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使用现状与改进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使用课堂评价语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缓和师生关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然而,课堂评价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却不尽人意,往往是评价形式单一、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因此,改进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形式与内容显得很重要。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评价语 使用现状 改进策略,
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小学生的评价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激励性语言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缓和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引发其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有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能影响学生很长时间,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教师的赞赏可以让学生身心愉悦,教师的批评也能让学生情绪低落,缺乏学习自信。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成长期,他们尚未建立对自己正确评价的能力,往往受身边人,尤其是教师的暗示比较多。
纵观现在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的评价语言还存在很多问题,亟须改进。
一、课堂评价语的使用现状与分析
1.课堂评价模式单一化
现在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有一种形式:激励性评价。我们强调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不是说不要批评学生,而是要批评得法、要尊重学生,真正起到提醒学生改正错误的作用。表扬性的评价语用得过多、过于频繁反而降低了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认为得到老师的表扬其实很简单,导致学生形成了浅尝辄止、随意应付的不良学习态度;并且过于频繁的表扬会让学生骄傲自满,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评价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事实上,学生在学习中、在班级生活中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有失误和缺点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错误资源”,让学生改正错误、不断进步。
2.赏识教育方式程式化
在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只要学生回答出问题或者完成了教师指定的任务,不管结果如何,教师都是“不吝赞赏”,像“太棒了!”“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等赏识性评价语充斥了课堂。教师的这类课堂评价没有从学生的实际表现出发,只是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味地拔高对学生的赏识力度。可以说这样的“赏识教育”“含金量”极低,它缺少对学生课堂表现应有的理性分析,而且,教师这样不加分析、胡乱“表扬”,对于那些真正课堂表现优秀、具有思维创新性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我们对学生的赏识也应该有度,如果一味滥用。只会适得其反,失去了“赏识教育”应有的激励作用。
3.课堂评价缺乏针对性
课堂评价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导向性: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思维,该向哪个方向努力等。像“你的回答真精彩”之类的评价很笼统,没有点明评价的实质“到底精彩在哪儿,回答好在何处”。教师都没有点明。学生听了也是一头雾水:一次不经意的表现怎么会得到老师如此高的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对类似的评价也就习以为常了,课堂评语也就发挥不了正面评价的导向作用。
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思维含量上分析,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的学生的想法是大众化的,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而有的学生的想法比较有创造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在评价时一定要有针对性,点明“好在哪里,何处精彩”。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改进策略
1.评价要注重导向性’,
课堂评价的主要目的要为课堂教学服务,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评价既要有激励性评价,体现赏识教育的导向功能,但在表扬鼓励的同时,又要有适当的批评评价,使学生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教师要注意使用充满智慧的评价语言,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课堂评价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成为学生努力上进的“方向标”;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例如,夸奖学生想法独特时,可以说:“你能联系日常生活想出与众不同的答案,看来你很爱动脑子!”这样的表扬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不仅肯定了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和想法的独特性,而且还暗示了学生考虑问题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遇到问题要勤于思考。对于学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主题或者不到位时,教师要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理清思绪,像“先别急着回答,是不是应该……呢?”“想想看,还有没有其他答案?”课堂上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时,教师不要过早作出总结性评价,而是要多听听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大胆思考。课堂评价要多用“有独到的见解”“能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之类的话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妙语连珠”,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2.评价要体现人文性
新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当充满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人文性的语文课堂应是民主的课堂,师生之间是平等交流、互相尊重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见解。更要尊重并欣赏学生的差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不要使用歧视性的语言,尤其是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语言打击学生;要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纠偏改错,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原因,明白自己的“短板”,从而明确以后的努力方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发掘学生的潜能,不放过学生身上的每个闪光点,从而打造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语文课堂。
有的教育专家提出了“蹲下来和学生交流”的教育思想。这里的“蹲下来”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要平和,要放下自己的身段与学生平等交流,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充满人文关怀。例如,当学生回答时由于表达障碍难以阐述清楚时,如果教师用粗暴的语言呵斥学生,那么学生心中刚刚燃起的思维火苗就会被生生掐灭。脆弱的自尊心就會受到无情的打击,以后再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了。而如果教师说:“相信你的想法跟我的想法是一样的。”然后用提示性语言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想法慢慢表达出来。此时,学生内心肯定会对老师充满感激和敬爱。因为教师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语,既化解了学生在回答不出问题时的尴尬,又小心翼翼地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有很强的暗示作用。
3.评价要科学、合理
笔者认为,科学的、合理的课堂评价必须符合“适时、适度、适宜”的标准。
(1)评价要适时
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指出:有益的课堂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一定要适时评价,才能对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及时性”是课堂评价的基本特征,体现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实时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原则上,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以“及时性”为主,但在学生的学习结论还没明确的时候,也要适当延迟评价,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与纠正的时间。
(2)评价要适度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适可而止,不能滥用。那种无论学生怎么回答、不管学生的思考是否到位,都用“好”字夸赞的课堂评价一定要摒弃。评价用语要与学生的实际表现相符,不能笼统含糊,也不能过度夸张,否则,会让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产生怀疑甚至不信任的态度。
(3)评价要适宜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不断调整,要符合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像“很好”“很棒”“真不错”等评价语在低年级用用还行,如果到中高年级了还用这些简单、空泛的评价语就不合时宜了,而应该用符合中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描述性语言进行评价。例如,“你的表达非常清晰流畅,真棒!”“有的同学没有认真听,认真倾听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被赞扬,也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因为什么原因被批评。教师对学生的赞扬要具体、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的批评要委婉、要点到为止,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独立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用好课堂评价语这一“神器”,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3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