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深度对话:古诗深度教学的一种实践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的小学高段古诗教学侧重于让学生积累背诵,而忽略对学生思维的提升与发展。在古诗教学中进行深度对话,可以使学生对文本产生积极真切的情感体验,生发更为鲜活深刻的审美认知,从而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磨砺思维能力,牧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品位。
  【关键词】深度对话 古诗教学 思维能力
  一、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古诗教学的尴尬境地
  1.小学高段古诗教学的现状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小学高段古诗词课堂多存在以下几种教学现象:
  (1)“讲解传授”,教师的逐字逐句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所学知识未经主体情感这个媒介得以内化,无法走进特定的诗词语境之中。
  (2)“本末倒置”,“古诗两首”变成“古诗大杂烩”,片面强调与文本可以勾连的内容,资源引入杂乱,弱化了教材本身的主导作用。
  (3)“重读略解”,教师片面理解课标中的“诵读”,课堂模式定位在“读—诵—背”三步骤。学生会背诗句,但“不求甚解”,故还是游离在诗词的外面,无法真切感受到诗情,更谈不上感受经典语言的魅力。
  在这样的课堂上。古诗词没有叩响学生的心灵大门,又怎能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2.深度对话的定义内涵
  深度对话,是指站在学生本位的角度,通过体现学科本质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能对学科核心问题有深入思考,继而在课堂中进行交融碰撞,最终促进学生学习力提升的课堂活动形态。在深度对话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形成视域融合,增进理解,提升思维,养成情感,获得自我更新和发展,达到深度学习。
  3.深度对话教学策略对于古诗深度学习的帮助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深度对话,可以使学生对诗中之意产生积极真切的情感体验,生发更为鲜活深刻的审美认知,从而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磨砺思维能力,牧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品位。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试图以课例构建深度对话教学模式,探索深度对话古诗的操作模式。
  二、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深度对话的策略实施
  1.掌舵领航,把握思维方向
  抛却繁杂的资源,深度对话的前提是教师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制定与把握。教师要从教材的深度加工和基于理解的学情分析两方面来确定目标(下表提供思考方向),为学生提供深切体验、深入思考、深度交流的载体和平台,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构建古诗的深度对话课堂。
  以五年级上册的《所见》这首古诗的目标制定为例。
  【案例1:五年级上册《所见》教学目标】
  (1)默写古诗,从字义角度识记“樾”。
  (2)能够读懂并说出古诗句的意思。
  (3)通过联想讨论,想象诗中自然风光和儿童行歌捕蝉的情境。完成读写结合的小练笔。
  (4)从《所见》的开放式结尾引入诗人袁枚,拓展其另外两首代表作,辨析了解诗人写作风格。
  在一些版本中,《所见》被选入一年级课本。不同年级教学要求的层次差肯定非常大。在前置性学习中发现,这首诗学生耳熟能详,但写起来依然有不少错字,最容易错的就是“樾”,这是教材的重难点,从字义“树阴”人手,明白“樾”与木有关,书写时就不会再错。这样的重点字词目标贴近学情,有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提升。
  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画面,这是对语言和思维的应用。拓展《鸡》《苔》这两首诗,学生对诗人袁枚有更深入的了解,再反观所学的《所见》,就能明白诗人之所以能将牧童捕蝉图写得如此妙趣横生,正因为他的“赤子”之心。
  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是课堂深度对话可能产生的根基,也是课堂领航掌舵的灵魂方向,有必备的教材重难点,亦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捕捉提炼,聚焦思维热点
  问题是诱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源头,是深度对话的有效载体。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思维热点,然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多样而又不完整的,思维水平也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及时捕捉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并迅速聚焦重组,发掘对话的深度。
  【案例2:五年级上册《寻隐者不遇》】
  师:贾岛没有得见“隐者”,但总会有些其他的“遇”吧?若你是贾岛,此行你有哪些“遇”见?(抓住學生提到的“未遇隐者,太扫兴了”生成讨论话题)
  生1:山中景色非常秀美,青松在山冈,白云遮望眼,我遇到了美景。
  生2:虽没有见到隐士,可是我看到了可爱的弟子了。
  生3:见不到,才说明他是个真正的隐士啊。
  生4:正因为我没遇到,才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寻隐者不遇》(众生笑)。
  ……
  师:叶绍翁也写过一首类似的诗《游园不值》,“值”不“值”呢?
  由于前面的“不遇”,此处学生反应很快:“并不算遗憾,因为他看到了红杏,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也是美景!”“一枝红杏让诗人想象到满园的春色,也算是值了!”
  课堂上教师抓住学生的问题即兴生成讨论话题,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不遇”,结合另一首学生古诗,再体会“不”的文化。得失之间,遇或不遇,“不值”乎?值哉!因为学生通过联系贾岛的诗,建构自己头脑中对“不”的认识,对古诗产生积极、真切的情感体验,生发更为鲜活、深刻的审美认知。
  3.倾听思辨,还原思维困惑
  “古诗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古诗学习中,学生共同阅读,品味出其中的奇妙与含义,遇到不同的观点共同讨论分析,可以增强学生质疑探疑能力。
  【案例3:五年级上册练习1《题秋江独钓图》】   这是一首题画诗,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对比阅读”,与四年级所学《江雪》放在一起进行赏析。在体悟诗情时。学生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两首诗都是孤独寂寞的”,一种认为“两首诗的情感并不相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两首诗的异同之处展开了讨论辨析。学生在“孤、独、灭、绝”这些字中发现皆有孤独之意思,但是也发现了不同之处:(1)季节不同,孤独的状态不同;(2)心情不同,《题秋江独钓图》写出了秋日江上渔夫的潇洒逍遥,潇洒中含有几分孤寂萧索,而《江雪》则充斥的是清冷冰雪之中万千孤独之情。
  分歧处真实显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发了认知冲突。学生通过倾听与思辨逐渐走出一开始的初步印象,透过对古诗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联想,赏析其中的情感,建立起新旧知识稳固的链接,增强了质疑探疑的能力,对古诗的意境体会也在辨析中走向深刻。
  4.以文译诗(词),展开思维翅膀
  小学高年段的学生,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想象力与创造力亟待激发。在这个阶段。阅读大量美的诗词,会给予他们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刺激。
  读懂古诗是展开想象的基础。直译可以直观呈现每个字的意思,但难免会破坏诗歌的情感和韵律,出现死板空洞的译文;只有通过再创造的意译,将诗词要传达的美感和情感表现出来,才会得到美的译文。意译追求对诗歌意境的把握,正是“风云吐行间,珠玉生字里”。
  在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一词的教学中,通过对“溪上青青草”中“青青”一词的品评,设置诗文片段的当堂创作。“……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 )流淌。溪水( ),小草( ),清风( ),( )荷香。”在片段填空時,学生在括号中填出了“缓缓”“潺潺”“青青”“徐徐”“幽幽”等富有意境的叠词。这样的填词难度适宜,形式有趣,学生既参与了美文的创作。也得到了审美的享受。
  三、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深度对话的落地生根
  教师在教材文本意蕴处深入解读,在课堂生成性资源中捕捉对话点,在学生思考粗浅处追问,借助课堂对古诗词创造性的想象,通过以文译诗,还原诗词意境,从而实现学生与作者作品潜在的深度对话,创造出合乎诗歌意境又带有学生独特个人理解的意境。
  以上的“深度对话”的策略并不独立。而应相互交融、互为补充。只有让“对话”既有情趣、理趣又具有挑战性,才能触动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兴奋点,达到持续的理解和发现,才能使学习走向深处,实现古诗课堂的灵思雀跃、别有洞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3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