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牌里没有的H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一节英语课上,英语老师指着黑板上“A.H.K. J.Q”五个字母问:“上面五个字母当中哪个与众不同?”一般人都会选择Q,因为其他四个都有ei的发音,而Q没有。可是,有个孩子却站起来说:“H!”老师惊奇地问:“为什么?”他说:“A.K.J.Q在扑克牌上看到过,H没见过。”多么有创意的回答!这就是个性。那个孩子,就是曾经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扑克牌里没有的H”告诉我们,学生是有个性的,我们要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这跟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不谋而合。
所谓教育的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它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一切,离不开个性化教育。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个性化教育呢?
一、坚守“儿童本位”
在素养核心时代,老师面对的不是学科,不是知识,而是一批特殊的正在成长的孩子,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跟他们沟通交流,才能真正了解他们,从而因材施教,这就是“儿童本位”的思想。
我曾经在给一年级的孩子讲南京长江大桥的时候,有孩子问:“老师,既然有男(南)京长江大桥,那有没有女京长江大桥呢?”这是什么逻辑?但是从识字量不大的孩子的视角去看,这不正是孩子积极思考探索的表现吗?我稍作停留,把这问题抛给全班同学来回答,他们替我解决了这个孩子的疑问。这样一来,既呵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又借机认识了“南京”的“南”和“男女”的“男”,激发了儿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
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坚守儿童立场,呵护儿童的天性。
二、赋予儿童一点权利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学生则“俯首倾听”。而个性化教育,则要改变这样的模式,即要赋予学生一点权利,比如活动的参与权,言论自由权、质疑权,甚至是出错权。
每天中午,我们都会布置相应的作业。我在布置作业前总会先问问学生:中午的数学作业是什么?英语作业有哪些?心里掂量一番再布置语文作业,以确保学生午间能有时间完成。哪怕在课堂练习时,我也会问学生:做完这点作业,你们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让学生自己决定。我发现,凡是学生自己决定的,效率特别高,质量也特别好。
赋予儿童一点权利,这是对学习主体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知识核心时代”到“素养核心时代”的转变,要求我们把学生从分数中解放出来。一个具备“核心素养”的人与单纯的“考高分”并不能画等号,高分低能自古有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知识教学“够用”即可,不能“过度”,因为知识教学过度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受阻。而我们小学教师要做的,则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赋予儿童一点权利,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每一个学生,拥抱每一个孩子,像母亲引导蹒跚学步的幼儿那样,满怀耐心,满怀期待。
三、引导学生做真实的自己
核心素养倡议下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一个独特的人、一个有个性的人。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兼顾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让学生做真实、独特的自己。
从接到新班级开始,我倡导学生写纸上微博,引导他们关注生活,提高表达能力。在短小、灵活、互动的纸上微博里,孩子可以写真事、抒真情,平时没机会说或不敢说的话都可以一吐为快。凡是写过微博的孩子都会获得评价,从一颗星到五颗星,从点赞到一句话的评论,并将整篇微博打印出来共赏。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文体中自由萌发、尽情绽放。以下是一个孩子的微博:
神秘的礼物
陈老师回来啦!!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
让宝宝来猜猜到底是神马东东。
学具?有可能,因为陈老师毕竟是老师呀!可是,梅州的学具估计是跟我们这儿的差不多吧?!
试卷?有可能,但陈老师不是特别看重成绩的美女。
梅子?嗯,有可能,因为梅州的特产肯定是跟“梅”子有关嘛!嘿嘿,梅子,你等着我!好期待哦!
这样灵动的微博习作是真实的,是独具个性的,是有感而发的,这是孩子充分释放自己个性的产物。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大家都争着往一个方向去,很少有人去做一件和大家不一样的事情。其实,所谓优秀,不是说你一定要得到第一、第二,你不需要成为最好的,只需要成为最独特的自己。”可以说,“知识核心时代”到“素养核心时代”的转变,是育人的方向,也是教育发展的走向,就像“扑克牌里没有的H”告诉我们的一样:先有个性,才有独特性和创造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城东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2804.htm