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作要从小作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今国内教育中,国家高度重视语文教育,教育局推出了一系列新课改,目的就是提高全民的语文文化素养。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学课程,自古就有其雏形。随着历史的演进,国家与国家交流的深入,拼音、笔画、字词等的探讨融入了全球各地。其中语文作文也占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作文是人們结合所学所得而总结出的体会,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师们针对作文这一占比极高的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策略探究,提出了大作要从小作启的方法。这是为了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切入,从日常的简短作文开始锻炼自身的语文写作能力,进而放眼着手大作,将从小作文的所学所得融入到大作中,进而超越自我。
  关键词:语文;作文;小学;练笔;策略探究
  引言:
  小学语文中,不少学生对写作这一块充满着无从下手的恐惧,教师也因此焦头烂额。如何下笔、下笔又如何美化辞藻、会不会离题等等问题始终盘旋在写作的同学中。但是写作是考验学生语文水平的一项基本标准,只有通过写作,做出完整的语句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小练笔获得创作大作的启发,可以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小练笔提高日常语文写作的密度,进而加强语文的训练程度。语文教材是环环相扣、层层渐进的,而通过日常写作,学生的创作能力也会因此突破。新方法带来的效果不言而喻。
  一、语文课堂中的随堂小练笔
  课堂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场所,教师的教学新思路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质量。写作课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并有能力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有很多种创新方法[1]。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序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续写。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的语文教科书中,有课文《荷花》,作者由观赏荷花进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在池塘随风摇曳。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随堂任务,比如对课文进行仿写。如此一来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充分理解了这篇课文,在仿写后也可以提升同学们的文学素养。
  续写也可以成为一个创新秘诀。在课本中,《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发人深省,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阐述着值得人们深刻反省的道理。在文末,人们只见陶罐身影却不见铁罐,教师可以在课后让学生进行简短的续写,描写陶罐的心理活动,通过陶罐的想法表达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向教师和学生展示了《清明上河图》的动人风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是否还知道其他的著名画作并对自己了解的进行描述而写下来。如此不仅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是一个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机会。
  随堂小练笔通过简短的课内与课外小作文,让学生的作文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基于语文教材的整体性,教师可以改变让学生一周一篇周记的作业布置方法,而转化成每日小练笔或者小日记,如此积累形成素材本,通过简短小作进而为大的作文提供丰富的创作源泉。
  二、策略探究的基本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地把学生放置于中心地位,对每个学生进行密切关注,通过日常作业了解各个学生的写作风格进而更好地沟通指导。学生要充分表达自己,在日常小练笔中不要存在害怕犯错误的心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俗语自幼就家喻户晓,只有日常作业多犯错才能增加改进自我的机会[2]。
  (二)激励性原则
  既然提到学生的犯错不可避免,那么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甚至可以创新对学生的指导制度。教师可以激励性的教导学生,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对待犯错的学生可以采用“怀柔”政策,对学生的问题细心分析解答,进而避免学生对语文写作产生恐惧感。
  (三)实践性原则
  行动是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教师应注重实践性,多多关注学生的写作状态与写作成果,及时根据实际调整课堂方式,进而创造更好的语文教学思路。
  (四)创新性原则
  大作要从小作启就是一个大方面的创新,而小方面的创新就藏在学生日常的小练笔中。在日常学习中,学生要敢于突破,勇于犯错,如此才能突破陈旧的思想牢笼进而用新思路、新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教师也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的、固定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有兴趣地接受知识。
  (五)循序渐进原则
  在日常的小练笔中,学生通过课文难度的逐渐加深进而进行由简到繁的写作练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可以从最初的仿写、续写进而加深,开始创作新思路。
  (六)因材施教原则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亦如此。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也许一读课文就可以进行随堂小练笔的写作。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差,也许需要稍加点拨才能理解文章主旨。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应该给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需要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策略探究的意义
  大作要从小作启的策略探究充实了语文写作的教学方法。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事情时刻发生着,素材本是捕捉日常中创作源泉的工具。小练笔因为篇幅短小而难度略低,每日的练笔可以使学生保持写作的状态,而推翻一周一篇周记的压迫心理。如此创新形式大大降低了写作沦为学生负担的可能。
  四、结束语
  语文教学应该多多创新形式,如若教师改善死板沉闷的课堂环境,转变为活跃互动的课堂方式,学生的创新思维将会被无限带动。创设大作从小作启的小练笔模式,让学生一改对写作的恐惧常态,反而对写作产生了兴趣,进而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在写作上,如此创作的文章也充满了灵性。而教师也不会像往常可能因学生的作业滥竽充数而懈怠批改,而是会更多地与学生进行纸上互动。如此一来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的思维多角度、多方面的发散,提高了写作课程的质量,也推动了语文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卉.语文教学中小练笔的探索与研究[J].成才之路,2017(5):66-66.
  [2]金海丹.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小练笔”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上),2017(1):63-63.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陈江东江小学  广东惠州  5162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9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