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卢锋:一十四年“零缺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简 介
  卢锋,男,198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精密制造中心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荣获航天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2018“北京青年榜样·时代楷模” 年度人物、“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和荣誉。
  几十台数控机床一字排开,身穿航天蓝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精密制造,雕筑航天铁骨”“质量安全重于泰山”“做事有依据,做事按依据,做事有记录”等标语高挂在墙壁上……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精密制造中心,一走进三层楼高的数控加工中心操作车间,记者就被浓浓的航天氛围所感染。
  在这里,卢锋一干就是14年,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人成长为青年工匠。14年来,他的工作岗位始终没有离开数控机床,陆续负责完成神舟、天宫、北斗等20多个型号的大型舱体金属结构部件及高精度组合加工主岗工作,成为航天产品14年“零缺陷”的质量守卫者。
   航天产品,质量就是政治
  “我第一次独立承担航天产品加工任务,就赶上了神舟八号返回舱研制项目。太投入了,那一个月,我晚上做梦都在打磨产品、改进工艺。”在数控加工中心操作車间,胸戴党员徽章的卢锋边走别介绍。
  那是2006年9月,卢锋进厂刚满一年,鉴于实习期间优异的表现,组织上把陀螺支架的加工任务交给了他。陀螺支架是神舟飞船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零件,不仅有着非常复杂的深腔结构,加工难度大,而且原材料成本高,生产周期长。这时正赶上国家“机床增效”项目的实施,项目组决定以陀螺支架加工为试点,采用新刀具,创新加工工艺。
  创新的难度在哪里呢?“比如说,原来刀具的转速是一分钟800转,现在要一下子提高到5000转,原来的各种参数都不能用了,旧的加工方法都没法借鉴了。”卢锋解释。连着一周时间,他不厌其烦,做了无数次切削实验,不试到最佳参数绝不罢手,终于摸索出一套合理的加工工艺和切削参数,并在一个月之内按期交出了合格的产品。
  “这就是我当时使用的数控机床,它是我们厂的‘功勋机床’,已经有20多年了,现在依然在用。”卢锋指着一台有着大吊车高的军绿色数控机床向记者介绍。环顾四周,大大的车间内,这台“功勋机床”在大大小小几十台数控车床中,“体型”是最大的。卢锋自豪地说:“这些不同类型的机床,包括多种数控操作系统,我都会。我现在负责产品组合加工,这是航天产品最后一道加工工序。之前经过各种工序加工好的零部件产品,到了我这里组合加工成整体产品。这个过程中,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前面所有人的努力和心血都白费了。对航天产品来说,质量就是政治,必须保证‘零失误’。”卢锋的回答铿锵有力。
  这些年,卢锋先后完成了天宫系列的框类零件、神舟系列直属件、卫星关键结构部件,整星组合加工、货运飞船舱段的高精度数控加工等重要任务,无一失误。
   创新路上,从没止步
  和“功勋机床”并排而立的,是一台蓝色巨型新机床。卢锋介绍:“这是今年刚投入使用的,现在我们正在用它进行一项卫星预制品的加工,产品还在试验阶段。”
  复杂的数控操作,可升降的操作平台,几十种不同型号的刀头……记者被眼前这个庞然大物震住了,忍不住问道:“新机器和以前的那些比,操作难度更大吧?”
  “这个转速就更大了,最高能达到一分钟2万转,操作更为复杂,难度确实更大。但是再大的困难,我们航天人从来不怕,不谦虚地说,我们的学习和创新能力都是很‘能打’的。”卢锋笑着说。
  创新路上,卢锋从来没有停下脚步。他说:“对航天事业而言,墨守陈规是可怕的,无论是工艺还是技艺,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多实践多总结,勤观察勤思考”是卢锋平时的工作作风,始终走在技术前沿一线是他的目标和追求。他自学各种编程软件,专业书籍不离身,善于学习他人长处。
  卢锋是厂里第一位利用大型高速加工中心完成货运飞船框类零件高速加工的操作者。“什么是框类零件?”看着记者困惑的表情,卢锋解释:“比如说,天宫上的框类零件,外形上像个带有很多格子的大圆环,把航天器一段一段的连接起来。”
  框类零件加工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加工周期长。为了进一步提高天宫系列、货运飞船系列舱体主体结构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卢锋勇挑重担。他通过改进刀具、选择合理切削参数、优化编程方案等一系列技术改进,不仅将单件加工周期从原来的28天缩短为9天,同时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匠心育人,薪火相传
  卢锋今年36岁,已经带出了12名徒弟。他们都已成为我国航天器精密加工的骨干人才,包括3名技师和4名高级工,徒弟李辉还获得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技能竞赛加工中心操作组的冠军。
  “不仅能依靠自己的高超技能独当一面,同时要善于培育新人,实现航天精神和航天技能的薪火相传”,这是卢锋对自己的要求。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单一型技术人才越来越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岗位。卢锋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改变以前“一师一徒”的传统带徒模式,尝试采用“N+1+M”新模式,即一个学员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由多个大师对他进行多种操作系统和多种类型设备培训,使其快速成长。
  不仅是“言传”,还有“身教”。工作中,卢锋排除万难的勇气和精神,始终带动和激励着大家。某型号前锥组合加工方案已经固化,以前一直是用机械角铣头加工,没有自动换刀机构,只能用扳手和锤子手动换刀。但是在狭小的前锥段舱内频繁换刀,有磕碰到产品的风险。卢锋精益求精、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他提出用高速角铣头来替换原来的机械角铣头。通过多次试验和优化,卢锋成功制定了适宜的加工方案和切削参数。这不仅有效避免了手动换刀带来的磕碰风险,还提升了工作质效。
  青春进取、敬业奉献,卢锋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航天青年的风采与担当,成为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榜样和旗帜!
  (责任编辑:丁兆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6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