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下大学生人生观归正问题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呈现物质财富激增的社会面貌,这为中国建立“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动力。我们当以忧患意思维审视物质财富增长,扭曲的价值观、人生观变本加厉的疯狂攻击着社会,滋生了许多的社会“弊端”。大学校园首当其冲,已经成为各种道德、风气、潮流、扭曲价值观等问题发生的“重灾区”。党的十九大宣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享受着新时代的丰富,却也背负着时代的重担,作为走在时代前端的师者,如何归正大学生的人生观已经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社会最缺乏的呼声!
  关键词:人生观;家庭;学校;社会
  1引言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地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前 。所以,针对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乃至在专业课之中进行人生观教育,让大学生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为其今后的社会生活指明方向。新时代大学生的很多观念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形成了一定的冲突,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也有一定的冲突。在这个时代所形成的各种观念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终生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将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尤其当大学生在离开熟悉朋友、家人“无形”监督成长的环境,进入相当于“半社会”的大学校园中,在各种异类之风的引诱、虚荣攀比之下容易迷失方向,沦为社会“蛀虫”。
  2如何归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在新时代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的角度开展“三位一体”的人生观教育,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牵扯到学校、家庭、社会,尤其关涉到学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家庭中的家长、社会中的主流媒体等多种要素。面对新时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人生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家庭和社会,教师、家长和主流媒体都需要认真做好反思,对自身存在的问题逐一地改進,以期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有效性。
  2.1家庭角度
   强化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人生观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改善家庭教育观念。对子女来说,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庭中的家长需要进行对孩子的引导,更需要家长教会孩子如何去履行社会义务。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人生观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正确地引领子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父母应当放更多的关注在家庭教育的德育层面,才能在确定家庭教育目标的时候将德育层面。
  2.2学校角度
  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教学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做到言传身教,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终生爱教,乐教敬业,才能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起到表率和带头的作用。因而,要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就必须拥有一支不仅业务能力强,也要政治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总之,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牢固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其次,高校开展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强化人生观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基础地位,将人生观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教育方式上,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不断地更新和调整教育方式方法,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指向,富有成效地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进行引导和教育;在教育形式上,鼓励大学生在社会上进行实践和调查活动,参观访问以及参与志愿者活动,促使大学生融入到社会中去,更加深入地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把握,从而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科学的人生观。
  最后,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主渠道,是最直接的教育形式,而辅导员所能展开的人生观教育则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大学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与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接触最频繁,因而成为大学生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引领者。
  3.总结
  总地来说,人生观教育的实践不能只是把学校教育作为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唯一场所,而是要借助于所有一切能够借助的机会、场合和手段,广泛地把社会教育渗入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去。应该从家庭教育、学校角度、家庭角度进行思考,进而提出作为引导大学生的师者应有的负担及相应的思想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鉴于此,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合理塑造人生观,还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并且能够推进大学生人生观和人生观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元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生观现状的调查研究〔DJ].安徽师范大学,2006.
  [2]刘桂生.高校国防生人生观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李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7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