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业科技创新园区选址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以宣州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为例,阐述了建园需求及理念,提出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当地发展规划、运营成本、人文环境和政府扶持力度等六大主要选址考察因素,并就选址流程进行说明。最终,以科学评价、民主决议的工作方式,确定宣州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选址地点为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新龙村下的大中村与岭上村交界处区域。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园;选址;考察因素;流程
  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0-0251-03
  Abstract Taking Modern Functional Agriculture Science Innovation Park of Xuanzhou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elaborated construction idea, 6 major site selection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condition, traffic condition, local development plan, operating cost, human environment and government support. It also explained the site selection process. At last, using the way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democratic resolution, the junction area between Dazhong Village and Lingshang Village of Xinlong Village, Yangliu Town, Xuanzhou District, Xuancheng City, Anhui Province was chosen as the loca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Location selection;Investigation factors;Process
  农业科技创新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从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型模式,其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乡村振兴发展的有力推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孵化的前沿阵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引擎,已逐步成為人们关注的焦点[1]。近年来,各省市农科院一大批新建设农业试验基地投入使用[2],推动了一大批集科研、示范、推广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科创园区的发展建设。然而,农业科创园区与科研院所试验基地所不同的是其在带领周边农民共同富裕,带动驻地周围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选择合适的建园地址直接关乎其日常运行水平和乡村发展带动作用,对科研成果转化和招商引智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笔者结合安徽省宣城市宣州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以下简称宣州农业科创园)实际需求,针对其自身特点,对其选址考察因素及选址流程加以分析总结,以期为其他综合性农业科创园的选址建设提供参考。
  1 宣州农业科创园建园需求及理念
  根据地方发展需求,宣城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烟草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三方共同决定合作共建宣州农业科创园。园区定位为施行理事会管理制度的农业科技创新型园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负责日常管理的相关事务。科创园建园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 区域特色亟待深入挖掘
  截至2013年初,我国共有现代农业科技园区5 000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70余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 000余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4 000余家[3]。若不深入挖掘科创园区特色,难免陷入“千园一面”的窘境,逐渐走向衰亡。宣城市委、市政府秉持生态农业发展理念,目前,禽业、竹业、粮油三大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已初步形成,森林食品、丝麻、特种蔬菜、茶叶、皖南烟叶、南漪湖水产品等六大特色产业也已成为发展重点目标[4]。因此,需要在当地建设农业科创园区,在特色烟叶生产、太子参脱毒、特种蔬菜种植、水生作物创新等方面发挥共建单位优势,以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有的放矢地开展科学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突出园区核心竞争力、带动力,带动园区与属地村庄发展。
  1.2 农业产业化需求急迫
  宣城市自然禀赋突出,农业优势产业众多,经济社会资源丰富,急需建立起能够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农业科创园区。通过建立农业科创园,在保持当地烟叶生产优势基础上,深入挖掘特种农产品开发潜能。以科创园作为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的集中展示区,将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现给农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提质升级,推动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收益。集生产、加工、包装、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园区的建成,将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吸引农民和城镇居民返乡创新创业,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更加坚实的产业支撑。
  1.3 农业科技人才需求明显
  想要农业产业兴旺发展,就必须具备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业发展中是重要的智力资源,决定着园区属地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地位。宣城市生态资源优异,急需通过建设农业科创园区招商引智,以博士工作站、科研实习基地等形式,培养一支扎根于园区的有知识、爱乡土、敢拼搏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吸引聚集国内外各类创新资源,将农业创新要素“请进来”,突破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瓶颈,攻克产业化发展障碍,推动乡村发展。
  宣州农业科创园紧紧围绕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以“生态、特色、健康”为理念,依托安徽皖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突出“优”“绿”“新”,推进“产品结构、生产方式、产业体系”三大调整,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加速皖南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烟草农业向科技创新转型、绿色生态转型、品牌导向转型、全产业链转型,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园区实行“511”规划发展布局,即建设烟草创新利用研发区、道地药食作物研发区、特种水生作物研发区、成果集成综合示范区、生态林果健康休闲区、名特优作物资源圃、生物工程种苗繁育中心等“五区一圃一中心”。力争以科创园为载体,吸纳整合优势资源,建成“长三角生物功能产品研究院”,为区域农业生产结构性改革,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 宣州农业科创园选址考察因素
  根据研究所战略布局和发展规划,宣州农业科创园选址范围涉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新龙村下的大中村、小中村、岭上村等几个自然村所在地,在选址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察。
  2.1 自然条件
  科创园以特种作物资源开发、生物功能成分挖掘和市场应用为研究主体,兼顾特色烟叶开发。因此,自然条件作为首要影响因子,对科创园选址工作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筹建小组从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利条件及环境风险因素等方面深入考察。
  2.1.1
  气候条件。光照时间、降雨量等气象因素是影响作物生长和农业科研及生产的主要因素,在科创园选址初期便充分考虑气象条件的影响。宣城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光温同步,雨热同季;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等特点。气象资料显示,宣州区常年平均气温为12.5 ℃,常年降水量为1 357.1 mm,常年日照时长为1 874.6 h[5],气候变化温和,无霜期长达8个月。当地气候四季分明,适合烟草、水稻、宣木瓜、太子参等多种作物种植。
  2.1.2
  地质条件。宣州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皖南山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地理坐标为118°28′~119°04′E、30°34′~31°19′N[6]。杨柳镇位于宣城西南部,多低山,科创园选址区域村落地势较为平坦,当地土壤类型为黄壤至黄棕壤,土壤、土质及肥力等条件可以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且杨柳镇物产丰富,已初步形成以水稻、茶叶、畜牧养殖、果树、中药材、烟草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杨柳经济群体。
  2.1.3 水利条件。水利条件直接关乎农业科创园区的未来发展,完善的水利条件可以助推园区的快速发展,拓展园区种植研究范围。因此,科创园区应选择在旱季水源充足、雨季排涝顺畅的地区[7]。科创园选址地区均靠近瓦屋杨水库,并且当地具有良好的烟水工程建设基础,水利管网完善,具有很好的输水排涝功能。良好的水利条件,也有利于科创园区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的应用,减少人工支出成本。
  2.2 交通条件
  科创园选址应选择交通便捷、靠近主路,车程适中,人气较旺,辐射带动周边效果较好的地區[8]。科创园选址地区新龙村位于杨柳镇南,距宣城市区30 km,车程40 min。高扎路自西北向东南横穿备选的几个自然村,交通便利。杨柳镇管辖的22个自然村,46个村民组,总面积22 km2,人口4 000余人。并且科创园选址区域周边已建成沪皖现代农业烟草高科技示范园,并正在建设蓝莓种植园等农业产业园区,科创园的建立将助推“长三角”经济区的持续发展。
  2.3 当地发展规划
  科创园建设应符合当地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应在具有相应生产、加工和物流产业基础的区域选址[9],以利于发挥其加速当地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收入的辐射带动作用。科创园选址参考地点中的大中村及岭上村已建成蓝莓产业园,并且宣城市政府规划建设的农业科创园也恰好包括该区域。宣州农业科创园建设与宣城市政府的规划愿景不谋而合,将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与当地农业发展实际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皖南特种功能作物的深入发掘和研究。
  2.4 运营成本
  运营成本是科创园区选址的另一主要考虑因素。土地确权工作规范有序、林地少、拆迁量少的区域在征地时可避免农村土地流转出现风险,并可减少林地占用费用,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等费用;选址区域应尽可能具有较好的水、电、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从而减少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及田型调整费用;同时,选址范围内还应具有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利于农业机械费用、工人费用、农资费用的公开化、透明化、合理化。科创园用地范围内不存在拆迁费用,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用较少,并具有建设用地指标,可以满足园区建设需求。宣州地区已成立烟农专业合作社,科创园借力合作社可有序高效推进园区田间工作的开展。
  2.5 人文环境
  园区周边村庄的人文环境直接关乎科创园建设进度及园区推动当地乡村建设的效果。良好的人文环境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在征地、工程建设、田间试验、成果推广过程中出现阻挠、聚众闹事、破坏、盗取科研成果等现象的发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开放进取、创新发展的农村人文环境可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提供思想保证与智力支持[10-11],大大加快园区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进程,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得农技推广服务“全线通车”。前期调研发现,园区选址范围内农民种植结构单一,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却不知除了常规作物外还有哪些好的作物资源,科创园的建立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当地政府及农民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化[12]。
  2.6 政府扶持力度
  科创园作为政府、企业、研究所三方合作共建的产物,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是园区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土地确权、土地征用、设计规划、建设施工、办理手续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办事效率、推进力度都直接影响了园区建设进度[13-14]。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在建园之初就与宣城市政府和安徽省烟草公司共同商定园区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并签订《宣州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宣城市政府积极推进园区土地流转,基本建设等相关工作的开展,并在园区配套设施、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3 农业科创园区选址流程
  3.1 规划布局
  在园区选址前,就应该结合园区发展理念与功能定位综合考虑选址因素,按照中央一号文件优质、安全、绿色、创新的相关要求,结合地方政府的农业标准化战略、区域优势品牌和区域特色,将园区建设与地方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达到“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的目的。   3.2 成立筹委会
  确定园区建设发展方向后,应尽早组建科创园筹备委员会,推动项目进入实质性推進阶段。筹委会由领导亲自挂帅,科技处、综合处、基地处等管理部门和各研究中心专家、科研人员参与实施。根据园区选址要素,准确定位,履职尽责,科学规划,迅速高效地做好选址工作,并做好与政府和共建方的衔接协调及后续建设工作,保障园区建设的顺利开展。
  3.3 多方考察评估,确定选址地块
  在明确园区功能与定位后,结合园区建设规模、资金额度、区域规划、设施设备等实际需求,按照选址考虑因素,组织专家和科研人员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广泛征求意见,所务会研究决定,确定选址地块。
  3.4 与地方政府磋商
  选址初期应积极与地方政府衔接,就土地优惠政策、土地价格、征地时间、当地产业发展目标、乡村建设规划、当地人文环境等信息与地方政府项关部门沟通交流,并就各项进程时间进行确认。
  3.5 签订合作协议
  为确保项目的有序进行,应及时与地方政府沟通,明确相关建设、运行、维护、发展等事宜,并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中应涉及园区定位、创新发展方向、园区规模、建设用地规划,政府扶持政策等细节问题,以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4 结语
  园区选址指标体系的权重的确定采用特尔斐法。特尔斐法可以用于预测、评价、决策和规划等工作。特尔斐法是专家预测法的一种,它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其做法是在对所要预测和评估的问题征得专家意见之后,进行整理、总结、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到获得稳定的意见[15]。邀请专家对各指标权重打分,通过几轮的打分评测确定科创园选址指标体系权重。根据前期调研收集的资料,对备选地址进行评估打分。将各选址区域特点及得分上报所务会研究,确定科创园选址方案。根据上述方法与流程,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最后决定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新龙村下属的岭上村及大中村交界地块建设宣州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
  参考文献
  [1] 贾敬敦,赵红光,王振林,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N].科技日报,2017-02-03(007).
  [2] 马绍利,黄冲平,沈伟桥.研究型大学农业生物科学实验基地建设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8):157-159,170.
  [3] 李小璇.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4] 宫能领,陈进红.宣城市现代农业产业招商引资情况分析与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330-331.
  [5] 田青.安徽省宣州2014 年度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9):195-197.
  [6] 屠继军.宣州区小麦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3):108-109.
  [7] 何循宏,徐红兵,卞立平.农业科研单位新建试验基地选址体会:以江苏省农科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24-26.
  [8] 曲树杰,宋景华,谭淑樱,等.农业科研创新试验基地选址探讨[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10):137-139.
  [9] 石龙阁,蔡忠杰,李守萍,等.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阜新基地建设20年工作回顾[J].辽宁农业科学,2002(2):25-29.
  [10] 焦存朝.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文环境的优化[J].农业经济,2007(4):9-11.
  [11] 杨静,郭东兵.优化农村人文环境的几点思考[J].时代文学,2008(6):206-208.
  [12] 张明生.建设院地合作科技示范基地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增长[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87-89.
  [13] 王文凯,姚安庆,孙文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江大学农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83-9385.
  [14] 杨沛林,杨国会.论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134-136.
  [15] 黄锦楼.济宁市农业科技园区选址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4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