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交往互动的课堂生成是有效的教学资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学习过程,而应是师生精彩的交往互动过程,他们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着教学资源。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课堂生成点,构建真实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交往 课堂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063-01
  在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接纳与分享,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最终达成学生知识、智慧和整个人格生成的教育目标。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出色的、出人意料的回答,教师精当的点拨或讲解,是课堂生成,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的出现和适时运用,使得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凸显,创造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1.准确把握生成与预设的关系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学“生成”的起点。精彩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教师应设计弹性问题,给学生更大的探究和思维的空间,激发学生能进行动态生成的思维活动。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节课,设计的探究问题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对“以后每天前一天多摘5个”的理解,学生出现了生成:
  学生:第二天比第一天多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5个,第四天比第三天多5个,第五天比第四天多5个……
  由于教师在课前深入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细致地分析学情,将教材的内容加工成有利于学生研究的内容,从而生成各种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数学信息通过学生的写、画、说,由无序到有序,逐渐有结构的进入头脑,促进思维的条理性。
  2.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的方式
  生成即意味着课堂的不可掌控性,而实际上又需要教师极好的掌控能力,不然,恐怕会往坏的方向走去。为求生成而迷失了目标,为生成而生成,不顾实际,不顾价值,一味地听之任之,使一些生成性问题成为教学有害的问题,成为教学沉重的包袱。那么在课堂上应如何处理生成呢?
  (1)尊重
  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提出质疑,交流碰撞。如《认识图形》这节课,课的开始用“脚印”情境开展教学,通过看小朋友在白纸上“印脚印”,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1:我用印泥在白纸上印出正方体的一个面。学生发出一片惊叹声,哇!好正、好方哦!学生2:我用印泥在白纸上印出了三棱柱的上面。有学生说这个图形有三个尖尖角。这都是学生真正的感受,从心底发出的声音,这样的语言虽然很“孩子气”,可是谁又能说它们不是在“深刻地”揭示数学的本质呢?这样的交往互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真正促进其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2)等待
  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储备、认知能力等因素,导致对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些问题不能马上解决,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与思考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延。
  如:在教学“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时,先让学生说说对小数大小的认识。有的学生认为添上0,小数变大了,有的学生认为不变。为了帮助学生深化对小数基本性质的认识,我没有催促,而是让学生通过小数化分数的方法进行仔细探究。将0.5、0.50、0.05、0.5000、0.050、0.005等分数分别化成分母是10、100、1000为单位的分数后进行仔细探究。虽然这些小数都添加有0,但只有在小数末尾添上0才与0.5大小相同,由此得出小数的基本性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多一份耐心,多一些等待,让思维静静绽放,让知识慢慢生长出来。
  (3)利用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出现一些回答、思考的错误,不是教学过程中的负担或拖累,而是最真实,最能直接反映学生对新知理解状况的、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有效利用这种错误性生成资源,变成一种具有利用价值的教学资源,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如:四年级上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计算》,自己用简便方法算一算900÷40=?
  通过学生1的作品,学生发现有问题,经过学生热烈的讨论,一种想法是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只是商不变,余数是有变化的,余数应该是被除数减去商乘除数的积等于20,所以余数是20。另一种想法是900÷40可以看成用90个十除以4个十,余下的是2个十,所以余数是20。接着示学生2的作品,学生发现,竖式中的余数写错了,因为竖式是90除以4,它的余数应该是2,不是20。最后展示生3的作品,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就是成90÷4,被看成90÷40,所以是不对的。
  3.积极反思促课堂成长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不断的反思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回顾、诊断与修正,不断对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进行提炼。在反思中求发展,注重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从而使以后的教学能更好的预设,更好的处理“生成”,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師走进课堂,既要有充分的预设,又要关注课堂的生成,让课堂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绽放灵动的精彩。
  参考文献
  [1]万伟.“动态生成”的理论解读与案例剖析[J].江苏教育研究,200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6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