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西京古道沿线客家村落的风水林塘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Geomantic Forest and Pond System in Hakka Villages along Xijing Historical Trail
   摘要:风水林和风水塘是粤北客家古村落重点经营的典型风水要素,不仅能反映粤北地区的乡土自然资源,还与区域内人们的民俗风情、文化信仰息息相关。以西京古道(乳源段)客家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人工式和自然式风水塘,以及风水林中村口林和龙座林的特征和功能,最终揭示风水林塘体系对区域小气候调节的作用,反映客家村落与自然间的和合关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以此说明风水林塘文化复兴在西京古道活化利用中颇具意义。
   關键词:风水林;风水塘;西京古道;粤北客家村落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9)02-0034-07
   收稿日期:2019-02-02
   修回日期:2019-04-03
   Abstract: Geomantic forest and ponds are key elements of Hakka villages in northern Guangdong. They not only reflect the local natural resources, but also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lk customs and cultural beliefs of people in this area. This paper takes Hakka villages along Xijing historical trail (Ruyuan Sec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field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artificial and natural ponds, and the geomantic forest which in front of the villages and behind the villages. Finally, the research reveals the role of the geomantic forest and pond system in microclimate mediation. It reflects the fusion relation between Hakka villages and nature, and the ecological wisdom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est and pon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Xijing historical trail.
   Key words: Geomantic forest; Fengshui pond; Xijing historical trail; Hakka Village in North Guangdong
   1 客家人的古村落风水观
   西京古道(乳源段)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从属于粤北秦汉古驿道,始建于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既是中原文化进入岭南最早的古道线路之一,也是广东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丰富的线型物质文化遗产。现今古道整体格局尚存,但大部分被公路或南水湖覆盖,保存良好的段落零散分布在石角塘、大桥、红云等村,包括猴子岭段、五里桥段、乌鹑岭段、梯云岭段、腊岭段、洲街段和石门坳段等[1(]图1)。
   客家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之一。据记载,历史上中原人的第三次南迁发生在元末明初,那时的中原战乱频发,移民沿着古道由北向南逃至粤北作为定居点,并以一个姓氏作为一个独立村落聚居,成为“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客家人[2]。西京古道沿途所经的大桥、岩云、梅花等地,遂成为这些客家人的聚居区[1]。
   客家人作为一个迁徙的民系,对于居住环境的闭合性和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而风水理论正好契合了客家人建立稳定聚落,获得平安幸福的需求。客家村落的选址布局大多都讲求“宅前有水,宅后有山”,但粤北山区地形复杂,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资源匮乏,山体多裸露岩石,因此受传统风水思想和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西京古道沿线客家村落的营造常采取“引水”“补山”的做法,这使得村落的布局更加灵活。祠堂(客家俗称“厅厦”)门前修建风水塘,谓之“引水”;村子后栽植成片的风水林或借远山作背衬,谓之“补山”[3],由此构成“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达到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风水林与风水塘成为了粤北客家古村落重点经营的典型风水要素。我国古代风水理论之经典《葬书》提出,“所谓理想境地当以阴阳为根本,以生气为核心,得水为上,藏风次之”[4]。因此客家人在祠堂中轴的正前方开挖风水塘以“得水”,有养人蓄财的寓意,门前的风水塘越大则越代表这个村的财力雄厚,人才辈出。风水塘不仅是村落风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为生活创造便利舒适的条件,提供排水、取水、灌溉、洗涤、消防等功能。到了夏季,凉爽的过塘风缓解暑热高湿,起到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
   中国古代风水林理论中有“草木郁茂,吉气相随”的说法。故风水林被人们赋予了藏风聚气、占卜吉凶、护佑龙脉的寓意,自古以来都是全村族人的共同保护和膜拜的对象。西京古道途径的大桥镇是严重石漠化地区,成土条件极差,林草植被覆盖率低,大片岩石裸露,水源涵养能力差,易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兴造风水林不仅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还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一个个村庄掩映在大片风水林中,竹木扶疏,与周围的山峦、水塘、田野完美融合,形成了古驿道上独特的田园风光。    目前国内外对于风水林塘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多偏向对风水林文化渊源及林分组成的研究,且研究范围多集中在珠三角的广府村落或梅州客家村落[5~7],对粤北客家村落风水林塘体系的分析和解读较少。
   2 西京古道沿线风水塘的形制功能
   风水塘是客家村落格局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经实地调查,西京古道沿线大部分村落都有风水塘,从建造方式上大致分可分为人工式和自然式两种基本模式。但不论何种形式,它们都具备排水、储水的功能。风水塘通常与村内的排水系统相联系,杠屋之间或民居院落的天井中都分布着宽约20~40cm,深10~50cm的排水渠,主要用于承接雨水和生活污水,大大小小的排水渠相互连通,最终流入风水塘。从古至今,村民都会定期对排水渠和风水塘进行清淤和管养,随着现代排污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升,如今的排水渠主要承担排流雨水的作用。
   2.1 人工式风水塘
   人工式的风水塘一般呈半月形或椭圆形,修建于祠堂正前方,背后的山林倒影于池中,相互映衬。人工式风水塘还可分为传统型和生活型,传统型一般只承担风水上的作用,较为庄重;生活型的风水塘兼具景观和生活功能,常承担种植、养殖等活动,更加灵活多样,富有人情味。
   2.1.1 传统型
   传统型风水塘的典型代表位于西京古道五里桥段的许姓大桥老屋村,村落四周环山,坐西朝东,东临大桥河。许姓祖先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从福建迁徙而来,距今近600年,是西京古道历史最悠久的村落之一。客家先民出自中原,虽不同程度吸收了当地风俗,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但在思想习惯方面仍然保留着中原的传统,尊孔推儒、崇文重教,从而形成了“耕读”思想习俗。“读”既是古代贫困农民子弟入仕的唯一途径,又宣传了孝悌仁义思想,使得家族内部更加团结。老屋村风水塘文化景观的特别之处就是塘边竖立的22桩由青石雕制的旗杆石,高1~2m(图2)。旗杆石(又称“功名石”)是明清时期村中为取得功名之人所立的标志物,凡族中有人出仕,族人都会请石匠建造一对旗杆石,并择吉日将桅杆依附着柱石高高立起,顶端冠戴金属制成的杆顶。这也是西京古道沿途客家村落的重要标志,更是寄托了对后代子孙的期望。
   2.1.2 生活型
   深源古村因“藏于深山,聚有水源”而得名“深源”,由余靖1嫡系后裔于明朝成化元年(1465年)从福建迁来定居,至今约550多年。深源村四面环山,坐东向西,规模较小,青砖灰瓦的民居呈方形排列,祠宅合一,祠堂面向风水塘、溪流和百顷良田,形成了“山—村—水—田”的村落格局,是粤北山地农耕村落的典型景观风貌。深源村风水塘的规模较大,长约60m,宽约45m,近椭圆形,与民居合成“方圆之势”。村民还利用这一面积宽广的风水塘种荷养鱼,不仅可以夏季賞荷、秋季捕鱼、冬季挖藕,荷花的种植还可使水体中磷和氮的含量降低,氧含量增加,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塘泥还可作为菜田、稻田的有机肥料[8](图3)。
   因粤北山区是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在村落中随处可见裸露的岩石。而梯云岭北段苧麻山村的风水塘借用了这一特别的地域景观元素,保留塘中高低俯仰结合的岩石,在局部架设竹桥使之相连,具有村前公共园林的特质,类似其他地区“水口园林”的意味(图4)。此外,风水塘水体的源头设置了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的三眼井(图5),为了保持用水的清洁,人们在上游池中取饮用水,二池用于洗菜,三池洗衣,最后流入风水塘,体现了村民们朴素的生态智慧。
   2.2 自然式风水塘
   自然式的风水塘通常指没有经过人为的设计建造,保留利用了原有自然池塘湿地的模式,与村落、山体、林木构成理想风水环境的效果。西京古道梯云岭段东侧中村的风水塘便是自然式风水塘的典型,水塘中青葱的水草与远处起伏的林木山丘共同构成了一组优美的自然风光(图6)。这种风水塘模式不仅具有景观价值,还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既可以调节小气候,还可以通过养殖和种植营造一种和谐、恬静的田园风光自然意境。
   3 西京古道沿线风水林的形制功能
   村落风水林的类型根据其种植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水口林、龙座林、垫脚林和宅基林四种类型[9],但乳源西京古道沿线大部分村落没有水口的概念,但却有村口的风水林或风水树,以作为进村标识。因此笔者认为,西京古道沿线客家村落的风水林类型可分为村口林、龙座林,垫脚林和宅基林四种,其中村口林种植于村落入口处,龙座林种植于村落背后的山脚、山腰处,垫脚林种植于村前的河边或湖畔旁,宅基林种植于宅基周围以及庭院内部。经实地调研发现,在西京古道沿线的客家村落中利用得较多的类型是村口林和龙座林。
   3.1 村口林
   山地风口常会带来强大的气流,通常需要通过种植以抵挡强风,因此村口风水林便随之产生[10]。村口林还有视觉引导的作用,明示村口空间,给村民心灵上的归属感。
   乌鹑岭北段的新谷村四周环山,由谢家村、许家村和许家上屋村三个村落共同组成,三村分别背靠3座丘陵,面向谷地中央,且共用同一片村口林。该风水林由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枳椇(拐枣)Hovenia acerba等乡土树种构成。这样的布局增强了村落之间的联系和内聚性,同时体现了客家人不同宗姓族群相互之间的友善和包容。
   林氏祖先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从福建上杭迁抵至梯云岭南端开基立业,建立了梯下大屋村,其中一支后裔迁居井面建立了井面村(朱德元帅祖居地)。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条件改善,村民们在南面的山前划地盖房,建设新村,而历经300多年的井面古村至今已无人居住,因此进入井面村的道路便分为两个方向,北通古村,南通新村。在道路分岔口处村民们种植了两棵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高大的喜树成为了井面村的标识,潺潺溪水从树下流过,村民们借此围砌了两口方池用于日常打水或浣洗,成为了村民日常交往的重要场所。    3.2 龙座林
   龙座林是西京古道沿线村落中最常见的风水林模式,不仅起着保持水土的作用,植物还可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调节村落的温湿度,改善空气质量。根据风水林与村落民居的空间分布关系,按照形态可分为环形、半月形和一字形[11]。
   根据实际调查,井面村古村位于山谷间,坐西朝东,其风水林分布于村落四周,形成了近似环状的包围圈,村口有溪流,良田位于村外的东南方向(图7)。这样的风水林不但能够起到防御的作用,还使村内更加荫蔽,夏季凉爽,冬季温润。
   西京古道五里桥段东侧的原九塘村坐落于山脚,风水林主要种植在村落后山的缓坡山谷间,呈“半月形”环抱整个村落,较好地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与呵护村落的作用。大桥河从村前蜿蜒而过,河流与村落之间为平坦的农田,形成了山环水绕的理想型村落格局(图8)。
   由于西京古道途经的粤北山区地形复杂,大多数村落并非坐北朝南,而是沿着等高线灵活布置。粤北客家村落多为杠屋的建筑形制,民居以祠堂为轴线往两边延伸,因此风水林也呈“一字形”布局。沿西京古道猴子岭段往西行,过了心韩亭便能看到一处宽阔平坦的谷地和远处山脚下的野塘村。野塘村的民居布局沿着等高线的走势一字排开,其风水林也呈长条带状分布在村落后方,犹如一道绿色的幕墙(图9~10)。
   4 风水林塘体系对村落小气候的调节作用
   西京古道沿线的客家村落根据其周围的山地地形灵活分布,但皆为背靠山体,面朝平坦谷地的布局形式。不同于平原地区的村落主要受季风影响,山地中的村落常受山谷风的影响,山谷风是由于山顶与谷底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而引起的。白天山顶的温度比山谷高,形成谷风,谷底的空气穿过民居向山顶补充。与此同时,风水塘的水体温度低于山谷地表温度,热力差异也使得气流从风水塘吹向民居,水分的蒸发扩散增加了大气中的负离子,有效降低了民居的温度,民居与风水塘之间的禾坪延长了水汽的传输距离,使水汽不易直接进入民居带来潮气,起到了调控温湿度的作用[12]。风水林中的植物受光合作用的影响,吸收村落排出的CO2并释放O2,蒸发的植物水分增大了村落的空气湿度,并起到降温的作用。到了夜晚,山顶的温度比山谷低,形成山风,气流顺山坡吹向谷底。夜晚的山风尤其寒冷,因此风水林还起到了阻挡部分夜间冷风的作用,降低了村内的昼夜温差,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图11)。
   5 风水林塘体系对西京古道的活化意义
   西京古道是中国千年文化的遗存,不仅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也是宗族寻根归属的连接。西京古道沿线村落的原始居民大部分都由江西、福建等地迁徙而来,定居在群山环绕的粤北山区中。由于各个村落的环境相对封闭,因此客家人将宗族关系作为村落社会关系最重要的形式。村落的房屋布局通常以宗祠为核心,沿等高线或围绕着风水塘向两边扩展延伸。风水塘周边的禾坪除了具有晾晒谷物的作用外,还与厅堂、门廊一起构成了村民日常交往的空间和举办大型活动(如祭祀、婚庆、集会等)的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家族邻里间的内在凝聚力与宗族稳定性。风水林塘属于乡土文化遗产景观,承载了宗族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体现了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因此在古驿道的开发中需要延续村落风水林塘的格局,不仅能成为古道上优美的地域特色景观,还能够培育人们对宗族文化、传统习俗、乡规民约等的文化认同,成为西京古道上的文化亮点。
   风水林塘文化中的“风水”实际上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环境观。客家人的风水观虽有浓重的神秘色彩和封建落后的一面,但也暗合了一些自然科学法则和社会规律。风水林塘的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尤其是针对保护风水林的乡规民约,更是为人们的生态伦理观划出了一道底线,呈现出了客家人的生态智慧。因此在西京古道沿线可开展生态自然教育,引导人们观察村落与自然间的和合关系和人与自然间的基本互利原则,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在旅游开发中将古道文化体验、自然教育、考古探寻、体育赛事等活动相融合,可起到促进西京古道沿线村落资源活化利用的作用。
   在有关政策的推动下,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结合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许多原本寂寂无名的古村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也逐步扭转着贫困村的局面。西京古道沿途的村落文化形成时间相对较早,封闭的山区地形也使得村落格局和风俗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留。这些村庄都传承着千年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和文化理念,记载着先人的居住理想,是后人研究西京古道和客家文化的珍贵宝藏,也是乡村振兴和南粤古驿道保护的内在动力支持。
   注:本文图片均由作者自绘自摄。
   参考文献:
   [1]许化鹏.西京古道行[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1:23-41.
   [2]李惠娟.客家移民与文化的变迁[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02-107.
   [3]陆琦.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51-178.
   [4]罗勇.客家民间风水信仰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J].民俗研究,2015(4):37-43.
   [5]古德泉,古炎坤.梅州客家村落民居、风水林及其文化[J].林业与环境科学,2009,25(5):59-62.
   [6]杨期和,杨和生,赖万年,等.梅州客家村落风水林的群落特征初探和价值浅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56-59.
   [7]廖宇红,陈红跃,王正,等.珠三角风水林植物群落研究及其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应用价值[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3(2):42-48.
   [8]刘世强.福建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9]关传友.中国古代风水林探析[J].农业考古,2002(3):239-243.
   [10]陈名实.传统风水观念与水土保持[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0(2):13-16.
   [11]李萃玲,宋希强.海南风水林的空间形态与分布[J].中国园林,2014(2):87-91.
   [12]谷娟.黄龙客家古村落民间信仰空间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5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