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建设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从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建设上,来优化资金的合理配置,提高资产安全,提升财务精准性水平。财会内控监督涵盖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关乎企业效益目标的达成。为此,立足当前企业财会内控监督现状及问题,从提升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水平上,完善内控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将就企业财会内控机制进行剖析,梳理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 财会内控 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3(a)-194-02
改革开放进入40年,我国经济整体总量及发展趋势进入‘‘新常态”。稳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務,而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在面对激烈竞争环境下,如何更好的谋求长远发展?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命脉,而财会内控机制建设,关系到企业整个资金配置的效益。完善企业财会内控机制,必然要贯穿企业财务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来维护企业资产安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现代企业在推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重发展中,依托财务监督与管理机制,来保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合理性,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稳定性。
1 企业财会内控的主要内容
从企业财会内控监督的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授权控制。所谓授权,基于财务管理具体业务来制定的职责与工作方法。对于经过授权批准的业务,可以交由某部门执行,否则不允许接触此类业务。通过授权控制,来细化部门的职责与分工,也便于在问题出现后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二是分工控制。所谓分工控制,主要是结合不同工作岗位、内容,对相关工作的处理过程进行控制。如可以是某一人负责,也可以是某一部门团体来负责完成。对于分工控制,在于实现对相关业务活动的细化管理,提高针对性管控效率和精准性。三是财产安全。财产是企业的基础,财产安全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企业财会内控机制,细化内控内容和注意事项,明确具体落实,明确相关人员职责,避免违规操作。
2 财会内控监督现状
对于企业而言,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构建,旨在促进企业科学、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整体效益水平。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财会内控监督意识淡薄,认知模糊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趋复杂、多变,对于企业管理者,其重心仍以“市场”“生产”为主,来推动企业创造更大的综合效益。但是,企业管理者缺失对财会内控监督的正确认知,使得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更趋多样化。财会内控监督的重要任务是对资金、授权、财产的监督,虽然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财会内控监督的重要性,但因管理上的忽视或意识不足,导致财会内控监督与企业各部门间的协调不畅。如内控管理中存在监督漏洞,对财会管理重视不足,忽视专业人才的引入,财会内控控制松散等,使得执行力差,财会管理效率偏低,会计核算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企业资产安全,甚至存在财会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
2.2 财会内控监督体制不完善,流于形式
从体制层面来看,对于企业财会内控监督还存在体制不完善问题,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一方面,企业对财会内控监督认知不足,缺失应有的关注度,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漏洞较多。纵观当前多数企业,虽然制定了财会内控监督体系,但多停留于表面,制度建设与具体业务的衔接不足,特别是在重点部门,依然存在权、责不明问题。如一些企业监事会、股东会、董事会在责权分配上存在交叉,使得财会内控监督工作难以有效推进。一些财务人员缺失对自我权责的保护,无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确保账册、审核的准确性、合理性,也暴露了一些企业财务活动监督机制问题;另一方面,财务内控监督机制要具有整体性、全局性,要涵盖各个部门。如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共享,能够从会计信息动态反映企业管理与决策。但是,一些实际财务管理,部门封闭,财会信息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与共享,导致监督不到位。
2.3 企业内审与政府监督难以发挥作用
从企业财会内控监督工作中,内部审计是重要控制手段,也是推进内控工作的基本方式。内部审计的职责是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监督,来规范企业经济活动,优化财务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但事实上,一些企业因种种原因,无法推进内部审计。如企业规模较小,或企业结构不完善,都可能缺失应有的内部审计。或者,一些企业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缺失应有的内审部门,或者内审工作职权由企业管理者负责,制约了内审独立性,也给企业财会管理带来干扰。在外部监督上,政府部门的缺失与监督不到位。政府作为外部监督主体,往往对企业的财会活动带来较大影响。但由于在外部监督中缺失客观性、公正性,使得政府监督、检查工作存在不规范问题,也降低了内控监督作用。
2.4 财会内控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企业财会内控监督工作中,财务人员自身专业水平和素养,也会给内控监督带来直接影响。由于一些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考核机制不完善,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方式陈旧、落后,缺失应有的财务管理培训,影响财务工作质量的提升,导致财务内控工作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另外,在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缺失相应的约束与监管机制,也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风险。如财务信息一旦缺失真实性,将给企业带来严重影响。
2.5 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偏低
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信息技术为财务内控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也提高了监督的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化环境的复杂性,可能会对企业财务信息带来安全威胁。如财会信息的泄露、篡改等,都会影响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3 构建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对策 3.1 健全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构,提高内控监督意识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工作的有序落实,必然需要构建内控监督机构,来发挥其内控监督职责,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性、科学性。不同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实际,注重企业内控、财会监督工作的必要性,围绕财会监督工作来整合财务部,优化内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法律法规部门等合作机制,发挥监管合力,促进内控监督目标的达成。同时,针对内控监督意识薄弱问题,企业管理者要转变观念,重视并推动企业财会内控监督工作的完善,定期组织企业内控监督会议,对相关财务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宣传和普及内控监督的重要性,树立财会内控监督意识,来营造良好的内控监督氛围。另外,为保障财会内控监督的独立性.要明确内控监督部门及工作职责,明确监督目标,规范内控监督流程和标准。对财务部门,依据岗位分离原则,落实内控监督责任,规避徇私舞弊等问题。
3.2 健全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完善规章制度
考虑到企业财会内控监督体制的复杂性,各企业需要参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围绕企业内控管理实际,健全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如在政策方面,要引入国家对企业财务内控监督的相关要求,完善企业财务内控监督体系;在企业内部,根据财务内控管理目标,細化各项财务监督制度和方法,规范和优化企业经济行为,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同时,完善企业财务权责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各部门,细化管理职责,明确分工,规范各项财务工作流程,落实岗位责任制,将财会内控监督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财会管理整体效率。如在财务岗位职责分工上,禁止同一人担任不同工作。另外,为了规避财务内控监督中的推诿问题,必须强化人员岗位职责分工与监督约束,通过制度流程来规避内控风险,提高财务审核科学性。
3.3 完善企业财务内外监督体系,确保监督客观、公正
企业财会内外监督体系的建设,既要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还要延伸和拓展外部监督,确保监督工作的独立与公正。在企业财务内部,以内控为主线,严格落实内部审计工作,来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在内控审计中,引入全过程控制,对重点环节、重点项目进行全面监督,规避违规操作或不合法操作。在外部监督方面,一方面引入社会具有专业化内审能力的机构、优秀人才,参与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来提高企业内审业务水平。如引入具备执业资质的内审机构,对企业财会信息进行审计;引入内控执业人员认证制度,通过内部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企业内控人员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从提高外部监督独立性上,对内控审计部门、咨询机构,在企业不能同时担任咨询和审计服务,抵制低水平审计竞争行为,真正确保企业内控监督的独立性。
3.4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保障财会内控监督质量
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关系到整个内控监督工作质量的提升。企业管理者要重视财务人员的考评与管理,特别是结合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要鼓励和引入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来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培训,通过制度约束、职业操守教育,来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水平。如定期开展企业内控工作再教育培训,明确财务内控监督重点,细化内控监督方法和操作流程,提高财会内控监督管理水平。
3.5 注重财务安全,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企业管理者,要树立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重视财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同时,要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威胁等问题,积极投入软硬件设施、设备,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安全水平,保障财务安全。
4 结语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特点,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市场环境的紧迫性,重视财会内控监督工作,科学部署、全面推进,细化职责,落实分工,引入人才、技术手段,来完善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惠华,王辉.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9).
[2]徐燕妮.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J].财会学习,2018(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7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