。如一团揉皱的纸、一片只剩叶脉的枯叶、一块凹凸的树皮,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联想,通过这种体验与比较,加深学生对肌理的理解;最后通过对物体的拆分与重组,让其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创新的快乐和材料重组带来的乐趣。在整个体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大自然中所蕴含的多种媒材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引发学生对各种材料的再构思和再创作,让大自然的材质与美术作品美妙的邂逅。
  德国著名画家丢勒曾说过:对于那些能够发现美丽的艺术家们来说,自然就是美的聚宝盆。发现美,不仅要依靠我们的感官,更要依靠我们的心灵,相对艺术美和自然美来说,引导学生从身边那些普通而又平凡的事物中寻找灵感,发现隐藏在大自然中的美,进而用我们的智慧去把握美、创造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7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