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传统的季节性栽培杏鲍菇,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产品不能周年均衡供应,产量不稳定,品质参差不齐。近年来,我县食用菌产业迅速崛起,已开展杏鲍菇的工厂化栽培研究,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但栽培技术还没有完全稳定。为此特围绕杏鲍菇品种引进、菌种制作、培养料预处理、配方优化、灭菌、接种、养菌、育菇到采收包装等生产环节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工艺优化。目前,已系统总结出了一套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关键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杏鲍菇属于木腐生菌类,在真菌分类中隶属于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发生于伞形花科、刺耳属的刺芹枯死的植株上,所以又叫刺芹侧耳。其菌柄组织致密,质地脆嫩,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营养物质,具有杏仁的香味和鲍鱼的口感,适合炒、煎等烹饪方式,已成为广大消费者餐桌上的常见食材。但由于杏鲍菇规模化生产历史较短,技术涉及农业、微生物、机电、制冷等多种学科知识,存在优良品种较少、关键技术集成程度偏低、鲜菇产量品质不稳定等问题。为有效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近年来,我们从江苏省农科院、福建漳州农科所等省内外食用菌科研院所引进了“苏杏1号”、“日引1号”等杏鲍菇新优品种,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试验研究,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突破,系统总结出了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对杏鲍菇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相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 栽培工艺流程
  基质收集和发酵预处理→培养料配制→机械搅拌→填料→高压灭菌→冷却→净化室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鲜菇采收→包装。
  二、基质准备
  工厂化栽培材料选择上,主要考虑当地材料获取的难易、比价、和该材料的吸水能力。主要包括木屑、玉米芯、甘蔗渣、麦麸、豆粕粉及轻质碳酸钙等,其中木屑选择阔叶树种,粗细颗粒混合、建堆淋水自然发酵2个月以上,每隔10-20d铲车翻堆1次,拌料前过筛去除树皮等杂质;玉米芯粉碎物用浓度1%石灰水浸泡或喷淋至无干心;甘蔗渣堆积发酵7-10d即可,麦麸、豆粕粉等高氮源物质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异味,生产用水要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三、培养料的配制
  1.配方。杂木屑30%、麸皮30%、玉米芯28%、玉米粉5%、豆粕粉5%、轻质碳酸钙1%、石灰1%。含水量必须控制在65%-68%,自然PH。
  2.培养料配制、装袋。按配方要求准确量取各种材料,检测其水分含量,确定拌料时的准确加水量。拌料时,先将木屑、玉米芯和麸皮等主料加入双螺旋搅拌机的料斗内机械搅拌20-30min,至混合均匀为止;然后,边加水边加入轻质碳酸钙等辅料再搅拌20-30min即可。装袋前,用水分测定仪、酸碱度测试纸等工具材料检测培养料的理化性质,要求培养料水分控制在65-68%,pH值7-8.5,从拌料到入锅灭菌尽量控制4h以内,以免培养料“酸化”。生产上,通常采用对折口径17-19cm×38cm×0.05mm的高压聚丙烯塑料袋填料制包,要求每袋装入湿料1.1-1.3kg,培养料高18-20cm,料中间预埋直径2cm、长16.5cm规格的塑料打孔棒,拉紧塑料颈套紧贴料面,塞上专用透气塑料塞,121-123℃高压灭菌2h即可。
  3.灭菌、冷却和接种。灭菌后的菌包要及时移入冷却室内,利用空调或制冷机组降温,待袋内料温降至25℃以下时开始接种,以免高温烫伤菌种。生产上,利用自动控制系统接种前4-6h开启接种室的消毒杀菌设备,接种前1h开启空气净化系统换气,整个接种过程中接种室处于正压状态。接种员工要穿戴经消毒灭菌的整洁服装进入接种室,双手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接种工具用75%酒精擦拭消毒并经酒精灯火焰灼烧冷却后备用。菌种须有专人严格挑选,袋壁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接种前通过揉搓挤压方法使袋内菌丝粘连的枝条菌种松散开来。接种时,按每袋枝条原种扩繁24-30个栽培包要求,用不锈钢镊子夹取1根枝条菌种放入料包打孔棒形成的孔穴内,保证枝条能直接插入料孔底部,并用菌种袋内的碎木屑菌种填充预留孔穴及料面空隙,以加快菌丝满袋速度和保证袋料上下菌丝菌龄一致。
  4.菌丝培养。生产实践上,采用占地面积300-800m2的大库比55-70m2的小库培养菌丝效果更理想,其优点是便于电瓶叉车操作,省工省时,翻堆容易,劳动效率高。在养菌室的进排风窗口处应安装高效过滤网等防鼠防虫装置,使用前用“高锰酸钾+甲醛”熏蒸消毒24h,养菌期间根据污染情况也可适当消毒。将已接种的菌包整筐摆放于用角铁焊接的固定层架上,通常设置为6层,然后用叉车移至室温20-22℃、空气相对湿度60-70%的库房内并堆叠起来避光培养。养菌期间根据菌丝发热量和氧气需求量设置通风换气次數和时间长短,利用制冷机组和轴流风机进行通风换气,确保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2500ppm。接种后第9、18d检查链孢霉等竞争性杂菌污染情况,及时挑除污染菌包,特别是高温高湿季节,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预防。正常情况下,接种后24-26d菌丝可吃透培养料,再进行7-10d菌丝后熟培养,菌包便可移入已消毒的育菇房降温催蕾。
  5.育菇管理。入库后第1d,将菌包插入网格内,室温降至12-14℃,待料温和室温一致后,拔掉袋口的塑料盖和塑料套环,用不锈钢小勺剔除袋口的老菌块,通过地面洒水或超声波雾化加湿方法增加空气相对湿度,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90%、每天500Lx光照强连续照射4-6h、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2500ppm环境条件诱导原基形成。第3-4d,料面处可看到洁白的气生菌丝体。第5-6d,料面开始出现白色小水珠,预示着原基即将形成,此时应增加室内风机运转时间,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80%,否则易感染细菌而引起“烂菇”,其它环境条件不变。第7d,料面小水珠处形成较多的小凸起,此时停止光照诱导,通过撑拉使栽培包袋口薄膜成锥状气室,提高袋内二氧化碳浓度至3500-4500ppm,控制原基发生数量,其它环境条件不变。第8-9d,料面的小凸起形成大量的子实体原基,此时应减少室内换气量,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至4500-5500ppm,在缺氧状态下,弱的原基更弱,而部分健壮的原基长成乳突状。第10-11d,原基继续膨大分化出菇柄、菇帽。第12-13d,菇蕾可发育至4-6cm长,开始疏蕾,方法是用专用刀将弱小菇蕾从基部切除,留下1-3个菇形正、商品性好的健壮幼蕾。疏蕾后应及时清洗地面,减少通风换气时间,维持室温13-14℃、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环境条件促进菇蕾伤口快速愈合,避免感染细菌性病害。第14-16d,减少通风时长和频次,维持二氧化碳浓度6000-8000ppm、空气相对湿度80-90%、室温14-15℃环境条件,促使菇柄快速伸长。第17-18d,降低二氧化碳浓度至2500ppm以下,其它环境条件不变,促使菇帽逐渐变大展开和菌柄继续加粗生长。
  6.采收与包装。育菇第19d,当菇柄伸长至12-15cm、菇盖呈半圆球形时开始采收。采收时,一手紧握菌袋,一手紧握菌柄,轻轻一扭便可采下,要做到轻采轻放,否则易损伤菇盖,通常情况下,2-3d整库采收结束。鲜菇含水量高达90%,采收后要应尽快运到14-15℃冷库内预冷4小时左右,然后移至包装车间去杂削根,按大小、质量进行分级、称重后抽真空包装,包装后鲜菇置于纸质或泡沫包装箱内,通常每箱装鲜菇10kg。采收结束后及时清扫地面,用高压水枪对栽培架进行全面彻底冲洗,并开门通风除湿。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时,从接种到菌包生理成熟约32-35d,育菇到采收结束一般19-20d,整个栽培周期52-55d,平均每个栽培包可采鲜菇350-450g,生物转化率高达80%以上,经济效益极为可观。
  四、病虫害防治
  环境卫生是企业的生命线,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通过使用新鲜无霉变原料、加强厂区卫生整治、废料及时处理、养菌室和育菇房喷洒漂白粉等药品消毒杀菌等措施,杜绝或减少链孢霉、绿霉等竞争性杂菌和害虫传染。
  参考文献:
  [1]张志鸿.杏鲍菇工厂化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硕士论文,2013.
  [2]郑雪平; 冀宏; 尹永刚,等.中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实践及问题分析与展望[J].食用菌,2014(1):7-11.
  项目基金:江苏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灌南推广示范基地(JATS﹝2018﹞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2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