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英语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个大难题,英语学科拉分现象也很严重。解决学生们学英语难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们分成独立的小团体组内交流,可以让学生们养成合作互助的精神,也能让学生们在交流中互相提高。小组间的良性竞争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学习质量,保障课上学习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  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98-02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
  小组学习中,学生们被分为一个个的小组,从一个班级进行学习交流缩小到五六个人进行交流,这大大增加了每个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也让每个学生都有时间听取别人的想法,对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小组学习的效率如果高的话,每个学生都能将课堂知识掌握熟练,一节课可以包含许多知识点,一个小组中哪位学生理解得更好更透彻,就可以将自己所理解的知识讲给其他人听,这样每个知识点基本上都能够被突破,学生们在交流与讨论中获得真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来说,他们还能学习合作共赢的精神,收获友谊。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让课堂氛围更活跃,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枯燥的英语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更多元化,教师的教学负担也随之减轻,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质量得到保障,教师教起来也更轻松更顺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也有更充分更良好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是更受学生们欢迎的课堂。
  二、教师在安排学习小组时的一些相关注意事项
  针对学生的分组,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利于学生学习,互相帮助,这需要教师在分组前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通过综合分析与判断再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最好都有一个成绩不错且乐于助人的学生,每一个小组里也要有一两个成绩较差的学生,为了避免学生们之间出现排斥差生,或出现一些交流上的矛盾,教师应提前对班里的学生之间的关系和相处情况进行摸底。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让每一个小组都能够团结和睦。第二,尽量按班级原来的排位进行排序,不要将高个子的学生安排到前排,也不要把太矮的学生放到后排,如果排位不合理的话,可能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心理,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三,小组成员的人数应在4到6人之间,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同时要强调团体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对整个团队进行表扬,或者对他们进行批评。为了培养小组内的团队意识,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搞一些组间竞争,或者安排一些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学习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将小组合作学习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具体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来定,以小组为单位分配的任务,主要包括制定小组内的学习计划和人员分工,课后整理整节课的知识要点,小组内合作设计作业,组内定期对学习方法和语法进行总结,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组内的学习成果和组员的进步情况,组间相互评定等。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只讲究形式,而不注重具体的内容和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们的特点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来保持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们在课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主动的自由的愿意用英语和其他人交流,这样学生们就能够更好的掌握学习的要领,在表达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够发现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组内成员可以互帮互助,克服困难。 小组合作学习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避免了学生对老师交流时的紧张感,更利于学生们用英语进行学习和表达。小组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更愿意积极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力争上游。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利于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教师在运用该教学方法时,应综合性的应用以帮助学生们增强自主学习性,增强团体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动态,在适时适当的时候進行指导,这样可以把这种学习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相信科学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让初中英语课堂迎来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李红霞.把课堂还给学生——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6(20).
  [2]冯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与评价[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