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生品格发展水平和成长需求的德育目标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成长中面对问题时能够运用学识储备分析,能运用不断完善的观察想象能力解答,心智发展趋于成熟。《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高中学段的目标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注意到了德育的层次性及德育目标的分类,注意到了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的统一,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些考虑适应了高中生品格发展水平和成长需求,能够有效弥补在日常教学中学生行为能力养成的不足,突破应试教育中重知轻智的局限性,有助于学生的全方位成长。
【关键词】高中生;品格发展;成长需求;德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9-0011-04
【作者简介】陈悦,江苏省启东中学(江苏启东,226200)教师,一级教师。
一、高中生品格发展和成长需求内涵
我国的儒家思想传承数千年,孔子的德性教育思想在对待个人成长方面推崇“仁”“礼”,提倡“德治”,强调在人格独立之上实现人生价值;孟子的一生也在不断地践行“仁”“义”“礼”“智”这四德。西方的品格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他认为“德性即知识”。发展至亚里士多德时期,他提出美德论,认为“美德分为理智美德和伦理美德。通过教师的教授可以使学生获得理智美德,而伦理美德只能通过日常的实践活动获得”。在国外教育研究的基础之上,国内的品格教育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品格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手段三方面,结合具体学情、结合教育现状,将知识学习和品格发展有效统一。
高中生随着年龄的递增和学业水平的增强,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对于成长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会运用学识储备分析考量,会用不断完善的观察想象能力解答,心智发展趋于成熟。在思维方面,高中生更注重个人成长,人生观开始初步形成,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实践过程中辩证思维的发展尤为突出,这就导致高中生品格发展有两大特点,可概括为自觉性有待提高和自制力有待加强。
现在的高中生以“00后”为主体,被称作“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生活环境糅合了现实和虚拟两部分。在现实世界中,家长和学校占据了大部分的作用力;在虚拟世界中,网络规则牵制了学生的自主性。两相夹击,高中生的成长偏于被动接受,缺少主动实施的动力,很难自主思考,成长过程中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随着全球化趋势渐强,多元价值评价日益增多,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没有完全成熟,面对社会现状的复杂多变缺乏辨识力,解决问题时容易冲动、盲目,不能三思而后行,自我约束力欠缺,自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上述两个特点的形成与高中生自我的成长需求有直接联系,这提醒教育者在德育工作的引导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平等性。
传统的德育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教导和灌输,属于“以力服人”的范畴,而现代德育要求更多的是“以德服人”,这就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人为本,满足真正的立德树人的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生为本,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个体,是“传道”的载体,而不仅仅是“授业”的对象。在学生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把课堂育人里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推动学生的自我教育,最终达到学生的自我实现。
在高中生成长过程中,其内心发展倾向于求新求变求异,这需要教师在德育活动中遵循平等性原则,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中要俯下身子,走入学生群体,眼中有光,心中有爱,在熟悉的地方寻找风景,在学生的点滴成长中寻求幸福感,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倾听学生的体悟和困惑,摒弃之前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真正对学生平等以待,建立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长、共创共乐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德育工作开展的目标和要求
关于高中生应具备的品格要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有明确的要求,其对高中学段的目标发展注意到了德育的层次性及德育目标的分类,注意到了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的统一,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而德育工作本身就是要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具有引导性功能和规范性功能。
德育工作的发展伴随着学生的成长系统性更新,着重于培养高中生自我教育的意向和能力,使学生成为能够践行自我修养的人。德育工作的结构覆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为高中生德育目标的达成提供价值理念支撑和世界观、方法论基础,建立个人与自己、与家庭、与国家及社会的关系,并依据这一关系网络自下而上、由低到高来构建现代德育内容,使德育工作的推进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者能够把握教育契机,因材施教,润物无声地帮助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在实际操作中,教育者还应当正确认识心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坚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导向,以心理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减弱学生功利化的倾向,不要过多地以成人的观念、成人的标准来要求高中生,使德育要求不切合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年龄实际与他们自己的成长需求;改变以任务为本,把学生作为被改造的客体模式,构建以理解、关心、尊重、自主为主要特征的活动格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校落实德育目标的工作策略
学校作为德育工作开展的载体,要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就要努力促进高中生的成长在思想上有“成熟感”,行为上有“成人感”,心理上有“成就感”,这“三感”的形成有待于学校工作多种途径地开展。
(一)学校内部文化环境的建设
“以德为首,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有一定的成效,但德育仍存在方法单一、急功近利的缺陷,在实际工作中,“重智轻德”的现象依然普遍,这需要学校在管理方面加强精神文化的熏陶,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实施校本课程,实现学科渗透。
学校要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利用学科资源的分类优势,从各个不同层面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实践精神,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校本课程的开展要关注高中生应试之外的精神需求,弥补心理缺憾,课程推进过程中还要注重序列化、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2.开设心理咨询,实现能力支撑。
高中阶段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一方面他们面临高考的升学压力和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另一方面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不免出现焦虑、慌乱、无所适从的心理现象,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这就需要学校充分发挥心理教师的作用,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排查心理障碍,通过咨询、谈心、讲座等形式,与班主任携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力。
3.开放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如今的高中生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资源纷繁复杂,学校要利用好网络阵地,净化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使用学校公共平台的资源。在学校网络平台的建设中,管理者要坚持分门别类、寓教于乐的原则,融合班级管理的需要和学生的精神需求,在大数据下让学生多方面地分析自己的优缺點,针对性地利用网络优势,探索课本外的世界,拓宽途径,重塑学生的主体性。
(二)学校外部社会资源的整合
校外资源是学校德育课程的延伸,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载体,并以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行为,可以避免学校内部显性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学校要通过有心却无形的教育情境,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责任分担、能力共建”的新德育工作管理组织网络,形成班主任、家委会、社区教育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局面。
在具体实施中,学校可增进家校联系,调动家庭因素;也可与其所属的社区进行有效互动,实施资源共享,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将课本知识付诸实践。体验和理论双管齐下,推动学生的自我实现。
(三)学校德育评价制度的更新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育人育心”的长期工程,在对德育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以打分的形式一刀切。在评价制度方面,评定活动效能时要着重考查“行”,把“知”和“情”的考查内容综合分析,形成相对全面的评定结果。评价旨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管理,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不在“惩办”上下功夫。
利用制度的更新,使学生从外部调节转到内心自觉,教育者要充分运用成功激励、赏识教育等现代教育理论,注重实效,表彰先进,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步入“科学、人文、规范”的运行轨道,形成全面、细致、规范的德育工作考评体系。
德育工作在高中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着重培养高中生的独立意识、自我教育的能力,尤其是要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能够独立、理性地思考和判断,做道德的践行者,体现出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德育工作不断向现代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方向有效发展。这是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推动高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这不仅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对道德教育本身规律的呼唤。加强对高中生品格的培养,可以弥补日常教学中学生行为能力养成的不足,突破应试教育中重知轻智的局限性,补齐短板,相互借鉴,有效降低高中生的焦虑水平,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卡尔米德篇[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0.
[3]邢文婷.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思想及其解读[J].赤峰学院学报,2013(3):24-27.
[4]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楷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6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